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發揮的天才將軍李廣-史記名篇選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 前言

李廣,西漢名將,被匈奴尊稱飛將軍,卻終生無緣封侯。

生活中多少都有像他這樣的人:能力不錯,受多數人認可、跟同事關係不算差,卻永遠升不了官、沒機會負責重要任務。甚至你可能就是這樣的人,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卻不受上司賞識。

幾年前剛出社會的我,就有種「社會都不懂得欣賞我才能」的感受,但反思過往加上最近看李廣傳的體悟,我現在覺得我遇到的不順遂都有它的邏輯。

這篇文章我打算梳理史記中李廣生平故事,分析他的戰略與行為模式,也探討李廣無法封侯的原因。資料來源主要參考史記、漢書、資治通鑑、史記會注考證中李廣的內容,部分延伸觀點則參考孫子兵法、躍遷這兩本書。

▋ 少年立功

回到故事。

李廣祖先是秦國名將李信,以追擊燕太子丹聞名,封隴西侯。

靠戰功封侯,是每個士兵的美夢:豪宅、寶馬…幾個人能抗拒?

但在李廣眼裡,封侯還多了幾層意義…這得從李廣少年從軍說起。

李廣家世代家傳射箭,李廣更是當中好手,騎馬射箭、衝鋒陷陣都是他的拿手絕活。

才能突出的李廣,就像剛練出八塊肌的高中生,總想顯露自己。

20 出頭的李廣在馬背上大顯神威,憑藉戰功一路升遷——好個拉風的少年英雄。

漢文帝也關注到這位優秀青年,而他的評價是:「可惜李廣生不逢時,要是在劉邦創業的時期,封萬戶侯都不足道了」

因為軍功被皇帝稱許的少年,何等威風?但那句「子不遇時」的問題彷彿魔咒般纏著李廣一生。

可以想見李廣多少次在午夜夢迴間想像著自己某天有那麼個機運,轟轟烈烈地打垮匈奴,封萬戶侯。

想不到,機運比想像中來得快。

漢朝發生內亂,李廣在戰爭中一舉衝殺上去奪下敵人軍旗。

這是足以封侯的軍功…可惜李廣不知是不是被勝利沖昏頭,居然很拉風地接下了梁王的將軍印。

梁王是漢朝宗室,有機會取代皇帝,皇帝頭疼這人已久。

李廣受了梁王的將軍印,就像你上班偷逛 104 寄履歷給其他公司被主管抓到一樣…於是李廣功過相抵,立了大功卻跟封侯擦身而過。

這是李廣被社會狠狠打臉的一次。

▋守衛邊疆

面對打臉,人無非兩種心態:改進甚至超脫原先的思維格局,或是愈加鞏固既有執著來保護自尊。

李廣顯然選了後者,從日後行為來看,他並未拉高自己的思維格局,仍舊追求拉風、忽略戰爭真正目的與國家利益。

「將者,國之輔也」,李廣似乎忘了自己的價值在於輔助國家戰略目標,而非拉風的戰場表現,執著於靠耍帥立功來封侯。

你可能會問:立功跟國家戰略目標有衝突嗎?等一下會有解。

耍帥機會很快就來了。

李廣被調往邊境當太守,這是跟匈奴「打交道」的好地方,便於耍帥。

可惜才帥了幾波,同事公孫昆邪就上書總部:「李廣才能破表,但太自負,老是想打匈奴,恐怕哪天就出意外」

對照李廣後續行為,他整天愛打仗估計屬實。然而一來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漢朝國力不足,不宜整天跟匈奴硬拚;二來李廣愛打仗,萬一哪天真出事了,誰來領導邊境部隊?

國家把你放在邊境當太守,自有戰略目標 (穩穩守住堡壘),你整天耍帥冒險衝出去打匈奴立功,要你何用?

要是哪天耍帥過頭吃敗仗丟領土,我還得揮淚斬馬謖!

