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布爾喬亞」或「凡爾賽」這兩個詞,尤其在社群討論中,常被用來形容某些優越感滿滿的人。
但你知道嗎?這兩個詞其實是完全不同的脈絡與概念,今天就來幫你一次搞懂!
📌 什麼是「布爾喬亞」?
「布爾喬亞」(bourgeois)源自法語,最早是用來指資產階級,特別是那些不屬於貴族階層,卻靠經商致富、生活富足的人。
在當代語境中,這個詞常被用來形容過度強調物質、追求穩定舒適生活、缺乏冒險與革命精神的一群人。簡單來說,就是:有錢、有品味、但也有點保守、無聊、僵化。
例子:
- 「他每天都在追求生活儀式感,連咖啡杯都要搭配桌墊,超布爾喬亞。」
- 「這場抗議活動被很多布爾喬亞式的觀察框架給稀釋了,失去原本的訴求。」
📌 那「凡爾賽」是什麼?
「凡爾賽」則來自「凡爾賽文學」,這是一種源自中國網路文化的用語。意思是用看似謙虛實則炫耀的方式,表達自己過得很好。
例如:
- 「唉~我真羨慕那些普通人考試還需要讀書,我又是裸考第一名,真的很困擾欸。」
- 「我昨天真的被我男友氣死!才開了兩間房車陪我逛街,結果我累得一點都不浪漫。」
這些語句看起來像是在抱怨,實則是在炫耀。
📌 為什麼這兩個詞容易被混淆?
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人生活富足、談吐高調,於是就有人說「這人很布爾喬亞」、「很凡爾賽」。
但其實:「布爾喬亞」偏向一種社會結構與價值觀的評價,而「凡爾賽」是語言風格與表現方式。
兩者可以重疊(有錢又愛炫),也可以完全不同(保守但低調 or 高調但沒錢)。
📌 總結一句話:
👉 布爾喬亞,是「你過得太好還看不見問題」
👉 凡爾賽,是「你過得太好還要裝自己有問題」
—我是 R,追蹤我看更多人性觀察與社群解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