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禮與書房的意義
上一篇提到電影第一幕介紹了西西里黑手黨傳統和教父處世,接下來就是歡樂的婚禮現場了。
除了多次穿插婚禮歡樂氣息調劑書房內喬事情的嚴肅沉悶,導演順便用婚禮團聚場景,一一介紹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教父一面參加婚禮、一面好幾次趕回書房喬事情,也給人一種他為了家庭負重前行的形象。電影多次穿插教父在陰暗書房透過百葉窗看著快樂的家人,總覺得教父站在權力高峰,其實也是寂寞、不自由的。強者總是需要迎合某些價值,既得利益者更是要鞏固既有傳統,以免流失權力。

做的事情骯髒暴力,讓家人幸福快樂、手段兇殘卻不忘分寸而不濫用暴力;煽動工會底層勞工罷工和賄賂官員都是為了幫助同鄉朋友,而幫助朋友使教父獲得權力,得到權力卻不忘講人情、拉拔朋友、克制自己慾望、承受著各方壓力…種種都讓教父乃至黑手黨形象更立體、更迷人。
電影有美化黑手黨成分,卻也讓教父形象更貼近我們:誰不是為了家庭漂泊、誰不是為了生活忍耐、為了工作來回奔波呢?
沒有,我還是對教父賄賂官員、利用底層勞動者幫朋友辦事等等行為感到相當噁心,只是不必全然把人往壞的想,我覺得我們應該相信人壞起來沒底線,但也要相信人也有溫暖的一面。
教父說:不要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判斷。
延伸來說,不要把人當成全然的惡,要客觀看人事物,也不要任意鄙視他人,每個人都還是有好的一面。
教父電影和其他經典作品成功的點,都是真實呈現人多層次的一面。
二、淺談克萊門札和保利的出場
克萊門札還沒出場,先被教父在書房評論為可靠、情緒穩定,並且放心把第一項需要注意分寸的任務交給他。
然後一出場,一個在婚禮上跳舞跳很嗨的胖子。
電影沒介紹這人就是克萊門札,誰想得到他居然就是。
要不是後面好幾幕之後看到有人叫他克萊門札,大概很難想像” 可靠、情緒穩定”的黑手黨高層,居然是這胖子。

好不容易跳完滑稽的一支舞,克萊門札喘得跟狗一樣,叫他直屬下屬兼柯里昂家族高級保鑣-保利倒酒給他喝,還急著嫌酒不夠多,馬上叫保利倒大杯點。
這也叫黑手黨?看起來超像隔壁大叔。
下一秒,保利帶著一壺酒出場,一副很親熱地喬了一下克萊門札的領子,還諂媚說「你跳舞的樣子看起來超棒的」。
一個動作滑稽、跳兩下就喘得跟狗一樣的胖子,也能硬說他看起來超棒,還跟上司裝親熱,一看就知道是滑頭人。
看起來呆呆的克萊門札倒也沒被拍馬屁迷惑,要保利不要自以為舞蹈評論員,做好自己的巡邏工作。
看來即便是在輕鬆場合跳舞跳很嗨,克萊門札還是沒忘記該有的分寸,不讓下屬拍馬屁或工作偷懶。

仔細一看,教父評論他” 可靠、情緒穩定”還真沒說錯。
只是保利被訓幾句有變乖嗎?滑頭仔還是滑頭仔,盯著新娘禮金、跟個噁男一樣露出猥瑣笑容肖想「如果這是別人婚禮就太爽了(畢竟柯里昂家的錢搶劫不起)」…

下一次克萊門札和保利出現,是婚禮上柯里昂家賓客停在門口的車被FBI記車牌。
這次保利勉強還算盡責,有跟著柯里昂家大兒子桑尼一起出去耍狠助陣,也很聰明地處處迎合桑尼這黑社會少幫主擺臉色。
桑尼兇了FBI的人,他就跟著擺臉色瞪對方;桑尼摔記者相機,他就跟上去補踹相機一腳。
同一時間還是可靠的克萊門札攔住桑尼,讓他不要衝動行事。
保利滑頭、貪財、不實在工作而想拍馬屁上位和克萊門札歡樂中不忘重點的形象,都已經鮮明。
也難怪兩人最終走向不同命運。

我想補充一下,後續劇情是保利出賣教父行蹤,讓刺客有機可趁。
很多人都覺得是因為保利貪財,但我覺得這說法太淺薄。打個比方,這部戲裡桑尼暴躁好色、克萊門札愛享受又有點油條、方亭好色又虛偽,但這些人有背叛嗎?沒有。
所以更深層的原因,是保利的不務實。貪財可以,不擇手段貪財就是另一回事了。
看到很大包的禮金,會羨慕很正常,但保利這天兵腦袋開始盤算搶劫,然後因為知道柯里昂家沒法搶劫而作罷,證明他是那種平常壓得住,一有機會就會搞鬼的人。
其他各種拍馬屁、表演式迎合上司的行為,更證明他有機會就想鑽。
也難怪這種人會出賣教父發筆橫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