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5 通過圖靈測試了?AI 真的能騙過人類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研究人員發現: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OpenAI 的大型語言模型 GPT-4.5 似乎成功「通過」了圖靈測試!但這是否真的意味著 AI 達到了人類般的智慧?這項研究的細節又是什麼?今天就讓我們深入剖析這份研究,看看 GPT-4.5 到底做了什麼,以及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這個「里程碑」。

raw-image

The Imitation Game



圖靈測試:AI 智慧的經典試金石

在深入探討研究之前,先來說明一下什麼是「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這個概念由英國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在 1950 年提出,是一個用來判斷機器是否能展現出與人類無法區分的智能行為的測試。

最經典的圖靈測試形式是「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一位人類提問者,透過文字介面,同時與一位真人以及一台機器進行對話。提問者不知道哪邊是真人、哪邊是機器。如果在一段時間的對話後,提問者無法可靠地分辨出誰是機器,或者錯誤地將機器判斷為人類,那麼這台機器就被認為通過了圖靈測試。

雖然圖靈測試自提出以來就充滿爭議(例如,它是否真的能測量「智慧」或「意識」),但它仍然是衡量 AI 模仿人類對話能力的一個重要參考基準。


突破圖靈測試的關鍵:Persona Prompt

這次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的研究,正是採用了圖靈測試的經典三方架構(一個提問者、一個真人、一個 AI)。研究人員招募大學生和線上工作者作為提問者,讓他們與隨機分配到的真人或 AI 進行 5 分鐘的文字聊天。聊天結束後,提問者需要判斷與自己對話的對象是真人還是 AI。

實驗測試了多個 AI 模型,包括:

  • GPT-4.5(Persona) - 帶有「人設相關的」Persona Prompt
  • Meta 的 LLaMA 3.1-405B(Persona) - 帶有「人設相關的」Persona Prompt
  • GPT-4.5 - 無「人設相關的」Prompt
  • LLaMA 3.1-405B - 無「人設相關的」Prompt
  • GPT-4o - 基準模型
  • ELIZA - 早期聊天機器人,作為基準


結果發現:

  • GPT-4.5 (Persona) 表現驚人:
    當研究人員給予 GPT-4.5 一個特定的「人設相關的」 Persona Prompt,例如扮演一個「內向、有點宅的 19 歲青年」或「熟悉流行文化的年輕人」時,高達 73% 的提問者將 GPT-4.5 誤認為是人類! 這個比例遠遠超過了 50% 的隨機猜測水平,在許多非正式的討論中,這通常被視為「通過」圖靈測試的門檻。
  • LLaMA 3.1 (Persona) 也有亮眼表現:
    同樣在給予Persona Prompt後,Meta 的 LLaMA 3.1 也有 56% 的時間被認為是人類。雖然這個比例在統計上與 50% 的隨機猜測沒有顯著差異,但這也相對代表提問者無法有效地區分它和人類。
  • Persona Prompt是關鍵:
    對比之下,沒有獲得Persona Prompt的 GPT-4.5 和 LLaMA 3.1,被誤認為人類的比例分別驟降至 36% 和 38%。而更早的模型如 GPT-4o (21%) 和 ELIZA (23%) 表現更差。可見Persona Prompt對於提升 AI 在圖靈測試中表現的重要性。
  • AI 似乎比真人更像人: 
    最有趣的結果是,在同一個實驗中,真正的真人參與者被提問者正確辨識為人類的比例只有 67%。換句話說,在這次 5 分鐘的短暫互動中,帶有人設的 GPT-4.5 (73%) 比真人 (67%) 更容易讓人相信它是人類!


為何 GPT-4.5 能如此「騙」過人類?

研究結果顯示,GPT-4.5 (Persona Prompt) 的成功,並非來自於展現超凡的知識或邏輯推理能力。相反地,提問者在判斷時,更側重於以下幾個方面:

  • 社交與情感線索: AI 是否能進行自然的閒聊、表達適當的情感反應、理解並回應社交暗示?
  • 互動動態: 對話是否流暢、自然?回應是否及時且相關?
  • 語言風格與個性: AI 的用詞、語氣、句子結構是否像一個特定類型的人?是否展現出一貫的個性?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有時候「缺乏知識」或展現某些「小瑕疵」反而被視為更像人類的特徵。這表明,當前的 LLM 在模仿人類對話的「風格」和「感覺」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有人設提示引導下,更能生成符合特定角色的、細膩且富有個性的回應。



冷靜看待:有關於圖靈測試研究限制

看到這裡,可能已經要宣布 AI 「通過圖靈測試」,但在這之前,有幾件事需要說明:

  1. 研究狀態:這份研究目前仍處於「Under review」狀態,尚未經過學術界的「同行評審」(Peer Review)程序。同行評審是科學研究發表前的標準流程,由領域內的其他專家匿名審查研究方法、數據分析和結論的嚴謹性與合理性。因此,我們必須對該篇研究的相關結論持保留態度,其結論應被視為有待驗證的,可能存在錯誤或需要在後續評審中修改。
  2. 測試時間過短: 5 分鐘的聊天是否足以判斷「智慧」?目前有部分認為,短時間的模仿可能只是「聰明的鸚鵡」,而非真正理解。更長時間、更深入的對話或任務才能更全面地評估 AI 的能力。
  3. 「通過」的定義模糊: 圖靈測試本身其實還沒有一個全球公認的、標準化的通過標準。這次研究設定的 50% 門檻只是一個非正式的參考。


