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搞懂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第一次報稅也能輕鬆上手

3分鐘搞懂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第一次報稅也能輕鬆上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報稅季又來了,你還在頭痛嗎?

每年一到報稅季,你是不是就開始頭痛?綜合所得稅的試算公式、免稅額、扣除額……這些名詞聽起來就讓人頭大,尤其是第一次報稅的新手,簡直像在解數學題!但其實,報稅沒你想的那麼難,只要搞懂幾個關鍵概念,就能輕鬆搞定。


今年的稅制還有新調整,這些變動會影響你的稅負嗎?該怎麼利用新政策來節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綜合所得稅試算步驟:一步步教你如何計算稅額

你知道嗎?超過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繳的稅是怎麼算出來的!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拆解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法,讓你不再被數字搞暈!


1. 計算綜合所得額

綜合所得額就是你一年內賺的所有錢加起來,包括薪水、獎金、利息、租金收入等等。不過有些收入是免稅的,比如政府發的補助金,就不用算進去。


舉個例子:小明年薪60萬,銀行利息2萬,他的綜合所得額就是62萬。


2. 免稅額與扣除額怎麼算

接下來,用「免稅額」和「扣除額」來降低要繳稅的金額。免稅額是政府給的基本減稅額度,扣除額則是針對特定支出(比如保險費、捐贈等)的額外減稅。


  • 免稅額:
    • 未滿70歲:每人9.7萬
    • 70歲以上:每人14.55萬
  • 扣除額:分為「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 標準扣除額(不用證明文件):單身13.1萬,夫妻合併26.2萬。
    • 列舉扣除額(需證明文件):包括捐贈、保險費、醫療支出等,適合支出多的人。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每人可扣除21.8萬元。


假設小明是單身,選擇標準扣除額,他的免稅額、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總共是44.6萬。


3. 套用綜合所得稅淨額公式

最後,把綜合所得額減掉免稅額和扣除額,就是你要繳稅的「淨額」。再用這個淨額對照稅率表,就能算出實際要繳的稅。


小明的例子:

62萬 - 44.6萬 = 17.4萬(淨額)。

根據稅率表,17.4萬落在5%的級距,所以他今年要繳的稅是8,700元。


是不是比想像中簡單?如果你的收入符合某些條件,甚至可能「完全不用繳稅」!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免稅資格?下一段揭曉!




免繳稅條件與門檻:你的收入符合免稅資格嗎?

你知道嗎?有些人的收入根本不用繳稅!政府設定了免稅門檻,只要你的收入低於這個數字,就可以完全不用繳綜合所得稅。聽起來很誘人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哪些人符合免稅資格!


單身年薪44.6萬以下免稅

如果你是單身,年薪不超過44.6萬元,恭喜你!完全不用繳稅。這個數字是根據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加總計算的。


舉個例子:小明年薪40萬,扣除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後,應稅所得可能已經歸零,自然不用繳稅。


雙薪家庭免稅門檻解析

如果是雙薪家庭,夫妻年薪加總不超過89.2萬元(單身門檻的兩倍),也可以免稅。這裡有個小技巧:如果夫妻收入差距大,可以考慮「分開計稅」,看看哪種方式更省錢!


育兒家庭免稅優惠

家裡有小孩的家庭更幸福!除了基本免稅額和扣除額,政府還提供「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若有未滿5歲的小孩可以再扣除15萬元,第二胎以上可再扣除22.5萬。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在免稅門檻附近,加上這個扣除額,很可能就能免稅!


這些免稅條件每年可能有些微調整,建議報稅前確認最新規定。




列報扶養親屬條件:如何合法節稅?

每年報稅時,多列報一位扶養親屬,可能就能幫你省下好幾千塊的稅金!但哪些親屬可以列報?該怎麼證明?別擔心,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合法利用扶養親屬來節稅!