這就是立功和戰略目標的衝突。

於是李廣被調職,但不管在哪裡,李廣都以力戰聞名。

不久,表現的機會又來了:總部上司派宦官來李廣軍中。要是被宦官賞識,大有升遷機會。

可惜李廣還是老樣子,且看接下來的表現:

某日宦官帶數十騎出巡,遇到 3 個匈奴人,拳頭一癢便想修理他們。

沒想到對方是高手,搭弓射倒宦官帶的數十騎,宦官趕緊負傷逃往李廣那兒搬救兵。

這時李廣的反應很妙:他親率一百名騎兵孤軍深入追上去,包圍那 3 個匈奴人,然後學西部片牛仔決鬥——只差拿的武器是弓箭,且是李廣親自 1 vs 3。

然後李廣很拉風地射倒 2 人、活捉 1 人,正自威風了一把,遠處居然冒出數千匈奴騎兵。

李廣手下嚇壞想溜,畢竟這次李廣估計很難再耍帥了。

李廣卻說:「我們已經離本部兵馬太遠逃不回去 (下屬嘀咕:是誰堅持追那麼遠的),不如擺大漠版空城計讓敵人以為我們旁邊有埋伏,他們反而不敢來打我們」

於是李廣命士兵向前挺進,並且裝出有恃無恐的樣子,下馬解鞍。

下馬解鞍的動作可以想像成你騎車發生擦撞,你熄火拔鑰匙、找對面拿球棒的惡煞理論。要是對方打你你根本跑不掉。

屬下全都嚇傻,只有李廣從容不迫,還順手射倒敵方上前探查軍情的將軍。

就這樣對峙到晚上,匈奴認為有埋伏,自動撤退。李廣又拉風了一波,「我當年可是帶 100 騎兵嚇退幾千匈奴人呢!」夠他跟孫子吹二十年了。

不過司馬遷在這事件末尾神來一筆,暗示了點東西:本部兵馬都不知道李廣整天跑去哪,沒辦法去接應他。

▋第一部分小整理

故事看到這裡,李廣形象已經躍然紙上,難以封侯的原因也有了端倪。

從年輕李廣的種種行為來看,他有三大盲點:急功近利、沒耐性、格局不夠,不過三大盲點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以下一一說明。

1. 急功近利

因受了梁王將軍印而跟封侯擦身後,李廣急於表現。其結果卻是以身犯險。

或許也因急功近利,加上年輕時因為衝鋒陷陣的拉風表現被皇帝讚揚,李廣一直擺脫不了後面兩個問題:

一方面沒耐性把基本的小事做好 (像是照護好宦官、孤軍出征時至少讓本部兵馬知道自己去處);一方面也使他格局不夠,沒退一步思考自己對國家真正的價值是什麼,而把耍帥立功當成達成目標的唯一方法。

2. 沒耐性做好小事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爲勝敗之政」;「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採取戰爭主動權,在於隨時維持沒有漏洞的狀態。

就像政治權力鬥爭中,最重要的是盡可能不要有什麼黑歷史給人挖,也盡量少得罪人。看看台灣多少候選人得罪甚至只是跟敵對黨有點利益衝突,就被挖黑歷史搞慘?

也像數位行銷,有趣的廣告文案固然重要,但廣告底下附的產品購買連結網址夠不夠明顯、點進購買網頁後,產品規格售價清晰程度…稍有一個地方沒做好,都會害你失去好幾筆訂單。

有漏洞就會處於常常疲於奔命處理危機的被動狀態,難以執行原訂計畫。

至於,要如何維持沒有漏洞的狀態呢?

說難也不難,修身、減少慾望、勤於把無聊的事情做好而已。

李廣能力破表、膽識破表,但這方面 0 分。

出門只帶 100 人就算了,連告知本部兵馬去向這麼基本的事都沒做到,宦官要是把這事報上去,李廣英勇以 100 騎兵嚇退數千匈奴的輝煌事蹟就被掩蓋了。

3. 格局不夠

「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真正的高手,不是危機處理很漂亮的英雄,而是一開始就預防危機發生的無名高手。

比起事後耍帥跟匈奴高手 1 vs 3,一開始照護好那名宦官,不要讓他帶著那麼廢的手下探險還比較實在。

比起拉風搞空城計嚇退數千匈奴人,一開始不要孤軍深入比較實在。

充其量李廣這次行動的收穫,也就射倒 3 名匈奴高手 + 對方來探軍情的將軍,代價卻是差點讓宦官丟掉小命、損失宦官幾十名隨從、還有孤軍深入差點團滅,要是李廣自己出事,還可能讓本部兵馬群龍無首被匈奴痛宰,對團隊來說弊大於利。

