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報稅必看!搞懂所得稅級距,3種報稅法幫你省下冤枉錢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夫妻報稅怎麼選?合併還是分開更划算?

你知道嗎?夫妻合併報稅可能會讓你的稅率往上跳!如果其中一方收入比較高,分開計稅反而更省錢。新婚或離婚當年該怎麼報才不會被多收稅?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你很頭大?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夫妻報稅的眉角,讓你一次搞懂怎麼報最划算!


台灣的稅制其實藏了很多省錢小技巧,但如果你沒注意,可能就會白白多繳錢。尤其是夫妻報稅,合併或分開計稅的選擇,直接影響你的稅率和最終要繳多少錢。


你可能會想:「啊不就選一個繳比較少的就好?」但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還要考慮免稅額、扣除額,甚至扶養親屬的條件。到底該怎麼選才不會踩雷?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夫妻報稅方式3選擇:如何選對最省稅的方法?

「夫妻報稅到底該合併還是分開?」這大概是每年報稅季時,許多夫妻最頭痛的問題。明明兩個人收入加起來差不多,怎麼報完稅後繳的錢卻差了好幾萬?


其實,關鍵就在於「計稅方式」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夫妻報稅的三種常見計稅方式,幫你找到最適合的省錢方法。


1. 全部所得合併計稅

這是最傳統的方式,就是把夫妻兩人的收入全部加在一起算稅。聽起來很簡單,但適不適合你,得看你們的收入結構。


適合誰?

  • 夫妻收入差距大(例如一方收入高,另一方幾乎沒收入)。
  • 小資新婚家庭,兩人收入都不高。
  • 有扶養親屬,可以共享免稅額與扣除額。


優點:

  • 計算簡單,不用分開算。
  • 如果一方收入低,合併後可能適用較低的稅率。


缺點:

  • 如果兩人收入都高,合併後可能跳進更高的稅率,反而多繳稅。


舉個例子:假設老公年收入100萬,老婆年收入30萬,合併後總收入130萬。如果分開計稅,老公可能適用較高稅率,但合併後,老婆的低收入可以拉低整體稅率,反而省錢。


2. 薪資所得分開計稅

如果你的家庭是雙薪且收入都不低,這種方式可能更適合。它的概念是:把其中一方的薪資單獨計算稅額,另一方的薪資和其他收入再合併計算。


適合誰?

  • 雙薪家庭,且兩人薪資差距不大。
  • 薪資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主要部分。


優點:

  • 避免高薪的一方拉高整體稅率。
  • 靈活運用扣除額,例如薪資特別扣除額。


怎麼選納稅義務人? 通常建議選擇「薪資較高的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因為這樣可以最大化扣除額的效益。


舉個例子:老公年薪150萬,老婆年薪80萬,選擇以老公的薪資分開計稅。老公的150萬先單獨計算稅額,剩下的家庭收入(如老婆的薪資和其他所得)再合併計算,最後加總兩部分的稅額。


3. 各類所得分開計稅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收入來源多元的家庭,例如除了薪資外,還有股利、租金、執行業務所得等。


適合誰?

  • 夫妻一方有高額的非薪資所得(如投資收益、租金收入)。
  • 自由職業者(如醫師、律師),收入以執行業務所得為主。


優點:

  • 非薪資所得可以單獨計算,避免被合併後的高稅率影響。
  • 適合收入結構複雜的家庭。


怎麼選納稅義務人? 建議選擇「所得較低的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這樣可以讓高收入的一方避免被拉進更高的稅率級距。


舉個例子:老公年薪100萬,但股利收入200萬;老婆年薪60萬。如果選擇以老公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稅,股利200萬可以單獨計算稅額,剩下的家庭收入(老公的薪資和老婆的收入)再合併計算。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麼多種方式,我到底該選哪一種?」其實不用擔心,現在的報稅系統會自動幫你試算最省稅的方式。不過,了解這些方法的差異,可以讓你更清楚自己的稅務規劃方向。


那麼,你知道哪種計稅方式最適合你的家庭嗎? 下一段我們將深入探討「免稅額與扣除額」的運用技巧,教你如何進一步放大節稅空間!




夫妻報稅的免稅額與扣除額:如何最大化節稅空間?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夫妻明明收入差不多,繳的稅卻差了一大截?關鍵就在於他們有沒有善用「免稅額」和「扣除額」!


這兩個名詞聽起來很專業,但其實就像是你去超市買東西,結帳時用了折價券一樣,能幫你省下不少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夫妻報稅時怎麼把這些「折價券」用到極致,讓你的荷包少流血一點!


免稅額與標準扣除額

首先,免稅額就像是政府給每個人的「基本額度」,只要你不超過這個金額,就不用繳稅。夫妻報稅時,免稅額是可以合併計算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兩個人都有收入,加起來的免稅額會比單身時更高。


舉例來說,假設每人的免稅額是12萬,夫妻合併報稅時,免稅額就變成24萬,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節稅空間!


