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經驗分享,不代表全部人立場,但如果你是品牌端、想避免預算被浪費,請務必看看。
在過去幾年,我曾與超過 10 家廣告代理商合作。只能說沒有比較,真的沒有傷害。
如果你也正在評估是否與代理商合作,這篇文章會幫你避開不少坑。✅ 必看重點 1:報表與後台透明度
廣告成果好不好,不是代理商說了算,而是你看得到什麼資料!
🔎 以下幾點務必確認:
- 是否可直接查看廣告後台?
- 建議選擇「可查看」的代理商,數據透明才能自己掌握預算走向。
- 若無法開後台,報表怎麼給?
- 推薦選擇能提供「串 API 」的專業報表平台,降低作假風險。
- 報表格式為何?
- Google Sheet 是基本配備,若給你本地端 Excel,且沒有 Email 正式說明每週成效、行動方案,建議直接拒絕。
- 報表提供頻率?
- 建議至少每週一次,並附上「具體建議」與「操作邏輯說明」。
📌 記住:看不到後台 = 不知道預算去哪了。
✅ 必看重點 2:是否能與「廣告投手本人」直接對話
這點,真的超!級!重!要!
許多代理商只讓你跟「業務窗口」溝通,但很多業務對廣告投放其實不夠熟。
你提 A,業務理解成 B,傳給投手變成 C,最後廣告效果 D = 一場災難。
🧠 優秀代理商的特徵是:
- 能讓你直接與投手會議、即時調整策略
- 不怕你提問題,反而願意解釋背後邏輯
開會現場就能調整素材與出價的合作對象,真的超省事!
✅ 必看重點 3:合作態度與細節紀錄
你可以從提案階段就感受到代理商的合作誠意。
📝 觀察細節如下:
- 開會是否準時?回訊息是否即時、有禮貌?
- 是否會主動提供會議紀錄、並請你確認?
- 每週是否主動回顧執行成效、提出優化建議?
⚠️ 如果你一開始就覺得「怪怪的」、「講話空泛」,請相信直覺——別合作。
💰 價格與服務費:合理範圍 & 心得
目前我遇過最棒的代理商組合是:
- 服務費介於 15~18%(依月預算變動)
- 使用 API 報表平台,每週提供週報+優化建議
- 可直接與廣告投手溝通,且態度積極、配合度高
- 每次會議都有紀錄,並主動請品牌方確認
遇到這種「天使廠商」,真的會讓人想長期合作!
🔒 最後提醒:品牌方也要懂一點廣告,不然真的容易被割韭菜
我見過太多公司,因為內部窗口不懂廣告,結果每月預算打水漂。
⚠️ 無論你是日預算 3000 還是 30 萬,請記住:
每一毛錢都是你的,沒有人該幫你隨便花。
與其事後懊悔,不如一開始就選對人。
我是 R,追蹤我看更多行銷與廣告實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