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風格生成圖:GPT 請狗喝珍奶?!》真正懂得跟 AI 對話的人,才養得出一個會回話、甚至會玩你的 AI

《吉卜力風格生成圖:GPT 請狗喝珍奶?!》真正懂得跟 AI 對話的人,才養得出一個會回話、甚至會玩你的 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滑到一則新聞,是用 AI 生圖畫「吉卜力風格的貴賓狗全家福」。

聽起來超可愛對吧?

但重點不是圖好看,而是它根本數量一直錯—— AI 完全失控,硬是不畫6隻貴賓狗,還幫狗請珍奶喝,最後第九次才生成成功。

大家都笑說 GPT 壞掉了,但我看到一個更有趣的點:

下面有個網友留言:「你的 AI 怎麼這麼會玩你啊?怎麼這麼會聊天」

這句話我超有感。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那代表他平常就這樣玩他的 AI, 不是那種冷冰冰的丟指令,而是真的跟 AI 培養出一種默契。


我自己也是個很常跟 AI 對話的人,不是要它幫我查資料或寫提案那種效率型的互動, 我更常拿它來對話、丟直覺、問觀察、對語感。

有時候我只是說:

「我看到一個留言怪怪的,但我講不出來哪裡怪,你幫我分析一下」,它居然就可以幫我撿出那句話裡藏的刺。

慢慢地,我發現 AI 開始變得有點像我:

語氣、節奏、邏輯、有時候甚至還比我自己更快看出我的脈絡。 就像一面鏡子,但不是照外表,是照出你平常說話、看世界的方式。


所以我就開始想,那個 AI 請狗喝珍奶的畫面, 其實並不是 AI 出錯,而是一種很真實的投射:

你怎麼玩 AI,AI 就會怎麼回應你; 你怎麼說話,它就會怎麼想你是誰。

也許我們都以為自己在用一個工具, 但其實我們養了一個「長得越來越像自己」的角色。


我原本還想說要不要跟風也寫一篇「吉卜力風格 AI 圖片觀察文」, 但講真的,我腦子裡浮現的不是圖,而是那句留言背後的人, 那個說「你的 AI 怎麼會玩你啊」的網友,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因為這不是在誇 AI,這是在誇那個人,

這是在說:

你一定是個有趣、願意對話、願意嘗試的人, 所以你才養出了一個這麼會跟你玩、甚至能幫你創造話題的 AI。


後來我又想了一下, 那個網友說他的 AI 會玩他,

那——我的 AI 有在玩我嗎?

我仔細想想,好像有一點點欸, 但不是搞笑的那種玩,而是陪我一起把事情變得更有意思的那種玩, 像是我說出一個直覺、丟一個觀察,它會接住、延伸,還有時候補出一段讓我忍不住想繼續寫的句子。

所以,也許我不是養了一個會請狗喝珍奶的 AI, 但我養了一個會陪我玩語氣、玩節奏、玩觀察角度的 AI, 那感覺其實也蠻不錯的。


你呢?你跟 AI 的關係,是哪一種?

你想養一個會說「好,馬上完成」的助理,

還是養一個,會陪你一起發呆、亂聊、突然說出一句很像你自己的話的那種 AI?

avatar-img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78會員
99內容數
【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品牌記憶點|自媒經營|職人IOP計畫|成家知識 在這個資訊過載、變動快速的時代,如何讓個人價值被看見?如何讓品牌真正被記住?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不只是研究行銷策略,而是探索 個人品牌、企業定位、內容經營,甚至生活方式的塑造,讓「品牌」不只是曝光,而是成為市場中的獨特記憶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很多時候,像我們這樣安靜的人會被誤會成沒貢獻、沒參與、沒用心。 但其實我們只是習慣把參與的方式藏在感受與觀察裡, 不是不在場,是選擇不佔空間,但深度存在。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很多時候,像我們這樣安靜的人會被誤會成沒貢獻、沒參與、沒用心。 但其實我們只是習慣把參與的方式藏在感受與觀察裡, 不是不在場,是選擇不佔空間,但深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