讚嘆但保持批判性思考:AI 的未來與挑戰

GPT-4.5 在特定條件下仍展現出高度擬人化對話能力,甚至在「裝得像人」這方面短暫超越了真人。儘管存在上述限制,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思考:

  • AI 模仿能力的躍進: 研究者清晰地展示了頂尖 LLM 在模仿人類對話細微之處(如風格、語氣、情感暗示)方面的驚人進步。
  • 「偽造的人」的可能性: 正如研究者所討論的,這種高度擬人化的 AI 可能被用於製造「偽造的人」(Counterfeit People),在社交媒體、客服甚至網路詐騙中帶來新的挑戰。
  • 人機互動的變革: 未來的聊天機器人、虛擬助理將可能變得更加自然、更具情感連結,但也可能更具欺騙性。
  • 分辨 AI 的重要性: 我們或許也開始需要提升大眾分辨 AI 生成內容、理解 AI 能力與局限的素養,以應對日益模糊的人機界線。



我們驚訝於技術進步的同時,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批判性的眼光,深入理解其能力邊界,並為隨之而來的社會、倫理挑戰做好準備。未來,人與 AI 的界線將越來越模糊,如何應對這個新時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論文連結:Large Language Models Pass the Turing Test

我是TN科技筆記,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選愛心、轉發給我支持鼓勵~

也歡迎每個月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撰寫更多科技文章,一起跟著科技浪潮前進!!

