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2023/03/01閱讀時間約 30 分鐘
十念、一念,亦能見佛。縱十惡罪人,佛亦不棄,
況十善凡夫,一生發願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
《西方發願文》為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之著作,大師並親自作科判及解文。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為其復作註文,謂其文可分為六章:自發菩提心為始,而後懺悔三障、立四宏誓,以此立願求生淨土,再願回入娑婆,文末總申回向,圓滿功德。
淨土宗十三祖民國印光大師,亦盛讚此文詞理周到,為古今冠。
三代祖師之為文、述註及讚譽,可見此《西方發願文》確實為修淨土法門者立願修行之指南。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西方發願文》明 雲棲 蓮池大師作
《西方發願文注》清 實賢 省庵大師注

敘文 ‧ 省庵大師

或有問於余曰 : 「諸經所載淨土文,總有三篇。其間詞致,咸可宗尚,而師獨於雲棲所作,極口讚歎。又其文義不為難解,雲棲略注已自顯然,而師復為之註釋者。何也。」余曰 : 「餘文雖可宗尚,而詞義未周;獨此願文,義周詞備。請申言之。
此一願文,大章有六 : 一曰,發菩提心,二曰,懺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淨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總申迴向。如此六章。始終備足。何者。
蓋念佛法門,菩提最要,大心不發,淨土難期,故首之以發菩提心。心志雖立,惑業尚纏,果報一來。何從得免,故繼之以懺悔三障。煩惑既淨,業累都蠲,宏誓不堅,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宏誓願。心願併發,惑業雙消,則三昧可成,九蓮易往,故要之以求生淨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願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圓,故以總申迴向終焉。
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則為人天小果。缺二則受三途惡報,缺三則懈怠易生,缺四則輪迴難免,缺五則聲聞獨善,缺六則因果非圓。餘淨土文,但有求生之願,而無回入之文;發心、立誓既未彰明,懺悔、迴向亦無陳述,故言詞義未周也。
然此願文,雲棲雖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則蘊而未發,初心鈍根尚難開解,是以不憚繁文。復為註釋。蓋此法門屬於圓教,不明圓理。豈是圓人。苟非圓人,則安發圓願、安修圓行耶。故此註文,言四宏則必歸無作,言迴向則舉必具三;無事而非即理,有願皆從稱性。
又恐末世行人,少諳教義,故諸名相,不敢備述,但取其意,變換其文,只逗初機,敢聞宿學。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義,然後而求大乘經典、諸祖著述,方知菩薩修行法門、諸佛成道因果,無不在是。又豈別有一法出於願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讚歎而註釋者以此。」問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為之敘。

~ 雍正四年 (1726) 歲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 東吳虞山 沙彌 實賢 書於 海南蛟門之海雲精舍

《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雲棲 蓮池大師 作
後學沙彌 實賢 注
西方發願文
釋此願文,大分為二 : 初,題目。二,入文。
題目五字,有通有別,西方發願是別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別名中,西方二字是所發,願之一字為能發,發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願之處,願是能發之心。言西方,則該依報、正報;言發願,則攝自利、利他。依報則七寶莊嚴,圓融四土;正報則彌陀聖眾,一體三身。
四土者 : 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三身者 : 法身、報身、應身。應有勝劣,勝則巍巍堂堂,劣則丈六、八尺。
: 衹一西方,何分四土。又衹是一佛,何有三身。得無割裂分張耶?
: 如衹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衹是一鏡,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張鏡像耶。
法身如月,報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鏡體,實報如鏡光,方便、同居如鏡影像。在佛、則唯一法性身、寂光土;為眾生故,現起二身,應下三土。為十地三十心菩薩 (十住、十行、十迴向,名三十心), 現圓滿報身,居實報土。為聲聞、菩薩,現勝劣二身,居方便土。為凡夫,初發心菩薩,現劣應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機,衹約圓教一往而論;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煩不引。)
: 此之四土,為同一處,為各異耶?