就像身為員工,你想的是「我要如何幫助團隊」和「我要如何立功升遷」,行為上自然會有差距。格局不夠,只想到如何讓自己升遷的人,多半反而升遷不了。

另一方面,匈奴為什麼會蠢到被李廣的空城計嚇退呢?除了李廣英勇與情勢判斷力舉世無雙,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正常人根本不會犯孤軍深入這種低級錯誤。

如上所述,李廣孤軍深入、擺空城計除了拉風幾乎 0 收穫,還要冒極大風險,匈奴哪會料到李廣還真就這麼瘋?

▋漢武帝時期-大戰匈奴

又過了段日子,漢武帝即位。就是那個日後打匈奴出名的漢武帝劉徹。李廣,你的機會又來了!

首先是升遷,蹲了幾年的太守升官成為衛尉。

司馬遷在此處巧妙安排了個對照組,使李廣形象更鮮明:同梯當上衛尉的程不識。

程不識跟李廣一樣,先前在邊境當太守跟匈奴打交道,但名氣遠輸李廣、匈奴人也是怕李廣遠大於怕程不識。

然而一路獲得升遷的卻是程不識而非李廣,這怎能不氣死人?

我們且來聽聽程不識本人的分析:

「李廣治軍編制列陣都很隨意、半夜不打更守營、文書東省西省,底下士兵過得很舒服,但要是突然遇到敵人就慘了;反之我這些事情都盯很緊,士兵雖苦,但敵人無可趁之機」。

司馬遷沒 100% 同意這說法,史記提及李廣都有派斥侯偵查防止被突襲,所以李廣也沒有被突襲慘敗的經驗,不過李廣的做法另外延伸出幾個問題:

1. 依賴危機處理

再強調一次:真正的高手,不是危機處理很漂亮的英雄,而是一開始就預防危機發生的無名高手。

李廣雖然有派斥侯偵查,但如果偵查到有敵人,照樣仰賴他用個人魅力短時間內指揮士兵佈好陣型,遠不如一開始就守營、佈好簡易陣型、排清楚編制萬無一失。

2. 李廣做法難以複製

參考司馬光 (不是司馬遷,是宋朝打破水缸那位) 在《資治通鑑》中的評價:李廣的做法難以複製,其他將領很難像李廣一樣,在沒有打更、編制不夠仔細、軍中考核紀錄文書不夠嚴格…等等條件下把軍隊帶好。

這又連帶衍伸橫向和縱向的問題:

(1) 橫向:整體士氣和風氣

我第一份工作給我的啟示之一,就是很多 SOP 看似麻煩又多餘,但其實有助把事情做到萬無一失。可惜年輕的我很難接受SOP。

李廣部下過得舒服,必然使其他追求萬無一失的將領很難做人,士氣低落。

士兵很高機率跟年輕的我一樣不喜歡 SOP,要是他們抱怨「為什麼我們平常都要遵守 SOP、要爆肝守營,李廣部下都能隨意?你看他們這麼輕鬆也沒被偷襲啊…你慣老闆巴拉巴拉巴拉…」,將領也很難回答,畢竟很難跟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解釋「SOP 使事情萬無一失」的重要性。

再者,如果李廣升了官,就會樹立「不甩 SOP」的典範,而李廣的做法又難以複製,他人效法肯定出亂子。

(2) 縱向:經驗傳承

李廣如果升官,勢必由下屬接替李廣原本的位置。下屬接替位置後,要是跟李廣一樣不甩 SOP 就不妙了。

3. 管理困難

管理百人、千人部隊,或許還可以靠李廣個人能力;管理萬人等級的部隊,還是靠 SOP。

打個比方,小型新創公司不大需要打卡,反正老闆輕鬆掌握每個員工上下班時間和績效;大公司還這樣做,肯定就有人偷懶。

有以上這些問題,不難猜千年一遇的名將李廣為何總是升遷困難了。

▋初次主動進攻匈奴

這些缺點目前為止都沒讓李廣搞砸事情,後面這些事就逐漸浮出李廣的缺點了。

這年漢武帝派四隊兵馬北伐匈奴,李廣和著名的衛青各是其中一路主將。

四隊兵力各約 1 萬,顯然只是試探性進攻。

衛青捕獲匈奴小股部隊,攻陷蘢城。他攻陷的是否真的是蘢城有點爭議,但總之算是小勝,有點收獲。

李廣呢?不幸遇到匈奴主力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活捉。

接下來情節很像武俠小說:李廣被俘時負傷裝死,突然看到旁邊有人騎馬路過,於是李廣這具「屍體」突然撲上去搶了馬,瞬間開溜!

