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三十三) 參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第三十三參.拜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修行法門: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法門

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梵文 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又稱喜目觀察眾生夜天。善財於菩提場右邊,參詣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喜目為其解說「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法門」。

善財童子 拜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善財童子 拜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三十三參.拜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敬善知識教,行善知識語,作如是念:「善知識者,難見難遇;見善知識,令心不散亂;見善知識,破障礙山;見善知識,入大悲海救護眾生;見善知識,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見善知識,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見善知識,普能睹見十方佛海;見善知識,得見諸佛轉於法輪憶持不忘。」作是念已,發意欲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時,喜目神加善財童子,令知親近善知識,能生諸善根,增長成熟。所謂: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修助道具;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起勇猛心;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作難壞業;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難伏力;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入無邊方;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久遠修行;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辦無邊業;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行無量道;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速疾力普詣諸剎;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不離本處遍至十方。

時,善財童子,遽發是念:「由親近善知識,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親近善知識,能速疾出生諸大願海;由親近善知識,能為一切眾生,盡未來劫受無邊苦;由親近善知識,能被大精進甲,於一微塵中說法聲遍法界;由親近善知識,能速往詣一切方海;由親近善知識,於一毛道,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由親近善知識,於念念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親近善知識,能入三世一切如來自在神力諸莊嚴道;由親近善知識,能常遍入諸法界門;由親近善知識,常緣法界未曾動出,而能遍往十方國土。」

爾時,善財童子發是念已,即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見彼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言音而為說法,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所謂:出無量化身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說諸菩薩行檀波羅蜜,於一切事皆無戀著,於一切眾生普皆施與;其心平等,無有輕慢,內外悉施,難捨能捨。

又出等眾生數無量化身雲,充滿法界,普現一切眾生之前,說持淨戒無有缺犯,修諸苦行皆悉具足,於諸世間無有所依,於諸境界無所愛著,說在生死輪迴往返,說諸人天盛衰苦樂,說諸境界皆是不淨,說一切法皆是無常,說一切行悉苦無味,令諸世間捨離顛倒,住諸佛境持如來戒。如是演說種種戒行,戒香普熏,令諸眾生悉得成熟。

又出等眾生數種種身雲,說能忍受一切眾苦,所謂:割截、捶楚、訶罵、欺辱,其心泰然,不動不亂;於一切行不卑不高,於諸眾生不起我慢,於諸法性安住忍受;說菩提心無有窮盡,心無盡故智亦無盡,普斷一切眾生煩惱;說諸眾生卑賤醜陋不具足身,令生厭離;讚諸如來清淨妙色無上之身,令生欣樂。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說勇猛精進,修一切智助道之法;勇猛精進,降伏魔怨;勇猛精進,發菩提心,不動不退;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勇猛精進,除滅一切惡道諸難;勇猛精進,壞無智山;勇猛精進,供養一切諸佛如來不生疲厭;勇猛精進,受持一切諸佛法輪;勇猛精進,壞散一切諸障礙山;勇猛精進,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勇猛精進,嚴淨一切諸佛國土。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又出種種無量身雲,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心生歡喜,捨離惡意,厭一切欲;為說慚愧,令諸眾生藏護諸根;為說無上清淨梵行;為說欲界是魔境界,令生恐怖;為現不樂世間欲樂,住於法樂,隨其次第,入諸禪定諸三昧樂,令思惟觀察,除滅一切所有煩惱;又為演說一切菩薩諸三昧海神力變現自在遊戲,令諸眾生歡喜適悅,離諸憂怖,其心清淨,諸根猛利,愛重於法,修習增長。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為說往詣十方國土,供養諸佛及以師長、真善知識,受持一切諸佛法輪精勤不懈;又為演說、稱讚一切諸如來海,觀察一切諸法門海,顯示一切諸法性相,開闡一切諸三昧門,開智慧境界,竭一切眾生疑海;示智慧金剛,壞一切眾生見山;昇智慧日輪,破一切眾生癡闇。皆令歡喜,成一切智。

