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天:當市場正式進入「雙極世界」,品牌的生存法則改變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5年,川普政府的第二輪經濟政策全面落地,美中經濟徹底進入「雙極對抗」模式。

王宇坐在會議室裡,眼前的報告顯示:

  • 美國政府加大「去中國化」力度,限制美企與中國供應鏈合作,並對「美資品牌在中國的運作」施加更嚴格的監管。
  • 中國加速「國產替代」,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競爭環境進一步惡化,本土品牌成為市場主導者。
  • 歐洲、日本、新興市場選邊站,各國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與美中兩大市場的合作方式。
  • 企業不再能夠「同時兩邊討好」,而是必須明確選擇市場定位,否則將面臨被兩邊排擠的風險。

這意味著,全球市場已經從「美中貿易戰」,正式變成了兩個平行的經濟體系

王宇深吸一口氣,知道這對企業來說,不只是品牌策略的問題,而是生存問題

當品牌必須「選邊站」,你該如何做決策?

過去幾年,他一直推動雙品牌、雙供應鏈、雙市場適應策略,讓企業能夠在不同市場靈活應對。

但現在,這種「兩邊兼顧」的策略,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有企業因為「過於模糊的市場定位」而遭受重創:

  • 一家美資科技公司 嘗試保留中國市場,卻因為美國政府的「技術出口限制」,失去了關鍵產品授權,導致全球業務受影響。
  • 一家歐洲品牌試圖維持「政治中立」,卻因為在中國市場未能展現足夠的本土承諾,被消費者排擠,市場份額縮水 40%。
  • 一家中國製造商希望繼續出口美國,但因為被列入「不可靠供應鏈」,遭受美國關稅與金融制裁,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這些案例讓王宇意識到,市場已經不允許企業「騎牆」,必須做出明確選擇

品牌生存的三種選擇

他整理出三種可能的品牌戰略,讓企業在「雙極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選擇 1:深耕美國及西方市場,完全去中國化

✅ 目標:確保企業符合美國法規,獲得政策支持


✅ 主要市場:美國、歐洲、日本、澳洲、印度等國家 ✅ 核心策略:


  • 切割中國供應鏈,將生產移至「友好國家」(墨西哥、越南、印度)
  • 強調ESG、數據隱私、民主價值,確保符合西方市場偏好
  • 投資 AI、半導體、新能源等符合美國產業戰略的領域

⚠️ 風險:失去中國市場,面臨中國政府的報復性限制

選擇 2:完全本土化,專注中國市場

✅ 目標:確保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避免外資標籤風險


✅ 主要市場:中國、東南亞、中東、非洲 ✅ 核心策略:


  • 中國國企與本地企業合作,確保品牌被視為「本土品牌」
  • 強調自主創新、數字人民幣支付、本地 AI 技術
  • 確保數據儲存與營運完全符合中國監管標準

⚠️ 風險:失去美國與西方資本市場的支持,可能被西方政府列入黑名單

選擇 3:區域化品牌,避免捲入美中競爭

✅ 目標:在非美非中的市場尋找增長機會,避開政治風險


✅ 主要市場:東南亞、印度、拉美、中東、非洲 ✅ 核心策略:


  • 設立獨立的區域品牌,避免與美中關係過於密切
  • 供應鏈分散化,減少對中國或美國的依賴
  • 透過本地投資與政府合作,確保企業在當地市場獲得政策支持

⚠️ 風險:市場碎片化,品牌管理與供應鏈成本增加

當全球市場變成兩大陣營,你的品牌是「棋子」還是「玩家」?

王宇在國際品牌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提出一個問題——

「未來的市場,已經不是誰能做得更大,而是誰能活下來。」

「如果你的品牌仍然想要『兩邊討好』,那麼最終只會被市場淘汰。」

在場的企業代表陷入沉思。

這不再只是行銷策略,而是企業決策層必須面對的終極問題:

「你的品牌,要在哪個世界裡生存?」

王宇的團隊開始為不同企業制定量身打造的「市場選擇方案」,確保每個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 有些企業決定完全轉向美國市場,放棄中國供應鏈,確保符合西方監管標準。
  • 有些企業選擇完全本土化,在中國市場深耕,確保不受國際政治影響。
  • 還有企業選擇區域化策略,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建立新的品牌生態。