目睹屍變的匈奴人趕緊追上去,李廣神乎其技回頭邊射箭邊逃跑,總算逃回家。

依法,雖然寡不敵眾但李廣幾乎全軍覆沒,仍該判死刑,但可以付錢贖為平民。而且只要國家有需要,平民是可以瞬間回鍋當將軍的。

▋ 處低潮的李廣

這段李廣期間賦閒在家數年。

有次李廣路過霸陵亭,依法路過的行為已算私闖國有土地,霸陵尉 (負責管理的小公務員) 跳出來攔住李廣。

然後事情有點像新任交通警察攔住黑道大哥的情節:

李廣旁邊的小弟湊上前:「這是我們前任將軍李廣,通融一下啦」

霸陵尉不客氣地回嗆:「現任將軍也不准私闖國有土地,何況前任的!」

我猜這話刺痛李廣脆弱的自尊心,堂堂將軍被地方小公務員訓斥,還被說是「前」將軍,勾起他兵敗被俘的恥辱。

霸陵尉可不知道,要是現任將軍他根本得罪不起,而”前任”這種動物有時候比現任還恐怖。

不過想來霸陵尉也滿可憐的,依法行政得罪李廣,但要是不喝止李廣到時候又被罵雙重標準包庇前將軍。

過了一段時間,匈奴入侵右北平,李廣徵召當年的霸陵尉來軍中,然後霸陵尉就死掉了。

(俄羅斯作家契訶夫的小說《小公務員之死》原來還有個漢朝版)

其實李廣一開始謹慎點不要違法,不就什麼事都沒有?李廣大而化之的個性總是改不掉。

而且,這件事也足以證明李廣沒是非、沒心胸、不能體諒公務員依法行政的必要。

事後李廣假惺惺上書漢武帝認錯。在這需要李廣打仗的時機,漢武帝又怎會因為一個小公務員的性命跟李廣計較呢?反正那年代也沒爆料公社,更不怕包庇李廣會民調下滑。

於是漢朝版小公務員之死就這樣被搓湯圓了,但想必漢武帝必然在心理記上一筆:這傢伙不堪大任。

而匈奴知道李廣駐守右北平,很識相不來右北平搞事了。

李廣光用名聲就換來和平,不過這也代表他無法刷軍功了。

▋搭檔張騫

過幾年漢匈之爭越發激烈,李廣機會又來了,這次他和出使西域聞名的張騫搭檔北伐。

意想不到的是,張騫率領的主力部隊居然迷路了,李廣的小部隊獨自面對十倍於己的匈奴大軍。

畢竟是名將,這場面他陣得住。

李廣首先派兒子李敢挺進敵陣衝了一圈,重挫敵軍銳氣、穩住己方軍心。接著搭弓猛射敵人副將,全員硬扛整天,終於等到迷路的張騫救援退散匈奴。

這次錯不在李廣,甚至可說李廣展現了極其精湛的危機處理,痛擊敵方主力,但自身戰損太大,功過相抵…怎麼又是功過相抵?

每次都功過相抵、或沒機會打匈奴,再不然就是遇到匈奴主力,李廣多半也超無言。

▋ 李廣的反省能力

人比人氣死人,李廣堂弟李蔡被司馬遷評為「人在下中」,卻能封侯、官至丞相,甚至李廣手下也不少都封侯了,就李廣永遠封不到。

某次他問算命師「漢匈戰爭都有我的身影 (注意,這句話他日後還會再提2次),為何別人都封侯就我封不到?」

李廣名聲在外,多半算命師看出李廣聰明、有自己的一套。這種人通常自作聰明,而且聽不進別人意見。

怎麼辦呢?讓聰明人自己解答囉!

