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旅遊|臺灣首座考古遺址公園!一腳穿越到新時代中晚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少人知道,臺東車站的後方,曾經埋藏著臺灣古老的記憶。

數千年前人類的遺構、遺物,靜靜沉睡在地底,直到1980年的車站的新建工程,意外揭開了這段沉寂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這次考古發現,發掘面積廣達1萬平方公尺,出土石板棺近1600具,陶器、石器、玉器等遺物2萬餘件,此三者皆為臺灣考古史上之空前紀錄。卑南遺址為臺灣規模最大,具有最完整史前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也是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不過由於卑南遺址發現地不適合興建大型建物,當時便在康樂車站南方規劃興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原址則規劃作為卑南遺址公園。

卑南遺址的月形石柱( Nico 攝於 2025/03/30 )

卑南遺址的月形石柱( Nico 攝於 2025/03/30 )

月形石柱

月形石柱是卑南遺址上唯一仍然佇立於地面上的板岩石柱,頂端原本為圓形的穿孔,因破損僅存弦月般的半圓形,故得此稱。

早在1896年(日治時期 1895-1945 ),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就在此處拍攝地表上呈直線排列的3件板岩石柱,其中一個石柱目前以佚失,另一個是仍然佇立著的月形石柱,而第三個則是殘斷不全。目前第三個石柱的位置與學者留下的影像以然不同,依照影像的位置,以及發掘出土史前家屋皆並排比鄰而居,推測板岩石柱應是建築結構的一部分,可能是住屋中最高的立柱。

考古現場

來到考古現場,可以近距離清楚的看到卑南聚落的建築樣貌,並能透過這些遺址想像卑南文化人的生活。

卑南聚落的建築,大多是長方形的住屋,一間一間比鄰排列,且與聚落結構一樣呈現東北—西南的方向。材料主要使用板岩和礫石。可以看到考古現場內,挖掘出土一整排的礫石堆,就是人工堆砌的砌石牆,不僅能區隔不同空間,也能防止牆後的土石崩塌。住屋格局分為前庭、前室和後室。屋內地面有時會鋪礫石或板岩,屋外則鋪設步道。在住屋的後方還設有陰涼防曬、半地下室的砌石圈,他們深約1.5公尺,考古學家在部分砌石圈裡發現豬、鹿等動物的下顎骨,因此推測是用來除放食物的地下儲藏空間。(上圖2)

卑南文化人通常會配合聚落方位在住屋後方的農田裡埋設石板棺。墓葬材料和建築材料一樣,都是使用板岩石板。不過令人好奇的是,遺址周圍並沒有採石場,而這些石材究竟從何而來,有一種說法認為遺址鄰近卑南溪,在上游鹿野溪谷有發現板岩地層露出的情況,因此推測卑南文化人可能是溯溪到上游開採板岩,沿著河流運送到聚落進行加工或儲藏。

卑南族少年會所( Nico 攝於 2025/03/30 )

卑南族少年會所( Nico 攝於 2025/03/30 )

卑南族少年會所

往昔在卑南族社會,少年會所被視為男子進入成年會所之前的重要基礎,一般男子在十二、三歲時就要進入少年會所,接受生活禮儀、神話傳說、族群歷史、工藝技術與狩獵訓練,一直到十八歲才會離開,並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個少年會所是依據其他部落重建而來的,如今這裡已然成為部落保存傳統祭儀與文化的重要場域,凝聚族人的向心力。

少年會所主要是以竹子搭建而成的高腳建築,下層為支撐的刺竹立柱與斜支撐柱,上層則為主要活動空間。上層中央為方形的火塘,四周沿著築牆鋪設竹床,並保留一個出入口通往室外延廊。屋頂外層接覆蓋茅草,屋頂板則以刺竹敲平製成。

現今普悠瑪部落每年大獵祭迎凱旋祭典活動都固定在少年會所前的大草坪舉辦,這裡已然成為傳統文化保存的重要象徵。

史前家屋

史前卑南文化人留下整齊排列的住屋遺跡,除了有住屋,推測還有前庭、步道、駁坎、砌石圈等。2018年,史前館與建築學者合作,從地形、氣候、結構、地方材料、生活功能、現存部落房屋等參考,推理卑南文化人的住屋形式,打造出1:1尺寸的史前家屋。

原住民家屋( Nico 攝於 2025/03/30 )

原住民家屋( Nico 攝於 2025/03/30 )