: 亦同、亦異。同則譬如一水,天人魚鬼四見差別;異則各各境界,所處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應化亦爾。(菩薩能應同居、方便,聲聞能應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詣上,故云亦爾)。彌陀究竟三身,聖眾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無事用。此之身土,但約機見差別,故有不同;實則依正不二,體用無差,故曰圓融一體也。
自利,則現生斷惑,後世往生;利他亦爾。又言發者,以激動為義;願者,以希求為義。激動;則如箭離弦,勢不中止;希求,則如好美色、如謀重利。乃有始焉發願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發也。又有口談淨土,心戀娑婆者,亦非願也。
又願之一字,具該信行 : 信則自他因果,事理不虛;(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為因,往生作佛為果,實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實,故云不虛。) 行則專事持名,不雜不散。願則心心好樂,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無願者有矣,未有有願而無信行者也。
: 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 若果心生好樂,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樂不希求,定非好樂;希求不念佛,豈是希求。好樂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
: 有人於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間心重,貪戀塵勞,得往生否。
: 衹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如捨銀取金,捨魚取熊掌,則亦何難之有。第恐願力不敵愛力,佛念不勝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又問 : 為善生天,作惡入地獄,本不發願;念佛往生,亦復如是,何須待願而後生耶?
: 三界因果,隨業所感,固不待願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無大願要期,縱然念佛,決不成就。
譬如牛行熟路,雖無御者,亦知歸宿;如行生路,決無趨向;必須御者手執繩頭,復加鞭策,然後方行。眾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繩頭,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如牛無御,故必以發願為要也。
: 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 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深有因緣;諸佛不爾,是以專求彼國,不願餘方。又彼土中依報、正報,超過十方,諸佛所贊;不唯凡夫願往,菩薩亦然;不唯此方願往,餘方皆然。既無八難、三途,亦無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壽命無量,水鳥樹林皆能說法,聲聞大士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彌陀經》中,釋迦如來苦口丁寧,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
又問 : 祖師云 : 「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由是而言,則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參禪。若概勸往生,恐違祖意,非通論也。
: 若言往生是愚,則從上諸祖,蓮社高賢,乃至馬鳴、龍樹、文殊、普賢,亦皆愚耶。亦不知心耶。當知,盡理而言,唯佛一人稱為智者,餘皆是愚;若就事論,乃有千差,談何容易。嗚呼。祖師破人執有,故發此言。今汝執空,因藥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難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誰。
又問 : 古有發願來生,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復云何?
: 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師易得,入道非難;縱現世未明,來生可望,故發此願也。今則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鈍,邪多正少,退易進難。內障外魔,無人不具;明師善友,希世難逢。但見出家滿地,未聞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後生寧致。青公、喆老,敗轍昭然;《大集》懸記,可為誠證。(《大集經》云 : 後五百歲中,億億人修行,無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 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發此願者,過矣。且言中國,則孰如安養? 言明師,則孰愈彌陀? 言出家,則孰若橫超三界? 言入道,則孰若華開見佛、悟無生忍? 不是之願而願娑婆,我信是人誠為愚執。
: 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 餘門學道,須賴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賴彌陀願力。自力難,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見佛。縱十惡罪人,佛亦不棄,況十善凡夫,一生發願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何疑業重? 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何慮福輕? 但辦信心,決不相賺。
又問 : 兜率內院,近在此界,又有補處菩薩於中說法,亦可上昇,親近大士,何須近越此方、遠超他土?
: 西方淨土,是仗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故雖遠而易屆;兜率內院,要賴行人定力方得上昇,故雖近而難生。苟無禪定,是無翅欲飛,求昇反墜矣。且彼天欲樂,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為殷鑒。
(《西域記》云 : 無著、世親、師子覺,兄弟三人,發願同生兜率見彌勒佛,約以先去上生,必來相報。後師子覺先逝,杳無消息。世親繼歾,復隔一年,方來報語。無著問曰 : 生兜率否? 答曰 : 已生,親見彌勒。又問 : 師子覺何在? 答曰 : 彼生外院,耽著欲樂,不見菩薩,是以不來相報。故知小菩薩尚爾,何況凡夫,安可不知利害? )
又問 : 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菩薩臨終示路,亦可往生,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 《藥師》一經,主於消災延壽,不專勸往生。其言菩薩示路,是為一類不定善根眾生,欲隨方受生、供佛、聞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願皆得,故聞藥師佛名,隨念即生彼國。八大菩薩特為示路,指歸其處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國也。
故曰。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及生人間為輪王而攝四洲,安四民於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 今彌陀佛國,專勸往生,諸經廣談,十方咸往,彌陀聖眾垂手提攜,釋迦諸佛讚歎護念,而乃捨通途而行局路,執暫語以廢常談? 東西既無定向,持念又復不一,既無福慧,又鮮神通,未得隨生,翻成莽蕩,可弗審歟?