直系尊親屬扶養條件

父母、祖父母等長輩,如果年收入低於免稅額(9.7萬元,長輩年滿70歲則為14.55萬元),就可以列報。但要注意,如果有退休金或其他收入,記得先扣掉這些金額再判斷。


子女與兄弟姊妹扶養規範

子女未滿18歲或還在唸書,且無收入,可以列報。兄弟姊妹則必須是「無謀生能力」的人(如身心障礙),且你真的有負擔他們的生活費用。


檢附證明文件注意事項

列報扶養親屬需要準備證明文件,比如戶口名簿、學費收據、診斷證明等。國稅局可能會抽查,沒準備好文件可能會被補稅或罰款。




聰明節稅後的資金規劃:讓省下來的錢為你賺更多

辛苦節稅省下的錢,你會怎麼處理?放銀行定存?直接花掉?其實有更好的選擇!讓這些錢為你賺更多!


穩健理財新選擇

定存利率低,股票風險高,香港儲蓄險是個「穩穩賺」的好工具。它結合長期回報和安全性,就像自動長大的存錢筒。


長期複利威力大

複利就是「利滾利」,時間越長效果越驚人。香港儲蓄險的長期回報靠複利,讓你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專業顧問幫你規劃最適合的理財方案!





省下稅金別浪費!讓專業理財顧問幫你放大每一分錢

看完前面幾段,你是不是發現報稅其實很簡單?從計算綜合所得額、運用免稅額與扣除額,到列報扶養親屬節稅,這些都是我們辛苦賺來的錢,當然要合法地能省則省!


但省下來的稅金,如果只是放銀行活存,其實很可惜。定存利率追不上通膨,股票風險又高,這時候你需要一個「既安全又能穩健成長」的理財工具——香港儲蓄險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它的運作方式很簡單:定期投入一筆錢,用長期複利幫你滾出比定存更好的回報。最棒的是完全不用天天盯盤,專業團隊會幫你打理一切。


特別適合30-50歲的上班族,因為這時候正是累積財富的黃金期。與其讓省下的稅金在銀行睡覺,不如讓它為你工作!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專業顧問用10分鐘教你怎麼規劃,現在加入還能免費獲得「節稅理財健檢」喔!

認識香港保單:

【2025】儲蓄險比較:台灣 vs. 香港,20 年後收益差多少?

香港保單 vs 境外保單,原來這樣買最安全?一篇文章破解詐騙迷思!

香港儲蓄險購買指南:從諮詢到簽約5步驟解析!

穩賺不賠?揭開公務員熱愛香港保單的 5 大原因!

【遺產繼承分配攻略】香港保單規劃家族財富的六大優勢!

境外保單5大風險全揭露!購買香港保單,你該擔心什麼?

【存股優缺點全解析】這5點讓人轉向香港保單!

教育基金怎麼存?香港保單 vs. 傳統教育基金深度解析!


延伸閱讀:

2025所得稅申報時間倒數!掌握這3點還能讓你少繳稅?

2025所得稅申報教學:5分鐘搞懂流程、節稅技巧與繳稅方式

個人所得稅查詢的3個關鍵問題,一篇文徹底破解你的困擾!

3分鐘搞懂所得稅怎麼算!免稅額、扣除額一次解析

2025年所得稅級距大解析:3分鐘搞懂免稅額、扣除額與應繳稅額

113年個人薪資所得查詢:3個步驟搞定報稅煩惱,省時又安心!