原住民家屋

這座卑南族傳統家屋,是下賓朗部落的耆老以傳統工法復原而來。建築採用竹子和茅草等天然材料,並選用不同樹種作為主要樑柱。家屋是生活起居的地方,而旁邊還分別建有一大一小的兩個建築,大的稱為祖靈屋,是家族祭祀的場所;小的是小米祭祀屋,也就是舉行小米祭祀的場所。家屋、祖靈屋以及小米祭祀屋三個建築就構成了傳統卑南族人的本家。

家屋蓋好之後,卑南族人會為家屋命名,這對他們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而上圖這間家屋,耆老為他取名為 Sapa,在卑南族語中是一種叫做林投的植物。

地景藝術( Nico 攝於 2025/03/30 )

地景藝術( Nico 攝於 2025/03/30 )

地景藝術

石柱是卑南遺址的重要地標,也是卑南文化主要遺物之一。1930年代遺址仍可見許多石柱立於地表,這些石柱成直線排列指向都蘭山,與聚落結構方向一致。1980年代尚存4個石柱,而今僅有月形石柱仍佇立於地面。

遺址公園的地景藝術石柱群,是參考過去留下的石柱珍貴影像以藝術手法模擬重現而成的。

展示廳內出土遺物( Nico 攝於 2025/03/30 )

展示廳內出土遺物( Nico 攝於 2025/03/30 )

展示廳

卑南遺址公園中的展示廳內可以看到重建的石板棺群遺址、歷史、出土的部分遺物,甚至還可以體驗划船前往進行海上貿易。這裡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可以幫助遊客更好的了解卑南文化。


本篇攝影:Nico


卑南遺址公園

▍展示廳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農曆除夕、初一休館)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購票資訊|公園免購票入場,展示廳售票入場(全票 NTD30/人;詳情及最新資訊請至購票系統查詢或詢問現場人員。)

▍安全服務資訊|園內設有無障礙坡道、停車格及洗手間,遊客服務中心及展示廳則備有輪椅、雨具、簡易急救及寄物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維空間
5會員
15內容數
歡迎進入藝術的四維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嘉禾新村是位於臺北市歷史悠久的眷村,提供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體驗。這裡有介紹關於嘉禾新村的園區資訊、歷史演變以及特展,欣賞日式聚場、防空洞等特色建築。是一個適合獨自悠閒漫步、也可以全家一同前往、深度體驗臺灣歷史的好地方。
Thumbnail
嘉禾新村是位於臺北市歷史悠久的眷村,提供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體驗。這裡有介紹關於嘉禾新村的園區資訊、歷史演變以及特展,欣賞日式聚場、防空洞等特色建築。是一個適合獨自悠閒漫步、也可以全家一同前往、深度體驗臺灣歷史的好地方。
Thumbnail
當李天明和小玉跟團的旅遊巴士因市區塞車而改走另一條路線時,車上依然充滿著歡笑和愉悅的氣氛。導遊宣布他們即將參觀屠殺博物館,這是一個歷史遺址,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柬埔寨的歷史。 導遊:「各位,我們現在要去參觀屠殺博物館,這是一個了解歷史的重要場所。請大家保持安靜,尊重這裡的歷史。」 到了
Thumbnail
當李天明和小玉跟團的旅遊巴士因市區塞車而改走另一條路線時,車上依然充滿著歡笑和愉悅的氣氛。導遊宣布他們即將參觀屠殺博物館,這是一個歷史遺址,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柬埔寨的歷史。 導遊:「各位,我們現在要去參觀屠殺博物館,這是一個了解歷史的重要場所。請大家保持安靜,尊重這裡的歷史。」 到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重要古蹟 保安宮是台北的一個重要古蹟,也是許多人喜愛的遊覽景點之一。在這座古老的宮殿中,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讓人們可以一窺台北的歷史與文化。走在保安宮附近的街頭,你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氛圍,仿佛時光倒流回到過去。街道兩旁的建築物歷史悠久,散發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許多人前來觀光遊覽。
Thumbnail
重要古蹟 保安宮是台北的一個重要古蹟,也是許多人喜愛的遊覽景點之一。在這座古老的宮殿中,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讓人們可以一窺台北的歷史與文化。走在保安宮附近的街頭,你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氛圍,仿佛時光倒流回到過去。街道兩旁的建築物歷史悠久,散發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許多人前來觀光遊覽。
Thumbnail
  這個文物館就坐落在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一個大型公園之內,佔地面積不小,草地開闊,館舍形式是傳統閩南建築。﹝台灣民俗文物館﹞有「民俗館」及「民藝街」,兩個展場。
Thumbnail
  這個文物館就坐落在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一個大型公園之內,佔地面積不小,草地開闊,館舍形式是傳統閩南建築。﹝台灣民俗文物館﹞有「民俗館」及「民藝街」,兩個展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