所以算命師反問:「將軍有什麼事情很懊悔嗎?」

李廣答:「我曾誘降 800 多羌族叛軍,事後不守信用殺了他們,懊悔的事情只有這件了」

這回答證明兩個思考盲點:

1. 不重小節

從接受梁王將軍印開始,李廣已經犯下不少錯誤,且都嚴重影響他的官位。

雖都稱不上大問題,但小問題不解決,就會滾成大問題。李廣沒有懊悔這些小地方,證明他仍未反省。

2. 仍然急功近利

為何會殺降卒?多半還是不想花時間力氣安撫

為何不重小節?多半滿腦子想一次性立功封侯

這就不得不提《躍遷》這本書。書中提到圍棋高手李昌鎬的下棋策略:不追求「妙手」,而控制每次落子勝率達51%。

「妙手」雖能一舉打敗對手,卻也有風險且不是每次都下得出妙手,難以控制勝率;反之只要每一子勝率都達51%,累積下來整盤棋必定能贏。

曾國藩的打呆仗結硬寨、官渡之戰前田豐勸諫袁紹不用對戰曹操,只要好好防守並時不時派兵鬧曹操就能拖垮曹營糧食供給,都是這種策略的應用。

甚至匈奴人的策略也很類似:知道李廣駐守右北平,就不來右北平搞事、自己兵力遠超李廣,才圍上去拚,等李廣救兵一來就閃人——雖然窩囊了點,但至少無損,能在最小化損失的情況下,成功消耗敵方精銳。

而李廣整天追求妙手:

空城計嚇退匈奴,不如一開始就不冒險;

整天出城打匈奴,不如穩穩守住城池;

甚至張騫迷路那次,以少敵多硬扛匈奴主力,不如避其鋒芒,讓張騫主力部隊來對陣敵人。

▋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沙場名將李廣也60多歲了。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千里馬不會甘於馬廄的舒適,荒漠才是撒開腿奔馳的地方。

這一年,漢武帝打算痛擊匈奴。衛青、霍去病都是主力,而李廣…來不及立功就被打入冷宮了。

60多歲了,人生謝幕演出總要演得漂亮,才不會在鞠躬謝幕時留下遺憾。

一向話很少的李廣這次一再請求出征,漢武帝猶豫再三終於批准,但又偷偷要求主將衛青不要讓李廣這個老人對陣匈奴主力。

同時衛青這邊也有私心:救命恩人公孫敖此時剛出包,需要對陣匈奴才能將功補過。

於公於私,李廣都別想跟匈奴主力交手了。衛青安排李廣繞路進攻,算是讓他刷點小功勞打發。

李廣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漢匈戰爭都有我的身影,打這麼多年終於可以對陣匈奴主力,讓我打先鋒吧!」

衛青自然不理,派人寫公文命令李廣照辦。

服從是軍人的本分。李廣最後的封侯機會硬是被搓湯圓,可想而知有多憤慨。

他怒而出發,連跟衛青辭行都免了,這次出發已沒了當年的意氣風發,壯盛軍容下誰又聽得到李廣的嘆息?