3分鐘搞懂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第一次報稅也能輕鬆上手

夫妻報稅必看!搞懂所得稅級距,3種報稅法幫你省下冤枉錢

avatar-img
港保一哥來幫你
2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港保一哥來幫你 的其他內容
每年一到報稅季,你是不是也被這些問題搞到頭大:「113年個人薪資所得到底怎麼查?」、「線上報稅要準備什麼?」、「查詢碼忘記了怎麼辦?」 別緊張!這篇文章就是要來拯救你的報稅焦慮!我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一步步搞定113年個人薪資所得查詢,讓你在家就能輕鬆完成報稅,不用再跑國稅局排隊。
2025年所得稅級距大解析 每年報稅是不是都讓你頭痛到不行?2025年的免稅額、扣除額到底變了哪些?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哪個更划算?稅率級距調整後,你是多繳還是少繳?這些問題,我們一次幫你解答!
含 AI 應用內容
#所得稅#報稅#所得
還在煩惱所得稅怎麼算嗎?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教你搞懂免稅額、扣除額,並提供實用試算工具,讓你輕鬆報稅不踩雷!
「個人所得稅查詢」這件事,總是讓你一個頭兩個大? 其實這些問題沒你想的那麼難搞!政府早就幫你想好各種替代方案,就算沒有專業設備或憑證,照樣能輕鬆搞定報稅。今天我們就來一一破解這些常見困擾,讓你今年的報稅體驗不再卡關!
含 AI 應用內容
#所得稅#報稅#理財
報稅時間快到了,到底該怎麼開始? 線上報稅和人工報稅哪個比較適合我? 有哪些扣除額可以幫我省錢? 別擔心!這篇「2025所得稅申報教學」就是為了解決你的困擾。不管你是第一次報稅還是小資族,只要花5分鐘看完這篇,就能輕鬆掌握報稅流程、節稅技巧,甚至學會最方便的繳稅方式。
含 AI 應用內容
#報稅#所得稅#繳稅
「報稅季又快到了,但我連要報啥稅都搞不清楚!」 「萬一拖過截止日,會不會被罰錢?」 「資料填錯還能改嗎?」 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別緊張,這篇文章就是來幫你解決這些煩惱的! 如果你也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那就繼續往下看吧!我們會一步步帶你破解報稅的迷思,讓你今年不再手忙腳亂。
每年一到報稅季,你是不是也被這些問題搞到頭大:「113年個人薪資所得到底怎麼查?」、「線上報稅要準備什麼?」、「查詢碼忘記了怎麼辦?」 別緊張!這篇文章就是要來拯救你的報稅焦慮!我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一步步搞定113年個人薪資所得查詢,讓你在家就能輕鬆完成報稅,不用再跑國稅局排隊。
2025年所得稅級距大解析 每年報稅是不是都讓你頭痛到不行?2025年的免稅額、扣除額到底變了哪些?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哪個更划算?稅率級距調整後,你是多繳還是少繳?這些問題,我們一次幫你解答!
含 AI 應用內容
#所得稅#報稅#所得
還在煩惱所得稅怎麼算嗎?這篇文章用最簡單的方式教你搞懂免稅額、扣除額,並提供實用試算工具,讓你輕鬆報稅不踩雷!
「個人所得稅查詢」這件事,總是讓你一個頭兩個大? 其實這些問題沒你想的那麼難搞!政府早就幫你想好各種替代方案,就算沒有專業設備或憑證,照樣能輕鬆搞定報稅。今天我們就來一一破解這些常見困擾,讓你今年的報稅體驗不再卡關!
含 AI 應用內容
#所得稅#報稅#理財
報稅時間快到了,到底該怎麼開始? 線上報稅和人工報稅哪個比較適合我? 有哪些扣除額可以幫我省錢? 別擔心!這篇「2025所得稅申報教學」就是為了解決你的困擾。不管你是第一次報稅還是小資族,只要花5分鐘看完這篇,就能輕鬆掌握報稅流程、節稅技巧,甚至學會最方便的繳稅方式。
含 AI 應用內容
#報稅#所得稅#繳稅
「報稅季又快到了,但我連要報啥稅都搞不清楚!」 「萬一拖過截止日,會不會被罰錢?」 「資料填錯還能改嗎?」 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別緊張,這篇文章就是來幫你解決這些煩惱的! 如果你也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那就繼續往下看吧!我們會一步步帶你破解報稅的迷思,讓你今年不再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