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政府實施的新一輪關稅措施對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於專業投資人而言,評估這些政策對UPS營運與財務表現的影響時,以下十個關鍵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新關稅措施如何影響UPS的國際運輸量?自2025年5月2日起,美國取消了針對來自中國與香港的低價商品(de minimis)的免稅門檻。這項政策變動導致800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需繳交高達30%或每件25美元的關稅,6月1日之後更將提升至每件50美元。此舉無疑會抑制進口需求,導致小型包裹的運輸量大幅下降,對以國際包裹為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的UPS構成直接衝擊。業界專家形容這項政策為「對航空貨運市場的地震衝擊」,顯示影響可能十分劇烈。接著,我們須關注取消de minimis優惠對UPS財務的潛在衝擊。過去許多電子商務平台(如Shein與Temu)仰賴這項政策將中國商品直接銷往美國消費者,如今這些直送包裹將面臨關稅壓力。UPS作為這類小包裹運輸的重要業者,恐面臨運量下降與報關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這可能對其獲利能力產生實質負面影響。第三,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措施將如何影響UPS從美國出口的業務量?隨著中國等國對美國產品實施關稅反制,美國出口需求可能大幅下滑。UPS負責許多來自美國製造業與農業產品的國際出口,若出口減緩,其業務將受到波及。歷史經驗顯示,此類貿易摩擦常導致相關產業出口大幅萎縮,進而連帶拖累物流服務的需求。
UPS有何策略以緩解這些負面衝擊?UPS早已著手多元化經營,包括拓展其在醫療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領域的佈局。公司亦持續優化價格策略並實施成本控制計畫,以提升效率與保持獲利能力。在面對政策變動時,這些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衝衝擊,展現UPS對市場變局的高度敏捷性。
第五,這些關稅措施將如何影響UPS未來數季的營收與獲利能力?根據最新預測,UPS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約為890億美元,略低於2024年的911億美元。此外,公司預計2025年的平均每日包裹量將較去年下降約8.5%。在關稅壓力下,營收與毛利率可能進一步承壓,成為投資人需密切關注的重點。
第六個問題是:UPS是否可能因自由現金流減少而調整股息發放?UPS長期以來穩定回饋股東,2024年透過股息與庫藏股共返還59億美元。儘管面臨挑戰,UPS預計2025年仍將維持約55億美元的年度股息支出。這顯示公司對自身現金流穩健性有相當信心,但投資人仍應密切留意未來季度的自由現金流變化。
再來,UPS的競爭對手如何應對新關稅?相比FedEx與DHL等同業,UPS憑藉其全球運輸網絡與多元化業務模型,在調整能力與市場彈性方面具備優勢。不過,整體物流產業仍將面對需求萎縮與成本上升的雙重挑戰,UPS未來能否繼續透過規模與效率保持領先地位,是關鍵觀察指標。
第八,分析師對UPS股價的看法為何?截至2025年4月,UPS獲得的平均投資評級為1.87,介於「強力買進」與「買進」之間。不過,部分券商如Susquehanna因應近期風險已下調UPS目標價至120美元,顯示市場對其短期前景存有疑慮。投資人應審慎解讀這些評級與目標價,並考量潛在政策變數。
第九個問題是,目前是否有可能出現政策反轉或調整?鑑於國際貿易政策變動頻繁,未來不排除關稅政策出現修正或被新協議取代的可能性。拜登政府最近對de minimis政策的多次更動即是明證,顯示此領域的不確定性仍高。投資人應密切關注來自美國政府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的相關談判動態。
最後,我們需問的是:UPS的業務模型是否足以承受國際貿易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2024年UPS的美國國內包裹業務創造了約604億美元的營收,國際包裹業務則為183億美元。這種業務組合不僅地理多元,亦涵蓋不同產業與服務類型,有助於UPS在全球貿易動盪期間維持一定的業績穩定性。
總結而言,雖然近期的關稅政策對UPS形成短期壓力,但公司多元化的業務布局、策略調整能力與資本分配紀律,顯示其具備一定的抗壓性。對專業投資人而言,持續追蹤政策發展與財務表現,將有助於掌握UPS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