接著李廣這路兵馬迷路了,連跟匈奴小股部隊對陣都沒機會。

戰爭打完了,衛青勝利。歡騰氣氛中,誰也沒注意到李廣悲憤又銳氣盡失的身影。

官員向李廣詢問迷路的狀況,打算呈報給皇帝。李廣本就話不多,此刻太多情緒湧上心頭,更是無言以對。

官員再次要求給個說詞,李廣說:「其他人都無罪,是我自己迷路。我自己去受審。」

這一切,李廣打算自己結束。

走到將軍幕府,李廣對部下說:「漢匈戰爭都有我的身影,今天終於有機會對戰匈奴主力,卻被衛青搓湯圓,最後還迷路,這豈不是天意?我也老了不能再上法庭被羞辱!」

名將李廣生平刀光劍影,這最後一刀,卻不是揮向敵人。

戰勝的歡騰氣氛中,眾人終於注意到李廣。士兵哭了,百姓也哭了。一代名將李廣就此殞落。

▋ 總結

1. 比較衛青、吳起

人所執著無非兩種:沒得到和已失去。

李廣年輕時差點封侯,卻因受梁王將軍印而讓幾乎得到的封侯機會變成已失去,多少影響了他的個性。

李廣勇敢、聰明、有理想、有追求、有堅持,卻也自負、剛硬。

比起出身貧賤、兢兢業業不敢奢求做大事的衛青,李廣年輕就立下大志。

而比起同樣年輕就立下大志的吳起,李廣多了幾分硬氣和大哥氣息、少了點度量和不擇手段。

李廣吳起同樣曾濫殺無辜,李廣只因小公務員依法行政就找機會報復;吳起則更多是為了夢想 (殺妻求將)、更早一次是因為理想被嘲笑。

相較之下吳起雖道德上略輸,情緒管理與理想格局都樂勝李廣。

李廣吳起同樣十分善待士卒,但吳起被司馬遷暗諷愛護士卒有其目的,李廣愛護士卒應該是真誠的,畢竟李廣這麼急於立功封侯,卻還是讓多名屬下立功封侯封到比自己還高,而不搶功或故意冷凍人才。

衛青、吳起兩位名將的故事有機會再聊。

2. 處逆境的心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他處逆境的心境。

受梁王將軍印那次事件後,李廣的大改變只有更加急於立功。

多次賦閒在家,李廣沒像曾國藩、蘇秦那樣大澈大悟,反倒是問算命師是不是一切都天意、還有因為霸陵尉的小小羞辱 (甚至根本沒羞辱) 而公報私仇。

遇逆境當退一步檢討自己,誰都知道。

可笑的是,人往往遇逆境時更想死抱著一點點沒用的自尊,反而處順境時能寵辱不驚。

更可笑的是,怕失去自尊的人反而更容易輸不該輸的棋,越怕越輸,越輸越怕。

不怕輸的精神,我舉邱議瑩當例子。

2018 那年,邱議瑩因為曲解韓國瑜,臉書被灌爆,據說當時被罵的慘狀破了臉書台灣區的紀錄。

隔天她照樣能從容不迫反擊,整段話口條清晰 (不談是非,我只說邱議瑩這段話很會講,至於講對講錯或有沒有說謊你自己判斷)。

撇開是非不談,你不用學習她說話方式或政治手腕,但你要學習她處變不驚的超高 EQ。也正是由於她被罵慘後仍堅持繼續做她想做的事情 (先不論她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才有日後韓國瑜聲量崩盤後,重新站起來甚至高票當選立委的邱議瑩。

3. 處逆境時的破局智慧

而唯有退一步檢討,才能破局。

何謂破局?又是《躍遷》這本書的概念了。

總之,事物運行有個系統,看透系統如何運作才能破局。

從李廣三次提到「打匈奴的戰爭都有我在」來看,他認知的系統有點過於簡單:打匈奴立軍功>>>封侯

而真正的系統更應是:為漢帝國謀求發展>>>配合國家總體戰略訂定戰術和執行任務、配合上司政策管理好自己所屬的部隊>>>視情況選擇退避或守成就好,不是每次都急著打匈奴立功、遵守 SOP 而不能只顧讓自己的部隊過得爽

李廣把目標都放在立功、讓部隊過得爽,一時來說好像也沒錯,但拉高層次這根本來搗亂的。

4. 人生賽局

最後,我再次引用《躍遷》這本書的觀念。

人生有無數個賽局,賽局有的分成敗,有的則只求持續精彩。

封侯是成敗,為國為民是持續精彩;榮辱是成敗,用行動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是持續精彩。

「一個人只要敗得漂亮,走得灑脫,那敗又何妨,走又何妨?」

李廣感嘆於無法建功封侯的同時,未能跳脫出「我」的思維為國家做事;而人生的格局又豈僅止於「我」或「為國家做事」?

居右北平期間匈奴不敢進犯,雖無功,其實拯救更多軍民性命。

再跳脫一個層次,人又何必定要做大事?小螺絲釘也是社會機器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甚至,為何定要幫漢帝國消滅匈奴?