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隨其所應,以種種言辭而為說法;或說世間神通福力;或說三界皆是可怖,令其不作世間業行,離三界處,出見稠林;或為稱讚一切智道,令其超越二乘之地;或為演說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令其不著有為、無為;或為演說住於天宮乃至道場,令其欣樂發菩提意。如是方便,教化眾生,皆令究竟得一切智。

又出一切世界微塵數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賢菩薩一切行願;念念中,示清淨大願充滿法界;念念中,示嚴淨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養一切如來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門海;念念中,示入一切世界海、微塵數世界海;念念中,示於一切剎盡未來劫清淨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來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剎現種種神通變化;念念中,示諸菩薩一切行願,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恆無休息。

又出等一切眾生心數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說諸菩薩集一切智助道之法無邊際力、求一切智不破壞力、無窮盡力、修無上行不退轉力、無間斷力、於生死法無染著力、能破一切諸魔眾力、遠離一切煩惱垢力、能破一切業障山力、住一切劫修大悲行無疲倦力、震動一切諸佛國土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力、能破一切諸外道力、普於世間轉法輪力。以如是等方便成熟,令諸眾生至一切智。

又出等一切眾生心數無量變化色身雲,普詣十方無量世界,隨眾生心,演說一切菩薩智行。所謂:說入一切眾生界海智,說入一切眾生心海智,說入一切眾生根海智,說入一切眾生行海智,說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智,說出一切法界音聲智,說念念遍一切法界海智,說念念知一切世界海壞智,說念念知一切世界海成住莊嚴差別智,說念念自在親近供養一切如來聽受法輪智。示現如是智波羅蜜,令諸眾生,皆大歡喜,調暢適悅,其心清淨,生決定解,求一切智無有退轉。如說菩薩諸波羅蜜成熟眾生,如是宣說一切菩薩種種行法而為利益。

復於一一諸毛孔中,出無量種眾生身雲。所謂:出與色究竟天、善現天、善見天、無熱天、無煩天相似身雲,出少廣、廣果、福生、無雲天相似身雲,出遍淨、無量淨、少淨天相似身雲,出光音、無量光、少光天相似身雲,出大梵、梵輔、梵眾天相似身雲,出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須夜摩天、忉利天及其采女、諸天子眾相似身雲,出提頭賴吒乾闥婆王、乾闥婆子、乾闥婆女相似身雲,出毘樓勒叉、鳩槃荼王、鳩槃荼子、鳩槃荼女相似身雲,出毘樓博叉龍王、龍子、龍女相似身雲,出毘沙門夜叉王、夜叉子、夜叉女相似身雲,出大樹緊那羅王、善慧摩睺羅伽王、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羅睺阿脩羅王、閻羅法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雲,出諸人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雲,出聲聞、獨覺及諸佛眾相似身雲,出地神、水神、火神、風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乃至晝、夜、主方神等相似身雲。周遍十方,充滿法界。

於彼一切眾生之前,現種種聲。所謂:風輪聲、水輪聲、火焰聲、海潮聲、地震聲、大山相擊聲、天城震動聲、摩尼相擊聲、天王聲、龍王聲、夜叉王聲、乾闥婆王聲、阿脩羅王聲、迦樓羅王聲、緊那羅王聲、摩睺羅伽王聲、人王聲、梵王聲、天女歌詠聲、諸天音樂聲、摩尼寶王聲。