標準扣除額則是另一種「自動折扣」,政府會直接給你一個固定的扣除金額,不用你特別去證明什麼。夫妻合併報稅時,標準扣除額也會比單身時高,所以如果你們的支出項目不多,直接選標準扣除額可能會更划算。不過要注意的是,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只能二選一,所以得先算算哪一種對你更有利。


列舉扣除額的運用

如果你覺得標準扣除額不夠用,那就得來看看「列舉扣除額」了。這就像是把每一筆能省稅的支出都攤開來算,包括醫藥費、房貸利息、捐贈等等。


舉個例子,如果你去年因為生病花了10萬塊的醫藥費,這筆錢就可以拿來抵稅。夫妻報稅時,這些支出是可以合併計算的,所以如果兩個人的支出加起來超過標準扣除額,選列舉扣除額就會更划算。


不過,列舉扣除額的缺點是得準備一堆單據,而且有些項目還有上限。比如說,捐贈的扣除額最多只能佔你收入的20%,超過的部分就不能抵稅了。所以,在決定要用哪一種扣除額之前,最好先算清楚哪一種能幫你省更多。


特別扣除額的省稅秘訣

除了上面兩種,還有一種叫做「特別扣除額」,這是針對特定族群或特定支出的優惠。比如說,如果你有小孩,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就能派上用場;或者你買了節能家電,也可以申請節能家電退稅。夫妻報稅時,這些特別扣除額也是可以合併計算的,所以別忘了看看自己符合哪些條件!


特別扣除額的好處是,它通常不會和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衝突,可以同時使用。不過,每種特別扣除額的規則都不太一樣,有的有金額上限,有的則需要符合特定條件。建議大家在報稅前,先上國稅局網站查清楚,或者直接問問專業的會計師,免得漏掉能省的錢。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開始盤算自己去年有哪些支出可以拿來抵稅了?不過,你知道嗎?婚姻狀態的不同,也會影響報稅的方式喔!下一段我們就來聊聊,新婚、離婚或分居的夫妻,該怎麼報稅才最聰明?





不同婚姻狀態的報稅方式:新婚、離婚、分居怎麼報?

你有沒有想過,結婚證書不只是愛情的證明,還能影響你的稅單?無論是剛踏入婚姻的新婚夫妻,還是面臨分居或離婚的伴侶,婚姻狀態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你的報稅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特殊情況下的報稅規則,讓你在填寫申報書時不再手忙腳亂!


新婚夫妻的報稅選擇

剛結婚的小倆口,除了忙著籌備婚禮,別忘了還有報稅這檔事!新婚夫妻在當年度可以選擇「合併申報」或「分開申報」,哪種方式更划算呢?


合併申報:把所有收入加總計算,適用於收入差距較大的夫妻,可能省下不少稅金。

分開申報:各自計算自己的稅額,適合收入相近的夫妻,避免被高稅率拖累。


不過要注意,一旦選擇合併申報,未來幾年都得沿用同一方式,除非婚姻狀態改變。所以,新婚夫妻記得先試算兩種方式,選對方法才能甜蜜省稅!


離婚當年的申報規則

離婚不僅是感情的結束,也意味著報稅方式的改變。如果離婚手續在當年度完成,你們可以選擇「合併申報」或「分開申報」,但前提是雙方都同意。


合併申報的好處:可能因為收入差距而節稅,但需要雙方協調。

分開申報的彈性:各自處理自己的稅務,避免後續爭議。


不過,如果離婚後有子女扶養問題,記得在申報時註明,才能爭取到相關的扣除額。離婚已經夠心累了,別讓報稅再添麻煩!


分居夫妻的特殊條件

分居但還沒離婚的夫妻,報稅時該怎麼處理?根據稅法,只要沒有正式離婚,你們還是得「合併申報」。但別擔心,如果分居是因為感情破裂,可以申請「分居申報」,將收入分開計算。


分居申報的條件:必須證明雙方已無共同生活事實,例如分居協議或法院文件。

好處:避免被配偶的高收入拉高稅率,尤其適合經濟獨立的夫妻。


不過,分居申報的審核較嚴格,記得準備好相關證明文件,才不會被國稅局找上門!


婚姻狀態的變化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報稅方式可不能馬虎。無論是新婚、離婚還是分居,選對方法才能合法節稅。不過,省下來的稅金該怎麼運用才能讓錢滾錢呢?




聰明節稅後的資金規劃:讓省下的稅金為你賺更多

「好不容易省下了一筆稅金,但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讓這些錢繼續滾大呢?」這是不是你每年報完稅後心裡的小疑問?