未來的品牌,不是誰能站在頂端,而是誰能在新世界裡活下來

王宇望著窗外的城市天際線,知道這次的市場變革,將會徹底改變全球企業的競爭格局。

過去,品牌的價值來自市場佔有率、營收成長、行銷策略。

但現在,品牌的價值來自——

「你能在哪個市場活下去?」

這場全球市場的洗牌,才剛剛開始,而真正能適應這場變局的企業,將成為未來的主宰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識時務的沙龍
2會員
72內容數
你是否每天都在為工作疲於奔命,卻始終無法擺脫「月底吃土」的循環? 這裡不是夢想販賣機,而是一場結合生成式AI與財務思維的實戰轉型旅程。 在這個沙龍中,我將以一位普通上班族的視角,拆解如何透過AI工具提升職場競爭力、建立多元收入來源,最終邁向財務自由的工作型態。
識時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2025 年,川普重新當選美國總統,全球市場再次進入動盪期。 這場選舉結果對國際貿易、科技、供應鏈、品牌戰略帶來巨大影響,許多企業在選後的第一時間,開始重新評估他們的市場布局與風險管理策略。 王宇坐在辦公室裡,翻閱著最新的國際新聞: 「美國宣布進一步加徵中國商品關稅,供應鏈壓力再升級」 「美
Thumbnail
2025/04/04
2025 年,川普重新當選美國總統,全球市場再次進入動盪期。 這場選舉結果對國際貿易、科技、供應鏈、品牌戰略帶來巨大影響,許多企業在選後的第一時間,開始重新評估他們的市場布局與風險管理策略。 王宇坐在辦公室裡,翻閱著最新的國際新聞: 「美國宣布進一步加徵中國商品關稅,供應鏈壓力再升級」 「美
Thumbnail
2025/04/04
2024 年,中美貿易戰仍未降溫,地緣政治影響持續擴大,供應鏈「去中國化」的趨勢明顯,全球市場變成了一個個相對封閉的競技場。 王宇的公司接到來自跨國企業的請求—— 「我們的品牌過去一直強調全球市場定位,但現在,我們該如何調整策略,才能在這場地緣經濟競爭裡生存?」 這不只是單一企業的問題,而是整
Thumbnail
2025/04/04
2024 年,中美貿易戰仍未降溫,地緣政治影響持續擴大,供應鏈「去中國化」的趨勢明顯,全球市場變成了一個個相對封閉的競技場。 王宇的公司接到來自跨國企業的請求—— 「我們的品牌過去一直強調全球市場定位,但現在,我們該如何調整策略,才能在這場地緣經濟競爭裡生存?」 這不只是單一企業的問題,而是整
Thumbnail
2025/04/04
2023 年,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關稅壁壘加劇,供應鏈重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升高。 王宇站在公司會議室裡,看著一張市場分析圖——紅色的警示標記顯示著全球品牌正在遭受不同層級的衝擊: 供應鏈受阻,製造與運輸成本飆升 企業外銷市場縮減,品牌國際布局受限 消費者信心下滑,市場投資趨於保守
Thumbnail
2025/04/04
2023 年,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關稅壁壘加劇,供應鏈重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升高。 王宇站在公司會議室裡,看著一張市場分析圖——紅色的警示標記顯示著全球品牌正在遭受不同層級的衝擊: 供應鏈受阻,製造與運輸成本飆升 企業外銷市場縮減,品牌國際布局受限 消費者信心下滑,市場投資趨於保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彭博報導,中國金融從業者的高薪時代正快速走向終結,一些業內巨頭公司實施嚴格的新限制,以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富裕」的號召。脫鉤/去全球化的浪潮正愈演愈烈!世界經濟秩序正在崩潰當中! 凡此險惡局勢之際,川普若當選並祭出全面關稅政策之貿易保護主義等主張,無異於「雪上加霜」,亟需世人冷靜理智的應對處理!
Thumbnail
彭博報導,中國金融從業者的高薪時代正快速走向終結,一些業內巨頭公司實施嚴格的新限制,以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富裕」的號召。脫鉤/去全球化的浪潮正愈演愈烈!世界經濟秩序正在崩潰當中! 凡此險惡局勢之際,川普若當選並祭出全面關稅政策之貿易保護主義等主張,無異於「雪上加霜」,亟需世人冷靜理智的應對處理!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瀕臨泡沫,諸多痛點,經濟挑戰非常艱辛,習近平猶仍頑固!美國經濟前景不佳堪慮,聯準會主席鮑爾對降息仍遲疑?美國經濟表現尚屬持續穩健,但拜登的民調卻直直落,川普的民調聲望卻頗有斬獲。但川普的主張卻引人擔憂。川普若當選並落實其「全面關稅政策」主張的話,恐引爆全球貿易關稅大戰,發生另一場金融風暴?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瀕臨泡沫,諸多痛點,經濟挑戰非常艱辛,習近平猶仍頑固!美國經濟前景不佳堪慮,聯準會主席鮑爾對降息仍遲疑?美國經濟表現尚屬持續穩健,但拜登的民調卻直直落,川普的民調聲望卻頗有斬獲。但川普的主張卻引人擔憂。川普若當選並落實其「全面關稅政策」主張的話,恐引爆全球貿易關稅大戰,發生另一場金融風暴?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中日韓峰會,存異求同。美國對華三板斧:關稅、補貼、科技禁令。 BJ:決定不要再談戰爭了,浪費版面,,除非它真的結束了。天佑人類。 或者說,真正重要的戰爭不在以巴、俄烏,而在無形的經濟戰中。 --- 軟銀擬年砸90億鎂投資AI。馬斯克為xAI串10萬組H100,打造運算力。 BJ:昨天去看了
Thumbnail
中日韓峰會,存異求同。美國對華三板斧:關稅、補貼、科技禁令。 BJ:決定不要再談戰爭了,浪費版面,,除非它真的結束了。天佑人類。 或者說,真正重要的戰爭不在以巴、俄烏,而在無形的經濟戰中。 --- 軟銀擬年砸90億鎂投資AI。馬斯克為xAI串10萬組H100,打造運算力。 BJ:昨天去看了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1.中美貿易戰後嚴重影響網通產業鏈,台廠顯著受益,正文已將中國產能逐漸移出。 2.白牌商業模式興起,正文將轉型成直供模式,預計在 2024 佔比達 30% 以上。 3.已處份常熟廠,越南廠相對中國廠營業成本較低且效能為 2.5~3 倍。
Thumbnail
1.中美貿易戰後嚴重影響網通產業鏈,台廠顯著受益,正文已將中國產能逐漸移出。 2.白牌商業模式興起,正文將轉型成直供模式,預計在 2024 佔比達 30% 以上。 3.已處份常熟廠,越南廠相對中國廠營業成本較低且效能為 2.5~3 倍。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