今欲一其志念、專其趣向,不歸安養,將安歸耶? 專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發願。文者,能詮章句也。
又願有通別,通則四宏誓願。別則隨心所發種種誓願。又通則皆名為願;別則菩提名「發心」,四宏名「發誓」,求生西方名「發願」。
又迴向亦名為願,如《華嚴》十迴向文,一一皆云願眾生等是也。
又求生西方,總攝一切菩提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無有遺餘,故以此題而冠篇首也。
然此願文,事理周備,行願深廣;諸有智者,當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幾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而已。
初釋題目竟。
二,入文為二 : 初歸命請加。二發願迴向。
今初。
【稽首西方安樂國 。 接引眾生大導師 。 我今發願願往生 。 唯願慈悲哀攝受。】

偈文初二句是歸命,後二句是請加。發願之始,必先歸命於佛者,所以求證此心也。
稽首者,禮佛之儀式,謂以頭著地,稽留少頃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極也。西方安樂國是依報,接引眾生大導師是正報。
言安樂國者,無八苦故名安,無三毒故名樂,法王所統名為國。
言接引者,眾生沒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著於五欲,佛以種種樂事誘之令離,故曰接引。
言導師者,導人以正道也。眾生顛倒,以苦為樂,以邪為正,不知出要;佛為分別娑婆是苦,西方是樂,令起欣厭,發願往生,故名導師。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師非導;聲聞能出三界,不化眾生,是導非師;菩薩能化眾生,雖是導師,不名為大;唯有彌陀世尊,乘大願船,入生死海,不著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導眾生到於彼岸。如是利益,遍於十方,盡於三世,無暫休息。是故獨稱為大導師也。
我今願往,是自述己懷;唯願攝受,是請求加護。愛念名慈,憐愍名悲。如母念子,心無捨離,是名攝受。
初歸命請加竟。
二,發願迴向二 : 初發願。二迴向。
初又二 : 初自利。二利他。
初又三 : 初發心持名。二懺悔三障。三發願。
今初。
【弟子(某甲)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普為四恩等,是所緣之境;求於諸佛等,是能發之心;專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淨土,是所望之處。
蓋發菩提心必先緣境,若無此境,則心無所依,亦無所發。然境有廣狹遠近不同,四恩狹而最近,三有居中,法界眾生則遠而復廣。境既如此,心亦復然,必先從親至疏,由近及遠也。
言四恩者,在家則天地、君、親、師。出家則父母、師僧、國王、檀越。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隔歷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處,舉依報以該正報也。法界眾生,即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亦即九法界眾生。
非二非三,故名一。運載眾生,故名乘。無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覺之智也。言不但專為自利,乃欲普為四恩;又不但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復不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為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欲令度脫,使其皆得一乘無上菩提之道,故發此心也。
專心者,不雜餘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萬德,故云萬德洪名。期者,望也。無有五濁,故名淨土。蓋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不與彌陀本願相應,終不往生。雖發菩提心,不專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緣,而後期生淨土;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二,懺悔三障。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又以」下,明懺悔之因;「今於」下,明懺悔之法;「我及眾生」下,正陳懺悔。
此一段文,承上文言,雖然念佛發心,期生淨土,而我罪業厚重,福善輕微,障緣既深,智慧復淺,染污心識如火熾然,清淨功德一無成就。興言及此,焉不悲傷。蓋末世凡夫,鈍置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將如之何? 此懺悔之宜急務也。
言業重福輕者,業即十惡,福即十善。言十惡者,身有三,謂殺、盜、婬;口有四。謂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有三。謂貪、瞋、癡。翻此十惡,則名十善。言重,則十惡具造;言輕,則一善單修。
又上品十惡名業重,下品十善名福輕。(如十惡業 : 殺生則以父母師僧為上,餘人為中,畜生微細,昆蟲為下;餘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
又熾然作惡名業重,泛然行善名福輕。乃有瞋他則咒其速滅,杖彼則立使隨亡,此業重也。又或方才念佛,便謂口酸;適欲禮拜,又言腰痛;此福輕也。
言障深慧淺者,障有二種 : 一者外障,二者內障。
外障有二 : 一者,塵緣逼迫,二者,魔外牽纏。
內障復二 : 一者,疾病夭殤,二者,愚癡顛倒。
慧有二種 : 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實慧;聞思修為方便,見道為真實。