沒錯,節稅只是理財的第一步,真正的高手會讓這些省下的錢繼續為自己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用最簡單、最安全的方式,讓你的稅金「錢滾錢」。


節稅資金聰明存

首先,省下的稅金別急著花掉,先找個安全的地方存起來。你可能會想:「放銀行定存最安全吧?」沒錯,定存確實安全,但利率低到幾乎被通膨吃掉。


這時候,你可以考慮「分階段存錢法」:把資金分成短期、中期、長期三部分。短期資金放活存,隨時可用;中期資金可以放高利活存或短年期儲蓄險;長期資金則適合投入穩健的增值工具,比如香港儲蓄險。這樣既能保有流動性,又能讓錢慢慢長大。


分散風險穩增值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老生常談,但你真的做到了嗎?省下的稅金如果全押在同一種投資上,風險還是太高。建議你可以把資金分散到不同屬性的工具中,比如一部分放定存、一部分買債券、一部分投入儲蓄險。


香港儲蓄險的特色是長期回報接近股票,但風險又比股票低很多,非常適合不想天天盯盤的上班族。這樣一來,就算市場波動,你的整體資產還是能穩穩成長。


長期複利威力大

最後,別小看「時間」的力量!複利是理財界的魔法,只要願意耐心等待,小錢也能變大錢。


舉例來說,如果你每年把省下的10萬稅金投入一份年化報酬率5%的香港儲蓄險,20年後這筆錢會變成多少?答案是超過33萬!而且過程中完全不用你操心,保單會自動幫你累積價值。這種「設定好就忘記」的理財方式,最適合忙碌的夫妻檔了。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專業顧問幫你規劃最適合的節稅增值方案!




省稅理財雙贏策略:讓專業顧問幫你守護每一分錢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發現原來夫妻報稅有這麼多學問?從選擇計稅方式、善用扣除額,到不同婚姻狀態的報稅技巧,每一步都能幫你省下不少錢。但最棒的是,這些辛苦省下來的稅金,還能透過聰明規劃繼續為你賺錢!


我們都知道,錢放銀行會被通膨吃掉,投資股票又怕虧損,那到底該怎麼辦?其實答案很簡單:找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理財工具。就像香港儲蓄險,它既有機會獲得接近股票的長期回報,安全性又比定存更高,完全符合忙碌上班族「穩穩賺」的需求。


想像一下,當別人還在為報稅煩惱時,你已經把省下的錢投入穩健增值的管道;當別人擔心市場波動時,你的資產正透過複利悄悄長大。這就是理財的最高境界——讓錢自動為你工作!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我們幫你把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價值!

認識香港保單:

【2025】儲蓄險比較:台灣 vs. 香港,20 年後收益差多少?

香港保單 vs 境外保單,原來這樣買最安全?一篇文章破解詐騙迷思!

香港儲蓄險購買指南:從諮詢到簽約5步驟解析!

穩賺不賠?揭開公務員熱愛香港保單的 5 大原因!

【遺產繼承分配攻略】香港保單規劃家族財富的六大優勢!

境外保單5大風險全揭露!購買香港保單,你該擔心什麼?

【存股優缺點全解析】這5點讓人轉向香港保單!

教育基金怎麼存?香港保單 vs. 傳統教育基金深度解析!


延伸閱讀:

2025所得稅申報時間倒數!掌握這3點還能讓你少繳稅?

2025所得稅申報教學:5分鐘搞懂流程、節稅技巧與繳稅方式

個人所得稅查詢的3個關鍵問題,一篇文徹底破解你的困擾!

3分鐘搞懂所得稅怎麼算!免稅額、扣除額一次解析

2025年所得稅級距大解析:3分鐘搞懂免稅額、扣除額與應繳稅額

113年個人薪資所得查詢:3個步驟搞定報稅煩惱,省時又安心!