以如是等種種音聲,說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所謂:承事一切諸善知識,親近諸佛,修行善法;行檀波羅蜜,難捨能捨;行尸波羅蜜,棄捨王位、宮殿、眷屬,出家學道;行羼提波羅蜜,能忍世間一切苦事,及以菩薩所修苦行、所持正法,皆悉堅固,其心不動,亦能忍受一切眾生於己身心惡作惡說,忍一切業皆不失壞,忍一切法生決定解,忍諸法性能諦思惟;行精進波羅蜜,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行禪波羅蜜,其禪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習、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起三昧神通、所有入三昧海門,皆悉顯示;行般若波羅蜜,其般若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清淨、大智慧日、大智慧雲、大智慧藏、大智慧門,皆悉顯示;行方便波羅蜜,其方便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行、所有體性、所有理趣、所有清淨、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行願波羅蜜,其願波羅蜜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修習、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行力波羅蜜,其力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因緣、所有理趣、所有演說、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行智波羅蜜,其智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處所、所有增長、所有深入、所有光明、所有顯示、所有理趣、所有相應事、所有揀擇、所有行相、所有相應法,所有所攝法、所知法、所知業、所知剎、所知劫、所知世、所知佛出現、所知佛、所知菩薩,所知菩薩心、菩薩位、菩薩資具、菩薩發趣、菩薩迴向、菩薩大願、菩薩法輪、菩薩揀擇法、菩薩法海、菩薩法門海、菩薩法旋流、菩薩法理趣,如是等智波羅蜜相應境界,皆悉顯示,成熟眾生。

又說此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相續次第;所習善根相續次第;所修無量諸波羅蜜相續次第;死此生彼及其名號相續次第;親近善友,承事諸佛,受持正法,修菩薩行,入諸三昧,以三昧力,普見諸佛,普見諸剎,普知諸劫,深入法界,觀察眾生,入法界海,知諸眾生死此生彼,得淨天耳聞一切聲,得淨天眼見一切色,得他心智知眾生心,得宿住智知前際事,得無依無作神足智通自在遊行遍十方剎,如是所有相續次第;得菩薩解脫,入菩薩解脫海,得菩薩自在,得菩薩勇猛,得菩薩遊步,住菩薩想,入菩薩道,如是一切所有功德相續次第。皆悉演說,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如是說時,於念念中,十方各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度脫無量惡趣眾生,令無量眾生生天人中富貴自在,令無量眾生出生死海,令無量眾生安住聲聞、辟支佛地,令無量眾生住如來地。

爾時,善財童子,見聞如上所現一切諸希有事,念念觀察,思惟解了,深入安住,承佛威力及解脫力,則得菩薩不思議大勢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脫。何以故?與喜目夜神於往昔時同修行故,如來神力所加持故,不思議善根所祐助故,得菩薩諸根故,生如來種中故,得善友力所攝受故,受諸如來所護念故,毘盧遮那如來曾所化故,彼分善根已成熟故,堪修普賢菩薩行故。

爾時,善財童子得此解脫已,心生歡喜,合掌向喜目觀察眾生夜神,以偈讚曰:

「無量無數劫, 學佛甚深法,
隨其所應化, 顯現妙色身。

了知諸眾生, 沈迷嬰妄想,
種種身皆現, 隨應悉調伏。

法身恆寂靜, 清淨無二相,
為化眾生故, 示現種種形。

於諸蘊界處, 未曾有所著,
示行及色身, 調伏一切眾。

不著內外法, 已度生死海,
而現種種身, 住於諸有界。

遠離諸分別, 戲論所不動,
為著妄想者, 弘宣十力法。

一心住三昧, 無量劫不動,
毛孔出化雲, 供養十方佛。

得佛方便力, 念念無邊際,
示現種種身, 普攝諸群生。

了知諸有海, 種種業莊嚴,
為說無礙法, 令其悉清淨。

色身妙無比, 清淨如普賢,
隨諸眾生心, 示現世間相。」

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白言:「天神!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幾時耶?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爾時,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以頌答曰:

「我念過去世, 過於剎塵劫,
剎號摩尼光, 劫名寂靜音。
百萬那由他, 俱胝四天下,
其王數亦爾, 各各自臨馭。

中有一王都, 號曰香幢寶,
莊嚴最殊妙, 見者皆欣悅。
中有轉輪王, 其身甚微妙,
三十二種相, 隨好以莊嚴;
蓮華中化生, 金色光明身,
騰空照遠近, 普及閻浮界。

