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天分還是先有努力?

Josie-avatar-img
發佈於隨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真的很多人會覺得學才藝需要天份,這個想法忽略了前面一大段可以透過個人努力達成的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

我小時候也是很多僵固觀念,都是成長過程不知不覺吸收的,花了大把的時間跟力氣才消磨掉,因為知道會限制視野跟行動。

就一直在想辦法要拔除,天知道那有多難,比如厭蠢好了,我連天生的都歧視,沒辦法不表現出厭惡的程度,所以都會遠離不靠近,這樣對彼此都好。

厭蠢,就是沒辦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沒辦法理解為什麼別人做不到,還覺得這樣很笨,完美主義到無法忍受自己的視線內出現不完美。

偏偏別人是不可控的,不可能強加自己的標準在別人身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有夠煎熬。明知道看不慣是自己的問題,可觀念不知道什麼時候根植在腦海裡,被觸發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被綁架了,越是抵抗束縛就越強大。


再比如一些流傳已久的刻板印象,我遇過叫外送,人家看我名字用英文以為是原住民,送來的時候還問臉怎麼那麼白,才知道這種古老的流傳還活著。


刻板印象固然其來有自,不能說全錯,也可以幫助人快速判斷,但要完全倚賴又容易以偏概全,其中拿捏的平衡總要時刻注意,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活很累,我自己是覺得滿有趣的,看自己的價值觀在各個光譜的哪個位置,又可以怎樣調整得更好,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


關於天分的迷思,我也有過,我整整卡了三年沒畫出個穩定的手感,也未曾想過自己可以寫小說,白混漫研社,都是因為「那不是我這種人能做的」。

每次提筆思索,這個念頭就出現,然後三年就過去了。


之後不知道過了幾年,某天我看到一段文字,內容大概是說,每個人的差異性,所謂天賦,就是當兩個人在一個領域當中全力以赴,比拚到不能再比了,只剩下天生的個體差異可以決勝負,那時,才是談天賦的時候。可是能走到那裡的人很少,遇上這種場合的機會也很少,反過來說,就是不管在什麼領域,從基礎到頂尖有一大段路都是可以透過付出努力達成的。


出處不可考,時間不可考,我的記憶,再不寫出來也要不可考了。救命喔。


既然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用努力論,那那種說到要學會某某,就馬上說要天分的想法其實搞錯時機,說得太早了,反而自我設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渺思亭
6會員
67內容數
渺思亭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我小時候是極度討厭哭的,因為被環境教育哭就是輸了、就是軟弱。只要掉淚,就會被這樣解讀,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覺得只要採取行動,就不用理會情緒,事情過了情緒就也會過去,情緒是沒有用的,遇到事情哭是沒有用的,只有行動可以解決。 就這樣直到情緒變成事情,我無法靠行動解決,它的解法的確也不是行動,也不用
2025/04/23
我小時候是極度討厭哭的,因為被環境教育哭就是輸了、就是軟弱。只要掉淚,就會被這樣解讀,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覺得只要採取行動,就不用理會情緒,事情過了情緒就也會過去,情緒是沒有用的,遇到事情哭是沒有用的,只有行動可以解決。 就這樣直到情緒變成事情,我無法靠行動解決,它的解法的確也不是行動,也不用
2025/04/03
關於租房,居住空間的事情。
2025/04/03
關於租房,居住空間的事情。
2025/04/01
關於日記的,我的故事。
2025/04/01
關於日記的,我的故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明白自己的資源有限 因為性格特質,無法和他人一樣充滿行動力 不是你曾經以為的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 常因為那些早已擁有的而感到不足,卻也是自己持續不斷前進的動力 但你的努力用對地方了嗎?還是又陷入另一種無明的追求。 看見自己的不同,多給予肯定。不把你擁有的能力及特別之處,視
Thumbnail
「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實力駕馭不了你的目標,就應該沉住氣來歷練」。 沉著的面對夢想而不是浮燥,夢想是自我沉澱再透過生活的累積。 「價值觀」來自於我們對於身處的世界、人生以及事物而對是非對錯的看法。 一個人的成就、價值不一定是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通於追求優秀的人是
Thumbnail
「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實力駕馭不了你的目標,就應該沉住氣來歷練」。 沉著的面對夢想而不是浮燥,夢想是自我沉澱再透過生活的累積。 「價值觀」來自於我們對於身處的世界、人生以及事物而對是非對錯的看法。 一個人的成就、價值不一定是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通於追求優秀的人是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天賦具有多樣性,每個人的天賦都不同,正確使用及發展自己的天賦能事半功倍。本文介紹如何瞭解自己的天賦特質,以及如何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活用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天賦具有多樣性,每個人的天賦都不同,正確使用及發展自己的天賦能事半功倍。本文介紹如何瞭解自己的天賦特質,以及如何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活用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作者的話: 我們的缺點都只是「過猶不及的天賦」。
Thumbnail
作者的話: 我們的缺點都只是「過猶不及的天賦」。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如何從自己的命運中逃脫?認清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了解自己有什麼強項及弱點。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生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當成就不如預期習慣性的責怪自己不夠努力,甚至怪罪無法出生在一個優厚的環境。 究竟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一直用「社會價值」、「別人的成就」來鞭打自己呢? 因為沒有
Thumbnail
如何從自己的命運中逃脫?認清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了解自己有什麼強項及弱點。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生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當成就不如預期習慣性的責怪自己不夠努力,甚至怪罪無法出生在一個優厚的環境。 究竟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一直用「社會價值」、「別人的成就」來鞭打自己呢? 因為沒有
Thumbnail
有些客人會找我們詢問天賦,在替一些客人解析完天賦後,我們會收到客人反饋其實之前就有在做天賦相關的事。 不過很可惜的是,很多人雖然有發現自己天賦,卻沒有能夠持續發展下去,這時我們會協助客人探索可能的原因。我們會在客人潛意識當中進行探索,探索是否有一些正在影響客人的限制性信念存在,阻礙他們往天賦發
Thumbnail
有些客人會找我們詢問天賦,在替一些客人解析完天賦後,我們會收到客人反饋其實之前就有在做天賦相關的事。 不過很可惜的是,很多人雖然有發現自己天賦,卻沒有能夠持續發展下去,這時我們會協助客人探索可能的原因。我們會在客人潛意識當中進行探索,探索是否有一些正在影響客人的限制性信念存在,阻礙他們往天賦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