沒有人會長生不死,這九件事請一定要記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人生到了盡頭的臨終時刻,除了不捨,也可能會慌亂失措,無論是悲傷、無助或是面對接下來的未知,悲傷需要等待時間宣洩與撫平,但有九件事情卻是沒有時間可以等待,需要馬上決定與處理的,沒有人會長生不死,凡人也很難準確預知死亡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與其在那一刻來臨時慌亂,不如先了解這九件事該怎麼處理,我們依照在醫院過世、在家裡過世與意外過世分別整理如下:

在醫院過世,立刻要處理的九件事

raw-image

如果你剛好就在病床旁,或被通知親人病危,以下是你接著要面對的事項:

  1. 通知臨終者最親近的親友,包含:父母、配偶、子女或兄弟姊妹。
  2. 通知禮儀社人員協助處理。
  3. 陪伴在臨終者身旁輕聲祝禱或唸佛號,臨終有親人隨侍陪伴,不論對於在世者或往生者,都可以減輕對死亡的恐懼與遺憾。
  4. 親人過世後,醫護人員會摘除亡者身上的醫護器材,請注意是否移除乾淨。
  5. 申請死亡證明書,建議申請10份,分別用於申請火化、埋葬許可、除戶、保險理賠、撫卹金申請、財產繼承等用途。
  6. 辦理出院手續,並請確認帳單明細,若有投保壽險或其他醫療險,請聯繫保險公司,預先了解理賠手續。
  7. 留意亡者身上貴重物品,離院前並請再次檢查。
  8. 確定遺體後續接運,至殯儀館?自宅?或請醫院駐點的太平間業者接手。
  9. 若負責遺體接運與負責後續治喪是不同的禮儀公司,請確認收費項目與計算方式,避免工作職責不清。
raw-image

在家過世,立刻要處理的九件事

raw-image

如果你剛好就在身旁,或被通知親人病危,以下是你接著要面對的事項:

  1. 給臨終者清靜安祥的環境,讓臨終者平靜、安祥的走,避免不必要的慌亂.可以播放臨終者喜愛的歌曲,或是宗教音樂。
  2. 通知臨終者最親近的親友,包含:父母、配偶、子女或兄弟姊妹。
  3. 通知禮儀社人員協助處理,並通知里長或轄區派出所員警。
  4. 陪伴在臨終者身旁輕聲祝禱或唸佛號,臨終有親人隨侍陪伴,不論對於在世者或往生者,都可以減輕對死亡的恐懼與遺憾。
  5. 若臨終者心跳和呼吸在員警或醫護人員抵達前停止,請留意死亡時間。
  6. 員警或醫護人員抵達後,請確定遺體放置家裡或移送殯儀館冰存。
  7. 聯繫禮儀人員協助後續接送與文件作業,部分縣市殯儀館於遺體入館時,會要求出示死亡證明書,例如台北市和新北市。
  8. 向醫院或衛生單位(當地衛生所)申請死亡相驗與死亡證明書,建議申請10份,分別用於申請火化、埋葬許可、除戶、保險理賠、撫卹金申請、財產繼承等用途。
  9. 若負責遺體接運與負責後續治喪是不同的禮儀公司,請確認收費項目與計算方式,避免工作職責不清。


raw-image

意外現場過世,立刻要處理的九件事

raw-image

如果你剛好在意外現場,或被通知親人過世,以下是你接著要面對的事項:

  1. 通知最親近的親友,包含:父母、配偶、子女或兄弟姊妹。
  2. 配合警方認屍與製作筆錄,在警方確認可搬運遺體後,再通知禮儀人員協助處理,未獲得警方同意前,切勿碰觸或移動遺體。
  3. 若遺體毀壞嚴重,警方會先行告知,認屍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
  4. 雖然到場時可能來不及見到最後一面,但還是請盡量冷靜到場處理,並聽取警方說明指示。
  5. 若有可能,請留意並檢視亡者身上是否有貴重飾品、現金或物件遺失,若無遺失,也請在製作筆錄時檢視這些物品是否被列為證據,日後會歸還,或是現場可直接歸還。
  6. 根據遺體損傷程度,禮儀人員會提出遺體運送與存放建議,檢警也會依據偵調需求提出指令,若兩相作法有衝突,建議以檢警的指令為優先考量。
  7. 請和現場警方再次確認是否要驗屍,若無驗屍必要通常是先冰存等待後續修補清洗,若要等待解剖驗屍,地點在殯儀館解剖室或醫院往生室都有可能,這個後續做法將決定遺體要從案發現場移運至何處。
  8. 死亡證明書由地方檢察署開立,建議申請10份,分別用於申請火化、埋葬許可、除戶、保險理賠、撫卹金申請、財產繼承等用途。
  9. 若負責遺體接運與負責後續治喪是不同的禮儀公司,請確認收費項目與計算方式,避免工作職責不清。
raw-image

