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提醒
教學或研究引用,必須註明文章出處。轉載需求者,請來信取得授權。本文最早發布於2022年10月27日的探路客平台。因其結束經營,故將文章轉載於Dcard備存,今發布於方格子與大家分享。
這幾年,時常收到「應當如何書法入門?」的相關提問。為了節省未來的時間,花了幾個鐘頭,將過去的回覆稍作整理成表格形式(雙向細目表:上欄為課程種類,左欄為心理考量)。有時間就讀內文,沒時間先看圖表。
圖1
書法學習途徑的雙向細目表
#書法定義 #書寫的方法
針對命題的「書法」,係指「書寫的方法」。所以,無論毛筆、硬筆、鋼筆和粉筆皆概括之。然而,多數人都能拿筆寫字,像是毛筆字和硬筆字,但並不意味寫的就是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寫字和書法還是有差別的!前者是能寫出來,後者是能寫好。我認為不合歷代書家「法度」的寫字,便不是「書法」。即便加上創意二字,也不足以稱之為書法,頂多稱之為「漢字塗鴉」藝術。
#課程種類 #學習途徑的類型
首先,我針對書法的「學習途徑」分成七大類:線上課程、實體課程、個別家教、購書自學、完全自學、專題講座和學術研究。這是大致的分類爾爾。當然,也可以往下分得更具體細膩(具象經驗),或往上更粗糙概括(抽象概念)。本文僅探討「好課程」、「好老師」、「好教材」和「好講座」的教育情境。
#心理考量 #學習方案的評估
其次,除了「學習途徑」之外,我將個體決定採取「如何學習」的方案評估決策歷程,稱之為「心理考量」並分為九類。以國立東華大學為例,課前問卷調查結果前三名:1.職涯需求:想要當老師(字要美或不能醜)、想要考公職(字要工整或不潦草)2.考取證照:希望考取板書知能檢定證照,或取得書法、硬筆書法比賽獎狀證明3.興趣探索:想建立陪伴自己、消磨時間的正向嗜好或興趣(林冠傑,2019)。上述係指寫字潛能開發課程(成人硬筆書法課程、板書工作坊)。
若是加上「大專院校」以外學員的學習動機,例如:根據我曾經在樂齡大學、推廣教育中心、高齡者照護中心社區據點及中小學書法社團的實務經驗,又可以將其擴增為九類:時間成本、價格成本、交通成本、時間效力、客製服務(差異化教學設計)、學習狀態(主動或被動等)、學習回饋(調適與成長)和內外需求(教師面、學員面、教材面、教學面、實務面、理論面、休閒面及專業面等)。
🌼 書法線上課程
線上課程就是所謂的「遠距教學」,又可分為同步教學和非同步教學。同步教學就是能和老師即時同步溝通和對話(老師在教,你也在學)。至於圖表中的線上課程指的是「非同步教學」,亦即業經事先錄影、剪輯、簡報和上字幕等精緻化歷程。相對同步教學來說,較不會出現冗言贅字或卡詞等情形。也能根據自身需求拉放重點內容,方便作筆記或複習。
🌼 同步教學的書法課程
可能有幾個問題需要克服:網路連線品質、光線打燈、麥克風收音、鏡頭角度及聚焦問題。上述都會影響教學品質與學習觀感。尤其是「聚焦問題」,若是毛筆書法還說得過去,但是硬筆書法示範時,鏡頭聚焦時常跑在手指,而不是筆畫、字跡之上。它的優點:能發問、有互動感。可一對一或一對多。
🌼 非同步教學的書法課程
可能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較難即時請教老師問題,或是讓老師批改作業。批改作業的時間成本很高,而線上課程通常都是經過學習平臺抽成,分潤後的所得相當有限,老師若是願意額外花時間指導,代表他真的很佛心。它的優點:價格較便宜、自在、可根據自身需求彈性安排學習進度及系統化學習。
🌼 書法實體課程
書法實體課程就是傳統教學形式,包含多種教學媒體形式的運用,看老師偏重非放映性媒體,還是導入放映性媒體及多媒體整合融入教學活動。看老師教學風格是教師本位、學生本位、教材本位、經典本位或學習本位,這會影響老師和學員的互動形式及互動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寫一手好書法,不代表會教如何寫書法。每個老師都有自己擅長的部份。可能偏重會寫、偏重會教,最好的情況是會寫且會教。這是我個人過去的學書經驗(遇過的書法老師類型)。另外,書法老師自身的側重能力不同,也會影響教學內容與成效,專精書法史的老師,要指導書寫技法未必好;專攻書寫技法的老師,要指導篆刻和書法評論也未必好。先想好要學什麼,就去找什麼類型的書法老師(書法老師的類型,這部分之後再開新主題分享)。
一般來說,談及寫字容易直接聯想「楷書」,但書體還可以大致分為篆隸楷行草五體,往上還有古文字(甲骨、簡帛和金文等)。除了書體,還有特殊的書寫風格(如蟲鳥篆、宋徽宗瘦金體、金農、伊秉綬等)。這些都需要大量時間去厚積薄發,大多書法老師都各有擅,很難精通各個面向。
🌼 書法個別家教