3分鐘搞懂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第一次報稅也能輕鬆上手

夫妻報稅必看!搞懂所得稅級距,3種報稅法幫你省下冤枉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港保一哥來幫你
7會員
97內容數
港保一哥來幫你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2025最新遺產稅課稅級距解析:3招教你聰明節稅不踩雷 還在煩惱遺產稅怎麼算嗎?這篇直接告訴你2025最新的遺產稅課稅級距,再教你3招超實用的節稅技巧,讓你輕鬆搞懂稅務規定,不再多繳冤枉錢!
Thumbnail
2025/04/24
2025最新遺產稅課稅級距解析:3招教你聰明節稅不踩雷 還在煩惱遺產稅怎麼算嗎?這篇直接告訴你2025最新的遺產稅課稅級距,再教你3招超實用的節稅技巧,讓你輕鬆搞懂稅務規定,不再多繳冤枉錢!
Thumbnail
2025/04/10
房貸抵稅3大關鍵問題:破解30萬上限迷思,輕鬆省下稅金! 你知道房貸抵稅的30萬上限到底包了哪些東西嗎?房子如果部分出租還能抵稅嗎? 房貸抵稅看起來是政府給的小確幸,但其實很多人因為不懂規則,白白浪費了省錢機會。今天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迷思,教你怎麼聰明用房貸抵稅,讓你的錢包不再大失血!
Thumbnail
2025/04/10
房貸抵稅3大關鍵問題:破解30萬上限迷思,輕鬆省下稅金! 你知道房貸抵稅的30萬上限到底包了哪些東西嗎?房子如果部分出租還能抵稅嗎? 房貸抵稅看起來是政府給的小確幸,但其實很多人因為不懂規則,白白浪費了省錢機會。今天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迷思,教你怎麼聰明用房貸抵稅,讓你的錢包不再大失血!
Thumbnail
2025/04/10
夫妻報稅必看!3招搞懂所得稅級距,省下冤枉錢 你知道嗎?夫妻合併報稅可能會讓你的稅率往上跳!如果其中一方收入比較高,分開計稅反而更省錢。新婚或離婚當年該怎麼報才不會被多收稅?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你很頭大?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夫妻報稅的眉角,讓你一次搞懂怎麼報最划算!
Thumbnail
2025/04/10
夫妻報稅必看!3招搞懂所得稅級距,省下冤枉錢 你知道嗎?夫妻合併報稅可能會讓你的稅率往上跳!如果其中一方收入比較高,分開計稅反而更省錢。新婚或離婚當年該怎麼報才不會被多收稅?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你很頭大?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夫妻報稅的眉角,讓你一次搞懂怎麼報最划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點描述分為持有部分的房屋稅、地價稅,買賣部分的契稅、印花稅、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舊制)以及重購退稅,詳細可以在國稅局網站查詢或是致電國稅局詢問。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點描述分為持有部分的房屋稅、地價稅,買賣部分的契稅、印花稅、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舊制)以及重購退稅,詳細可以在國稅局網站查詢或是致電國稅局詢問。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計算免稅額、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的文章。包含了報稅前的準備工作、申報流程、繳稅與退稅方式、稅額計算、申報原則、節稅基本步驟、特別扣除額、節稅技巧等內容。另外也介紹了其他可以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和節稅的相關訊息。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計算免稅額、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的文章。包含了報稅前的準備工作、申報流程、繳稅與退稅方式、稅額計算、申報原則、節稅基本步驟、特別扣除額、節稅技巧等內容。另外也介紹了其他可以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和節稅的相關訊息。
Thumbnail
根據不同所得類型和身分,有不同的扣除額和免稅額。⭐本文為接案族設計:介紹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9A與9B,比較其扣繳稅率和免稅額,解答接案族經常發生的疑惑。
Thumbnail
根據不同所得類型和身分,有不同的扣除額和免稅額。⭐本文為接案族設計:介紹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9A與9B,比較其扣繳稅率和免稅額,解答接案族經常發生的疑惑。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我在前幾天抱著忐忑的心情登入所得稅報稅網站,在載入國稅局提供的收入以及扣除額資料後居然結算出我今年可以退稅兩萬多塊,在我喜出望外之餘,這個結果驅使我展開一陣調查,最後發現,在同樣的家庭組成下,只要調整收入結構,就有機會大幅降低所需繳交的稅額..... 因為我在去年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我在前幾天抱著忐忑的心情登入所得稅報稅網站,在載入國稅局提供的收入以及扣除額資料後居然結算出我今年可以退稅兩萬多塊,在我喜出望外之餘,這個結果驅使我展開一陣調查,最後發現,在同樣的家庭組成下,只要調整收入結構,就有機會大幅降低所需繳交的稅額..... 因為我在去年
Thumbnail
以下轉載我的E政府網站資訊 更新日期:民國113年4月29日 主要資料來源:財政部   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月份已到來,本文將詳述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與範例說明,讓您瞭解如何節稅以及預計要繳納的稅額會有多少。此外,於民國(以下同)113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每人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以下同)20萬
Thumbnail
以下轉載我的E政府網站資訊 更新日期:民國113年4月29日 主要資料來源:財政部   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月份已到來,本文將詳述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與範例說明,讓您瞭解如何節稅以及預計要繳納的稅額會有多少。此外,於民國(以下同)113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每人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以下同)20萬
Thumbnail
【5月報稅季】 財政部國稅局表示,報稅越來越簡單,朝向 e 化和優化。 建議民眾採用可透過網路完成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若有應檢附單據,也可透過網路傳送附件檔案,無須再郵寄或親自遞送紙本單據,省時又方便。
Thumbnail
【5月報稅季】 財政部國稅局表示,報稅越來越簡單,朝向 e 化和優化。 建議民眾採用可透過網路完成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若有應檢附單據,也可透過網路傳送附件檔案,無須再郵寄或親自遞送紙本單據,省時又方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