其王有千子, 勇猛身端正;
臣佐滿一億, 智慧善方便;
嬪御有十億, 顏容狀天女,
利益調柔意, 慈心給侍王。

其王以法化, 普及四天下,
輪圍大地中, 一切皆豐盛。
我時為寶女, 具足梵音聲,
身出金色光, 照及千由旬。
日光既已沒, 音樂咸寂然,
大王及侍御, 一切皆安寢。

彼時德海佛, 出興於世間,
顯現神通力, 充滿十方界;
放大光明海, 一切剎塵數,
種種自在身, 遍滿於十方。

地震出妙音, 普告佛興世;
天人龍神眾, 一切皆歡喜。
一一毛孔中, 出佛化身海,
十方皆遍滿, 隨應說妙法。

我時於夢中, 見佛諸神變,
亦聞深妙法, 心生大歡喜。
一萬主夜神, 共在空中住,
讚歎佛興世, 同時覺悟我:
『賢慧汝應起, 佛已現汝國,
劫海難值遇, 見者得清淨。』

我時便寐寤, 即睹清淨光。
觀此從何來? 見佛樹王下,
諸相莊嚴體, 猶如寶山王;
一切毛孔中, 放大光明海。
見已心歡喜, 便生此念言:
『願我得如佛, 廣大神通力。』

我時尋覺寤, 大王並眷屬,
令見佛光明, 一切皆欣慶。
我時與大王, 騎從千萬億,
眾生亦無量, 俱行詣佛所。
我於二萬歲, 供養彼如來,
七寶四天下, 一切皆奉施。

時彼如來說, 功德普雲經,
普應群生心, 莊嚴諸願海。
夜神覺悟我, 令我得利益,
我願作是身, 覺諸放逸者。

我從此初發, 最上菩提願,
往來諸有中, 其心無忘失。
從此後供養, 十億那由佛,
恆受人天樂, 饒益諸群生。

初佛功德海; 第二功德燈;
第三妙寶幢; 第四虛空智;
第五蓮華藏; 第六無礙慧;
第七法月王; 第八智燈輪;
第九兩足尊, 寶焰山燈王;
第十調御師, 三世華光音。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然未得慧眼, 入於解脫海。
從此次第有, 一切寶光剎,
其劫名天勝, 五百佛興世。

最初月光輪; 第二名日燈;
第三名光幢; 第四寶須彌;
第五名華焰; 第六號燈海;
第七熾然佛; 第八天藏佛;
九光明王幢; 十普智光王。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尚於諸法中, 無而計為有。
從此復有劫, 名曰梵光明;
世界蓮華燈, 莊嚴極殊妙。
彼有無量佛, 一一無量眾,
我悉曾供養, 尊重聽聞法。

初寶須彌佛; 二功德海佛;
三法界音佛; 四法震雷佛;
五名法幢佛; 六名地光佛;
七名法力光; 八名虛空覺;
第九須彌光; 第十功德雲。

如是等如來, 我悉曾供養,
未能明瞭法, 而入諸佛海。
次後復有劫, 名為功德月;
爾時有世界, 其名功德幢。
彼中有諸佛, 八十那由他,
我皆以妙供, 深心而敬奉。

初乾闥婆王; 二名大樹王;
三功德須彌; 第四寶眼佛;
第五盧捨那; 第六光莊嚴;
第七法海佛; 第八光勝佛;
九名賢勝佛; 第十法王佛。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然未得深智, 入於諸法海。
此後復有劫, 名為寂靜慧,
剎號金剛寶, 莊嚴悉殊妙。
於中有千佛, 次第而出興,
眾生少煩惱, 眾會悉清淨。

初金剛臍佛; 二無礙力佛;
三名法界影; 四號十方燈;
第五名悲光; 第六名戒海;
第七忍燈輪; 第八法輪光;
九名光莊嚴; 十名寂靜光。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猶未能深悟, 如空清淨法。
遊行一切剎, 於彼修諸行。
次第復有劫, 名為善出現,
剎號香燈雲, 淨穢所共成。
億佛於中現, 莊嚴剎及劫,
所說種種法, 我皆能憶持。