漢朝與匈奴勢不兩立,千年後匈奴乃至漢滿蒙回藏苗羌都成為今日中國的一部分;千年前華夏民族大戰夷狄戎蠻,到漢朝也已血濃於水。時間拉長、眼界拉高,又有什麼是絕對、永恆的?

但換個角度說,李廣執著夢想的悲壯,千年後仍感動著我們,司馬遷評價李廣:「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李廣木訥、沒留下幾句話,卻在後世留下「君不見沙場征戰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的佳句,陪伴多少苦悶的士大夫,是否也不必批判他太執著?

海浪拍得多高,視角拉遠,海面仍是一片靜謐;時間拉長,海平面也不因一道浪花而升高。

可是反過來說,今天一道浪拍過去,又影響了下一道浪,下一道浪又再影響下去…那這道浪的影響又無窮無盡了。

今天的執著,明天的虛空。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無論該執著與否,永恆與否,我想也無絕對的對或錯,不過是角度問題罷了。

世界的精彩,乃在於多樣與多變。也因世界多樣多變到我們窮盡人生也看不盡,那也不必非要定義事物必然是或不是怎樣、該或不該怎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執著有執著的浪漫,放下有放下的灑脫。抱持謙虛的眼光、開放的態度,享受世間一切,大概是我目前所知人生最高層次的持續精彩了。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深挖書中知識、延伸思考、分享有料好書,成為你的閱讀夥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梳理書裡邏輯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提過,教父不斷在他的陰暗書房和女兒婚禮現場來回奔走,畫面鮮明對比顯示出教父顧家形象。 其實電影裡婚禮的對比美感遠比這多: 1. 導演筆記特別提到婚禮現場到處都要有小孩跑來跑去,像義大利傳統那樣,另外柯里昂家族兩大頭目克萊門札和泰西歐可以以大佬身份跳舞喝酒、拋著橘子、帶小孩跳舞;但後續劇情換
一、婚禮與書房的意義 上一篇提到電影第一幕介紹了西西里黑手黨傳統和教父處世,接下來就是歡樂的婚禮現場了。 除了多次穿插婚禮歡樂氣息調劑書房內喬事情的嚴肅沉悶,導演順便用婚禮團聚場景,一一介紹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教父一面參加婚禮、一面好幾次趕回書房喬事情,也給人一種他為了家庭負重前行的形象。電
電影《教父》經典,誰都知道。 怎麼個經典法?好問題。 我認為只要從各方面切入,都能學到有料的東西,就是經典。 所以,接下來幾篇文章我想拿《教父》電影本身、電影的同名原作小說,和《教父寶典》這本書,分享我從這部經典電影看到的東西。 《教父》小說人物關係網複雜,又牽扯到黑手黨、政治、歷史背景
本文深入分析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孫武的獨特敘事手法,探討孫武的成功並非來自於炫目的戰場奇蹟,而是深謀遠慮的謀略與紮實的準備。文章以孫武在吳國的面試經歷為例,解構孫武的用兵之道,以及如何以「無功的大功」和「不說」的智慧達成目的,並強調孫武的高明之處在於每一步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探討吳起的一生,從年輕時的求職經歷、被魯國開除,到在魏國、楚國的仕途,以及最終的悲劇收場,分析其性格特點、人生抉擇和成敗原因,並從中得到職場和人生的啟示。
上一篇提過,教父不斷在他的陰暗書房和女兒婚禮現場來回奔走,畫面鮮明對比顯示出教父顧家形象。 其實電影裡婚禮的對比美感遠比這多: 1. 導演筆記特別提到婚禮現場到處都要有小孩跑來跑去,像義大利傳統那樣,另外柯里昂家族兩大頭目克萊門札和泰西歐可以以大佬身份跳舞喝酒、拋著橘子、帶小孩跳舞;但後續劇情換
一、婚禮與書房的意義 上一篇提到電影第一幕介紹了西西里黑手黨傳統和教父處世,接下來就是歡樂的婚禮現場了。 除了多次穿插婚禮歡樂氣息調劑書房內喬事情的嚴肅沉悶,導演順便用婚禮團聚場景,一一介紹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教父一面參加婚禮、一面好幾次趕回書房喬事情,也給人一種他為了家庭負重前行的形象。電
電影《教父》經典,誰都知道。 怎麼個經典法?好問題。 我認為只要從各方面切入,都能學到有料的東西,就是經典。 所以,接下來幾篇文章我想拿《教父》電影本身、電影的同名原作小說,和《教父寶典》這本書,分享我從這部經典電影看到的東西。 《教父》小說人物關係網複雜,又牽扯到黑手黨、政治、歷史背景