這是最直接省力,但也較耗金錢的學習管道。我覺得相當適合「初學入門」,或是想要「精進專業」的學習者。就像學鋼琴、學游泳、學圍棋、學搏擊、學直排輪一樣,它們都需要引路人,不然單靠自己摸索,根本玩不出什麼把戲。初學書法入門方面,需要專業的寫字教練提供訓練菜單,幫忙指出「好」與「不夠好」的地方。精進書法專業方面,過去就是「拜師學藝」的傳承模式。然而,隨著國民教育、圖書資源、電腦科技和網際網路的普及,過往的「師徒制」已然慢慢式微,姑且將之列為個別家教一類。要特別注意的是,得觀察教學者的專業素養能力如何,避免被過度包裝與行銷的美好形象所蒙騙。它的優點:能因材施教、即時解決問題,避免走冤枉路而浪費時間。這是讓妳從A至A+的關鍵。
🌼 書法購書自學
書法主題的書籍很多,大致分為科普和學術兩類。也可以分為工具書(字典)、字帖(法帖、拓印、修復、書家、今人等)、書法研究(書家風格、書法史、書法美學、書法技法、書法應用及形式分析等)。想學什麼買什麼,但要看作者行文走筆的能力,以及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初學者可能會在一些專有名詞打轉,必須經歷一段「有看,沒有懂」的渾沌期。它的優點:能深化學習,適合要發展專業,或是只想稍微認識書法但銀彈不足的普羅大眾。
🌼 書法完全自學
不管有錢沒錢,總之沒有預算或不想花錢。佛系求書法之道,採取土法煉鋼練字法,沒系統脈絡的東學西抄,可能優點都沒學到手,偏將別人的缺點一把罩。強烈建議不要在網路隨便抓個「寫字紅人」的字就跟著寫,這其實沒有什麼學習效率,但互動性極高,最大的收穫可能是「交流」或「交友」爾爾。正所謂「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要先具備辨別字帖好壞的能力,拒絕當個學書法的無頭蒼蠅!它的優點:免錢、省錢、追求自我陶醉的休閒與樂趣。能完全自學不靠老師不靠書籍的人,大概是都市傳說等級了吧?
🌼 書法專題講座
通常是「學者」、「大咖」、「引言人的好友」或「江湖術士」為主講人。不是講得很深入,初學不得其門而入;要不就是東拉西扯、上拼下湊,簡直不知所云的「江湖書法」學派,門外漢容易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要避免的地雷有「倚老賣老且浪得虛名的講者」、「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者」和「不學無術且全憑經驗出發的書寫創作者」。要聽這一類演講,建議要有基礎的書法涵養,才不會誤入歧途,而講者必須在理論和實務都有一定程度的能力。它的優點:遇到能深入淺出、旁徵博引的講者,可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是可遇不可求。
🌼 書法學術研究
甘於平凡甘於孤獨需要有錢有閒有熱忱不怕失業不怕吃苦不怕餓肚子投資期相當長但報酬未可知。它的優點:很專業。這是多數人不會走的學習途徑,就不多介紹了,未來想做書法教育研究的打算,再與我一同交流。
無預算上限,就直接請個人家教,掌握初步方法再自學;精熟後,再回頭找老師深化技能。有預算上限,可以綜合評估條件,選擇實體課程或線上課程。有學習需求,沒有預算就多睡覺,因為夢裡什麼都有......(這裡談的都是老師之有無)。低預算可以考慮書籍自學,先求個一知半解,等待日後機緣開竅(這裡談的是教材之有無)。此外,想參加專題講座,先看講者專長和評估自己的起點能力。教師研習和工作坊應屬「類學術研究」的一環(因為教師都有領學術加給),但大多只能學到皮毛,除非有分初階和進階研習活動。至於,學術研究就不多說了,多說都是淚。
參考資料
林冠傑(2019)。成人硬筆書法課程創新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論文。永久網址: https://hdl.handle.net/11296/2jx3yy
文章預告:
1. 認識「書法領域」的技能樹地圖,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找對應專長的老師!
2. 從「畫字」過渡到「寫字」的關鍵:筆順教學17法簡報示例
入群答案: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答錯不批准加入!)
詳細資訊,可Google, Bing, Yahoo搜尋:書法老師林冠傑,或林冠傑書法博士
【學歷】
【重要履歷】
【近期教學活動】
【近期演講邀約】
【近期活動邀約】
您們有經費,我們有專業!歡迎洽談任何形式的合作。無論是實體書出版、線上學習課程、字型設計、電腦字型製作、書法字型設計、活動邀約、學術演講邀約、工作坊邀約、企訓課程、紓壓工作坊或通告邀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