初名廣稱佛; 次名法海佛;
三名自在王; 四名功德雲;
第五法勝佛; 第六天冠佛;
第七智焰佛; 第八虛空音;
第九兩足尊, 名普生殊勝;
第十無上士, 眉間勝光明。

如是一切佛, 我悉曾供養,
然猶未能淨, 離諸障礙道。
次第復有劫, 名集堅固王,
剎號寶幢王, 一切善分佈。
有五百諸佛, 於中而出現;
我恭敬供養, 求無礙解脫。

最初功德輪; 其次寂靜音;
次名功德海; 次名日光王;
第五功德王; 第六須彌相;
次名法自在; 次佛功德王;
第九福須彌; 第十光明王。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所有清淨道, 普入盡無餘,
然於所入門, 未能成就忍。
次第復有劫, 名為妙勝主,
剎號寂靜音, 眾生煩惱薄。

於中有佛現, 八十那由他;
我悉曾供養, 修行最勝道。
初佛名華聚; 次佛名海藏;
次名功德生; 次號天王髻;
第五摩尼藏; 第六真金山;
第七寶聚尊; 第八法幢佛;
第九名勝財; 第十名智慧。

此十為上首, 供養無不盡。
次第復有劫, 名曰千功德;
爾時有世界, 號善化幢燈;
六十億那由, 諸佛興於世。

最初寂靜幢; 其次奢摩他;
第三百燈王; 第四寂靜光;
第五雲密陰; 第六日大明;
七號法燈光; 八名殊勝焰;
九名天勝藏; 十名大吼音。

如是等諸佛, 我悉常供養,
未得清淨忍, 深入諸法海。
次第復有劫, 名無著莊嚴;
爾時有世界, 名曰無邊光;
中有三十六, 那由他佛現。

初功德須彌; 第二虛空心;
第三具莊嚴; 第四法雷音;
第五法界聲; 第六妙音雲;
第七照十方; 第八法海音;
第九功德海; 第十功德幢。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次有佛出現, 名為功德幢;
我為月面天, 供養人中主。
時佛為我說, 無依妙法門;
我聞專念持, 出生諸願海。
我得清淨眼, 寂滅定總持,
能於念念中, 悉見諸佛海。
我得大悲藏, 普明方便眼,
增長菩提心, 成就如來力。

見眾生顛倒, 執常樂我淨,
愚癡暗所覆, 妄想起煩惱。
行止見稠林, 往來貪慾海,
集於諸惡趣, 無量種種業。
一切諸趣中, 隨業而受身,
生老死眾患, 無量苦逼迫。

為彼眾生故, 我發無上心,
願得如十方, 一切十力尊。
緣佛及眾生, 起於大願雲,
從是修功德, 趣入方便道。

願雲悉彌覆, 普入一切道,
具足波羅蜜, 充滿於法界。
速入於諸地, 三世方便海,
一念修諸佛, 一切無礙行。
佛子我爾時, 得入普賢道,
了知十法界, 一切差別門。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時轉輪聖王,名:十方主,能紹隆佛種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童子是也!爾時夜神覺悟我者,普賢菩薩之所化耳!我於爾時為王寶女,蒙彼夜神覺悟於我,令我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從是來,經佛剎微塵數劫,不墮惡趣,常生人、天,於一切處常見諸佛,乃至於妙燈功德幢佛所,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菩薩解脫,以此解脫如是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普詣一切諸如來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於念念中,以發趣門,入於一切諸大願海;於念念中,以願海門,盡未來劫,念念出生一切諸行。一一行中出生一切剎微塵數身,一一身普入一切法界門;一一法界門,一切佛剎中,隨眾生心說諸妙行。一切剎一一塵中,悉見無邊諸如來海;一一如來所,悉見遍法界諸佛神通;一一如來所,悉見往劫修菩薩行;一一如來所,受持守護所有法輪;一一如來所,悉見三世一切如來諸神變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眾會中,有一夜神,名:普救眾生妙德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入菩薩行、淨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數匝,慇懃瞻仰,辭退而去。

續… (第三十四參) 拜普救生妙德夜神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5會員
397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