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稅季又來了,你還在頭痛嗎?
每年一到報稅季,你是不是就開始頭痛?綜合所得稅的試算公式、免稅額、扣除額……這些名詞聽起來就讓人頭大,尤其是第一次報稅的新手,簡直像在解數學題!但其實,報稅沒你想的那麼難,只要搞懂幾個關鍵概念,就能輕鬆搞定。今年的稅制還有新調整,這些變動會影響你的稅負嗎?該怎麼利用新政策來節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綜合所得稅試算步驟:一步步教你如何計算稅額
你知道嗎?超過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繳的稅是怎麼算出來的!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拆解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法,讓你不再被數字搞暈!
1. 計算綜合所得額
綜合所得額就是你一年內賺的所有錢加起來,包括薪水、獎金、利息、租金收入等等。不過有些收入是免稅的,比如政府發的補助金,就不用算進去。
舉個例子:小明年薪60萬,銀行利息2萬,他的綜合所得額就是62萬。
2. 免稅額與扣除額怎麼算
接下來,用「免稅額」和「扣除額」來降低要繳稅的金額。免稅額是政府給的基本減稅額度,扣除額則是針對特定支出(比如保險費、捐贈等)的額外減稅。
- 免稅額:
- 未滿70歲:每人9.7萬
- 70歲以上:每人14.55萬
- 扣除額:分為「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 標準扣除額(不用證明文件):單身13.1萬,夫妻合併26.2萬。
- 列舉扣除額(需證明文件):包括捐贈、保險費、醫療支出等,適合支出多的人。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每人可扣除21.8萬元。
假設小明是單身,選擇標準扣除額,他的免稅額、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總共是44.6萬。
3. 套用綜合所得稅淨額公式
最後,把綜合所得額減掉免稅額和扣除額,就是你要繳稅的「淨額」。再用這個淨額對照稅率表,就能算出實際要繳的稅。
小明的例子:
62萬 - 44.6萬 = 17.4萬(淨額)。
根據稅率表,17.4萬落在5%的級距,所以他今年要繳的稅是8,700元。
是不是比想像中簡單?如果你的收入符合某些條件,甚至可能「完全不用繳稅」!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免稅資格?下一段揭曉!
免繳稅條件與門檻:你的收入符合免稅資格嗎?
你知道嗎?有些人的收入根本不用繳稅!政府設定了免稅門檻,只要你的收入低於這個數字,就可以完全不用繳綜合所得稅。聽起來很誘人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哪些人符合免稅資格!
單身年薪44.6萬以下免稅
如果你是單身,年薪不超過44.6萬元,恭喜你!完全不用繳稅。這個數字是根據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加總計算的。
舉個例子:小明年薪40萬,扣除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後,應稅所得可能已經歸零,自然不用繳稅。
雙薪家庭免稅門檻解析
如果是雙薪家庭,夫妻年薪加總不超過89.2萬元(單身門檻的兩倍),也可以免稅。這裡有個小技巧:如果夫妻收入差距大,可以考慮「分開計稅」,看看哪種方式更省錢!
育兒家庭免稅優惠
家裡有小孩的家庭更幸福!除了基本免稅額和扣除額,政府還提供「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若有未滿5歲的小孩可以再扣除15萬元,第二胎以上可再扣除22.5萬。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在免稅門檻附近,加上這個扣除額,很可能就能免稅!
這些免稅條件每年可能有些微調整,建議報稅前確認最新規定。
列報扶養親屬條件:如何合法節稅?
每年報稅時,多列報一位扶養親屬,可能就能幫你省下好幾千塊的稅金!但哪些親屬可以列報?該怎麼證明?別擔心,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合法利用扶養親屬來節稅!
直系尊親屬扶養條件
父母、祖父母等長輩,如果年收入低於免稅額(9.7萬元,長輩年滿70歲則為14.55萬元),就可以列報。但要注意,如果有退休金或其他收入,記得先扣掉這些金額再判斷。
子女與兄弟姊妹扶養規範
子女未滿18歲或還在唸書,且無收入,可以列報。兄弟姊妹則必須是「無謀生能力」的人(如身心障礙),且你真的有負擔他們的生活費用。
檢附證明文件注意事項
列報扶養親屬需要準備證明文件,比如戶口名簿、學費收據、診斷證明等。國稅局可能會抽查,沒準備好文件可能會被補稅或罰款。
聰明節稅後的資金規劃:讓省下來的錢為你賺更多
辛苦節稅省下的錢,你會怎麼處理?放銀行定存?直接花掉?其實有更好的選擇!讓這些錢為你賺更多!
穩健理財新選擇
定存利率低,股票風險高,香港儲蓄險是個「穩穩賺」的好工具。它結合長期回報和安全性,就像自動長大的存錢筒。
長期複利威力大
複利就是「利滾利」,時間越長效果越驚人。香港儲蓄險的長期回報靠複利,讓你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專業顧問幫你規劃最適合的理財方案!
省下稅金別浪費!讓專業理財顧問幫你放大每一分錢
看完前面幾段,你是不是發現報稅其實很簡單?從計算綜合所得額、運用免稅額與扣除額,到列報扶養親屬節稅,這些都是我們辛苦賺來的錢,當然要合法地能省則省!
但省下來的稅金,如果只是放銀行活存,其實很可惜。定存利率追不上通膨,股票風險又高,這時候你需要一個「既安全又能穩健成長」的理財工具——香港儲蓄險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它的運作方式很簡單:定期投入一筆錢,用長期複利幫你滾出比定存更好的回報。最棒的是完全不用天天盯盤,專業團隊會幫你打理一切。
特別適合30-50歲的上班族,因為這時候正是累積財富的黃金期。與其讓省下的稅金在銀行睡覺,不如讓它為你工作!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專業顧問用10分鐘教你怎麼規劃,現在加入還能免費獲得「節稅理財健檢」喔!
認識香港保單:
【2025】儲蓄險比較:台灣 vs. 香港,20 年後收益差多少?
香港保單 vs 境外保單,原來這樣買最安全?一篇文章破解詐騙迷思!
延伸閱讀:
2025年所得稅級距大解析:3分鐘搞懂免稅額、扣除額與應繳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