本文深入分析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孫武的獨特敘事手法,探討孫武的成功並非來自於炫目的戰場奇蹟,而是深謀遠慮的謀略與紮實的準備。文章以孫武在吳國的面試經歷為例,解構孫武的用兵之道,以及如何以「無功的大功」和「不說」的智慧達成目的,並強調孫武的高明之處在於每一步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探討吳起的一生,從年輕時的求職經歷、被魯國開除,到在魏國、楚國的仕途,以及最終的悲劇收場,分析其性格特點、人生抉擇和成敗原因,並從中得到職場和人生的啟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父,六四玄武門的功臣,凌煙閣排行第六。在整個唐初創業史上,高士廉其實是非常後期才加入李世民陣營的。 事實上,他的「功不可沒」,也發生在相當後期……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綠林軍在接連大勝後,犯了見識格局上的問題,這幫連一個郡的省會還沒弄下來的起義軍要成立自己的政權了。 所幸大錯中蒙對一步,綠林軍上下對新皇帝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個皇帝還得是劉家的。 既然興復漢室,就要立老劉家的後裔,但這個後裔卻並非是呼聲很高的劉演。 新市、平林兩軍,軍紀放縱,一直害怕劉演軍
Thumbnail
早在劉賀繼位飛奔的路上時,他昌邑國的中尉王吉就給他寫過信,裡面有以下要點: 人家國喪你才有機會繼的位,千萬崩住了,別浪。(今大王以喪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 你的領導是大將軍,千萬姿態放低。(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但劉賀並不當回事。 來的這一路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
Thumbnail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在王昌齡《出塞》的這首詩裏讓我認識了李廣。一位不是死在在戰場上的將軍,臨死的時候是想什麽的呢?李廣是西漢著名的將軍,在漢景帝的時候就常駐邊境,抵禦匈奴的侵入,他的箭法奇準,比起善於騎射的草原民族,一點也不遜色,甚至讓匈奴們聞名喪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人,在敵人的眼中,他強大無雙。 但在自己人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廢渣? 李廣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將軍。 在漢文帝、漢景帝的年代,這個人戰無不勝。 但對漢武帝來說,就有點覺得他名過其實了。 在漢武帝手下的李廣,從來沒有領過軍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父,六四玄武門的功臣,凌煙閣排行第六。在整個唐初創業史上,高士廉其實是非常後期才加入李世民陣營的。 事實上,他的「功不可沒」,也發生在相當後期……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綠林軍在接連大勝後,犯了見識格局上的問題,這幫連一個郡的省會還沒弄下來的起義軍要成立自己的政權了。 所幸大錯中蒙對一步,綠林軍上下對新皇帝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個皇帝還得是劉家的。 既然興復漢室,就要立老劉家的後裔,但這個後裔卻並非是呼聲很高的劉演。 新市、平林兩軍,軍紀放縱,一直害怕劉演軍
Thumbnail
早在劉賀繼位飛奔的路上時,他昌邑國的中尉王吉就給他寫過信,裡面有以下要點: 人家國喪你才有機會繼的位,千萬崩住了,別浪。(今大王以喪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 你的領導是大將軍,千萬姿態放低。(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但劉賀並不當回事。 來的這一路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
Thumbnail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在王昌齡《出塞》的這首詩裏讓我認識了李廣。一位不是死在在戰場上的將軍,臨死的時候是想什麽的呢?李廣是西漢著名的將軍,在漢景帝的時候就常駐邊境,抵禦匈奴的侵入,他的箭法奇準,比起善於騎射的草原民族,一點也不遜色,甚至讓匈奴們聞名喪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人,在敵人的眼中,他強大無雙。 但在自己人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廢渣? 李廣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將軍。 在漢文帝、漢景帝的年代,這個人戰無不勝。 但對漢武帝來說,就有點覺得他名過其實了。 在漢武帝手下的李廣,從來沒有領過軍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