德恩禮儀全台服務據點

raw-image

德恩禮儀為中科院、中華電信、桃園縣教育產業公會及各同鄉會之優良特約廠商,每年均通過公部門的禮儀公司評鑑與查核,於全台各縣市皆有專人禮儀諮詢及服務團隊,核心價值為貼心、清新、創新,本公司服務全程不收取紅包,您可於官網看見可供比價與挑選的禮儀方案,若有未盡事宜或相關需要諮詢事項,也歡迎您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指派專人,依您方便的時間、地點、聯繫方式向您說明與報價,以上相關詳情也歡迎電洽:0800-200-9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恩生命禮儀的沙龍
3會員
92內容數
2025/04/29
在親人去世那一刻到告別式當天為止,這中間有一段大約一兩週的時間,如果是走佛教、道教或一般台灣民間信仰的家庭,這段時間就有個重要的習俗一是稱為安靈,也有人稱之為豎靈。 時至今日,各種環保與公共安全法規、住戶公約管理規範,在家中設立靈堂照三餐焚香祭拜,或是做七、作藥懺、作打城這些法式科儀,在一般社區大
Thumbnail
2025/04/29
在親人去世那一刻到告別式當天為止,這中間有一段大約一兩週的時間,如果是走佛教、道教或一般台灣民間信仰的家庭,這段時間就有個重要的習俗一是稱為安靈,也有人稱之為豎靈。 時至今日,各種環保與公共安全法規、住戶公約管理規範,在家中設立靈堂照三餐焚香祭拜,或是做七、作藥懺、作打城這些法式科儀,在一般社區大
Thumbnail
2025/04/20
我們常在告別式與喪禮前和家屬進行協商諮詢時,聽到家屬反映把好好的棺木推去燒很浪費,但其實那是誤將所有棺材都當作原木製成的的土葬棺木了,誤以為棺材都是只有同一種。 事實上,在台灣的告別式與喪禮,若採火葬方式的火化棺材,不管中式或西式,不管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其他宗教信仰,多以高密度的夾板為主
Thumbnail
2025/04/20
我們常在告別式與喪禮前和家屬進行協商諮詢時,聽到家屬反映把好好的棺木推去燒很浪費,但其實那是誤將所有棺材都當作原木製成的的土葬棺木了,誤以為棺材都是只有同一種。 事實上,在台灣的告別式與喪禮,若採火葬方式的火化棺材,不管中式或西式,不管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其他宗教信仰,多以高密度的夾板為主
Thumbnail
2025/04/16
禮儀專家解密家祭與公祭的關鍵差異,「家祭不公祭」指的是告別儀式中,只舉辦家屬親戚參與的家祭,而沒有舉行公開的公祭。 這兩種儀式各有其意義和目的,家祭通常由與往生者有血緣關係的家屬,以及內、外姓的親戚參與,是一個私密而莊重的儀式,讓家人朋友可以更近距離地追思逝者,表達哀思。而公祭則是由與往生者有社會
Thumbnail
2025/04/16
禮儀專家解密家祭與公祭的關鍵差異,「家祭不公祭」指的是告別儀式中,只舉辦家屬親戚參與的家祭,而沒有舉行公開的公祭。 這兩種儀式各有其意義和目的,家祭通常由與往生者有血緣關係的家屬,以及內、外姓的親戚參與,是一個私密而莊重的儀式,讓家人朋友可以更近距離地追思逝者,表達哀思。而公祭則是由與往生者有社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前言 人死後會怎麼樣,說真的還不清楚,至於活著的人要做什麼事情,目前經歷過一次後,大概了解,於是決定紀錄一下過程。 當然還是要說明一下,有些過程可能會不同,要根據各地習俗、各家規定和葬儀社而定,而且我並非專業的殯葬人員,有些東西敘述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根據自身經驗而說,同時也藉此好好走出這一段過程
Thumbnail
前言 人死後會怎麼樣,說真的還不清楚,至於活著的人要做什麼事情,目前經歷過一次後,大概了解,於是決定紀錄一下過程。 當然還是要說明一下,有些過程可能會不同,要根據各地習俗、各家規定和葬儀社而定,而且我並非專業的殯葬人員,有些東西敘述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根據自身經驗而說,同時也藉此好好走出這一段過程
Thumbnail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從小由父母或長輩扶育長大,會歷經求學、唸書的過程,在學校會認識同學,開始和一二位建立深厚的友誼,離開學校後,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這時候的工作職場不同學校般單純,職場上沒有人是要對你好的,對你好的人當然是要珍惜這緣份,好好感謝與回饋。 2024年5月下旬開刀,爾後休養一個月
Thumbnail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從小由父母或長輩扶育長大,會歷經求學、唸書的過程,在學校會認識同學,開始和一二位建立深厚的友誼,離開學校後,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這時候的工作職場不同學校般單純,職場上沒有人是要對你好的,對你好的人當然是要珍惜這緣份,好好感謝與回饋。 2024年5月下旬開刀,爾後休養一個月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Thumbnail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2 #生前告別式 最近開始整理生命回顧的短視頻,作為生前告別式的回顧影片。參加很多告別式,都是在往生後,家人為他所做的生平回顧,自己看不到,只是給來參加公祭的親朋好友看,意義不大,看的人也少。 所以自己開始編寫,將一生所作所為,最值得紀念的往事紀錄,一篇篇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生命,並非只能以肉體的形式延續。」
Thumbnail
「生命,並非只能以肉體的形式延續。」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