>>>請我喝一杯咖啡



大家好,我是TN,喜歡分享科技領域相關資訊,希望各位不吝支持與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AI 影片生成工具或許將逐漸改變影視創作的格局。2025 年3月31日,Runway 公司正式向付費用戶推出其最新款 AI 工具——Gen-4模型。這款工具以其在影片生成中的一致性與高品質的輸出而備受矚目,被視為生成式故事敘述和專業影片製作領域的重要進步。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演進,Google 正式推出其最新旗艦模型 Gemini 2.5 Pro,宣稱這是迄今為止最先進、最具智慧的 AI 模型。作為 Gemini 2.5 家族的一員,這款模型內建「思考」與推理能力,能逐步處理複雜任務,提供更精確且具上下文感知的回應。
本文解析GPT-4o圖像生成的實用性、增強功能、照片理解與風格,以及當前的限制與安全性。從商業設計到教育應用,這項技術憑藉精準文字渲染、多輪生成與多樣化風格,成為創作者的強大助手。
DeepSeek-V3-0324是2025年3月推出的開源AI模型,以6850億參數和MoE架構在程式設計與語言處理中表現出色。本文詳細介紹其特色(如128K上下文窗口、低成本API)、與Claude 3.7 Sonnet、GPT-4.5等模型的比較,助您了解這款改變AI格局的新星。
NVIDIA Isaac GR00T N1是全球首個 開放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透過 多模態學習、雙系統架構、合成數據強化和開放式開發環境,加速人形機器人的進化。本文探討GR00T N1的技術突破、合作夥伴、開發工具,以及 NVIDIA 在人形機器人未來的重要角色。
開源模型Mistral Small 3.1 於 2025 年 3 月 18 日推出,以 24 億參數實現高效能,超越 Gemma 3 等模型。其多模態功能、128,000 Token 上下文窗口與每秒 150 Token 的推理速度,使其在多項任務中表現出色,並能在消費級硬體上運行展現驚人效率。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AI 影片生成工具或許將逐漸改變影視創作的格局。2025 年3月31日,Runway 公司正式向付費用戶推出其最新款 AI 工具——Gen-4模型。這款工具以其在影片生成中的一致性與高品質的輸出而備受矚目,被視為生成式故事敘述和專業影片製作領域的重要進步。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演進,Google 正式推出其最新旗艦模型 Gemini 2.5 Pro,宣稱這是迄今為止最先進、最具智慧的 AI 模型。作為 Gemini 2.5 家族的一員,這款模型內建「思考」與推理能力,能逐步處理複雜任務,提供更精確且具上下文感知的回應。
本文解析GPT-4o圖像生成的實用性、增強功能、照片理解與風格,以及當前的限制與安全性。從商業設計到教育應用,這項技術憑藉精準文字渲染、多輪生成與多樣化風格,成為創作者的強大助手。
DeepSeek-V3-0324是2025年3月推出的開源AI模型,以6850億參數和MoE架構在程式設計與語言處理中表現出色。本文詳細介紹其特色(如128K上下文窗口、低成本API)、與Claude 3.7 Sonnet、GPT-4.5等模型的比較,助您了解這款改變AI格局的新星。
NVIDIA Isaac GR00T N1是全球首個 開放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透過 多模態學習、雙系統架構、合成數據強化和開放式開發環境,加速人形機器人的進化。本文探討GR00T N1的技術突破、合作夥伴、開發工具,以及 NVIDIA 在人形機器人未來的重要角色。
開源模型Mistral Small 3.1 於 2025 年 3 月 18 日推出,以 24 億參數實現高效能,超越 Gemma 3 等模型。其多模態功能、128,000 Token 上下文窗口與每秒 150 Token 的推理速度,使其在多項任務中表現出色,並能在消費級硬體上運行展現驚人效率。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普及,瞭解AI工具的重要性。本文介紹AI工具的應用,分享最新的GPT-4o的功能和優勢,並提出AI與人類智慧相結合的見解。
Thumbnail
OpenAI最近進行了重大更新,ChatGPT-4o將開放給所有用戶,具備更強的理解力和出色的長文、邏輯能力等功能。新版本增加了上傳圖片的選項,更換模型功能,並進行了功能測試。本文將針對用戶的實際體驗進行測評。
Thumbnail
OpenAI 春季發布會推出了 GPT-4o 模型,免費且響應速度更快,具備文字、音訊、影像的多模態輸入功能。
Thumbnail
GPT-4o中的“o”代表“omni”,意思是全能。它能夠在232毫秒內做出回應,幾乎和人類一樣快。這個模型可以即時翻譯、進行視覺推理和自然對話,顯示出它在智能對話、多模態處理和擴展應用場景方面的巨大潛力。
Thumbnail
ChatGPT(全名: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它於 2022 年 11 月推出,使用了基於 GPT-3.5、GPT-4 和 GPT-4o 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並以強化學習進行訓練。
Thumbnail
2024年5月13日,Openai發布了新一代的模組GPT-4o,念法:GPT-four-O。強調即時對話以及圖像解析能力,官方發布的影片中展現了即席英語-義大利語口譯、程式碼解析、算式解析、人臉表情解析,以及幾乎可媲美真人的語音回應,包含調整語氣、用詞以及模仿機器人語音等,相當令人驚豔。
Thumbnail
OpenAI成立於2015年,旨在以非盈利方式促進AI發展,並避免潛在危害。從GPT-1到GPT-4的發展過程展現了AI無監督學習及多任務學習的潛力。這篇文章回顧了OpenAI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歷程與技術演進,並介紹了各個模型樣本和能力的提升。
「我們將擁有一種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的智能,而我們對發生了什麼毫不知情。」
Thumbnail
ChatGPT出現後不少人歡欣雀躍。衹要提出明確問題、作出明確指示,ChatGPT可在極短時間生成一篇文情並茂的數位文本;發表在寫作平台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有人引以為憂,認為自此龍蛇混淆、真實創作和Al文本並置。《商週》在一篇報導中稱:已經有一款可以檢測文本是否來自AI的軟GPTZero。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普及,瞭解AI工具的重要性。本文介紹AI工具的應用,分享最新的GPT-4o的功能和優勢,並提出AI與人類智慧相結合的見解。
Thumbnail
OpenAI最近進行了重大更新,ChatGPT-4o將開放給所有用戶,具備更強的理解力和出色的長文、邏輯能力等功能。新版本增加了上傳圖片的選項,更換模型功能,並進行了功能測試。本文將針對用戶的實際體驗進行測評。
Thumbnail
OpenAI 春季發布會推出了 GPT-4o 模型,免費且響應速度更快,具備文字、音訊、影像的多模態輸入功能。
Thumbnail
GPT-4o中的“o”代表“omni”,意思是全能。它能夠在232毫秒內做出回應,幾乎和人類一樣快。這個模型可以即時翻譯、進行視覺推理和自然對話,顯示出它在智能對話、多模態處理和擴展應用場景方面的巨大潛力。
Thumbnail
ChatGPT(全名: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它於 2022 年 11 月推出,使用了基於 GPT-3.5、GPT-4 和 GPT-4o 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並以強化學習進行訓練。
Thumbnail
2024年5月13日,Openai發布了新一代的模組GPT-4o,念法:GPT-four-O。強調即時對話以及圖像解析能力,官方發布的影片中展現了即席英語-義大利語口譯、程式碼解析、算式解析、人臉表情解析,以及幾乎可媲美真人的語音回應,包含調整語氣、用詞以及模仿機器人語音等,相當令人驚豔。
Thumbnail
OpenAI成立於2015年,旨在以非盈利方式促進AI發展,並避免潛在危害。從GPT-1到GPT-4的發展過程展現了AI無監督學習及多任務學習的潛力。這篇文章回顧了OpenAI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歷程與技術演進,並介紹了各個模型樣本和能力的提升。
「我們將擁有一種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的智能,而我們對發生了什麼毫不知情。」
Thumbnail
ChatGPT出現後不少人歡欣雀躍。衹要提出明確問題、作出明確指示,ChatGPT可在極短時間生成一篇文情並茂的數位文本;發表在寫作平台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有人引以為憂,認為自此龍蛇混淆、真實創作和Al文本並置。《商週》在一篇報導中稱:已經有一款可以檢測文本是否來自AI的軟GPT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