見道有二 : 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見復有二種 : 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復二 : 一者,但中,二者,圓中。
若就諸慧論深淺者,聞慧為淺,思慧為深;乃至但中為淺,圓中為深;傅傅互論可知。
言障深,則內外交攻;言慧淺,則聞熏薄解。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惡疾;才能向道,適遇邪師;此障深也。
又有未得內凡,便謂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門;此慧淺也。貪瞋癡名染心,戒定慧名淨德。
言易熾者,瞋如火焰,觸乾草而展轉增高;愛似藕絲,割鈍刀而牽連不斷;癡則密織見網,愈縛愈纏,深種邪根,彌生彌廣。
言難成者,戒則律儀篇聚,持少犯多;定則大小禪那,造修無地;慧則權實妙智,證悟無門。乃有一毫染著,纍月牽懷;片語不投,終身結怨者,此易熾也。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禪堂,但增昏掉者,此難成也。自非深生慚愧,痛自克責,懇到懺悔,則縱經塵劫,滅罪良難。
次懺悔法中,翹勤五體,表外儀恭;披瀝一心,明內心敬。兩肘、兩膝及額,名為五體。披瀝謂開發洗蕩也。以我之誠,歸投於佛,故曰投誠。
懺悔者,斷相續心也。由昔身行惡法,故今五體翹勤;復由意起貪瞋,故用一心披瀝。又由舌談惡語,故今口陳懺悔。又昔無始身業猛利,故用翹勤而懺;意業穢污,故用披瀝而懺;口業粗獷,故用陳詞急切而懺也。
次正陳懺悔中,我者,行人自謂。眾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謂我與法界眾生,自從曠劫直至今生,常常起惑造業,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獨造,亦非一生、一處所造。非是一人,故云我及眾生。非是一生,故云曠劫至今。非是一處,故云無量無邊。蓋由眾生從無始來,世世生生互為眷屬,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業方成。造業既同,懺悔亦爾,故須遍緣法界眾生為其懺悔也。
: 曠劫罪業,應已受報,云何直至今生猶未滅耶? 若已受報,則不須懺;若猶不滅,則懺亦無益。
: 眾生造業受報有三 : 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一生即受,生報次生方受,後報經無量劫乃受。)
復有二種 : 一者,定業,二者,不定。若過去業屬現報者,則亦已受;若生報、後報,正在將來,豈可不殷勤懺悔耶?
又若是定業,則不可懺;若不定者,懺則除滅,何謂無益耶? (小乘所明有定不定業,大乘所明一切不定。)
迷本淨心二句是懺煩惱障,染穢三業四句是懺業障,所結冤業二句是懺報障。又迷本淨心是根本惑,縱貪瞋癡是枝葉惑。言迷,則如雲覆月,光明不現;言縱,則養賊為子,自劫家珍。身口意三與煩惱相應,名為染穢;造作十惡、五逆,名為罪垢。三業為能造,罪垢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業;冤必有報,故名報障也。
言無量無邊,略有五意 : 一,約心,一念塵勞具有八萬,何況相續? 二,約境,一處所作已自無量,何況十方? 三,約事,一業若成,罪無邊際,何況諸業? 四,約時,一生所作亦應無量,何況曠劫? 五,約人,一人所作已自無邊,何況眾生? 所以業若有形,虛空難受也。
冤業有三,如云 : 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噉,此名殺冤。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盜冤。汝愛我心,我憐汝色,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此名婬冤。
( : 婬則彼此無怨,何亦名冤?
: 殺盜二業名為怒冤,婬名喜冤。喜怒俱冤,無非是業;眾生顛倒,以怨為親,良由於此。)
願悉消滅者,謂三障俱滅也。
二懺悔三障竟。
三,發願三 : 初總願。二別願。三總結。
今初。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此即四宏誓願也。修行若無誓願,則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則不生懈怠也。此之四宏,依於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名深誓願。願不依諦,名為狂願。若非無作,亦不名深。言無作者,謂本性具足,四皆無所造作也。
天台大師云 : 「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為苦諦;菩提是煩惱,名為集諦。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為滅諦;煩惱即菩提,名為道諦。」
今略釋之。生死煩惱是眾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諸佛因果。然眾生、諸佛,但有名字,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極而言,衹是一心。以由無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為煩惱生死;故於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煩惱生死而為菩提涅槃。名雖有二,體則無二;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此即無作四諦也。
: 眾生諸佛但有名字,則誠然矣。生死煩惱是染穢法,菩提涅槃是清淨法,昇沈迥異,優劣天淵,云何言亦但有名字耶?
: 若就事論,誠如所說;若約理論,一一皆無實法。喻如梨園子弟,扮作貧兒,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須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歡悅。有智慧者,不應於是而生實想,謂有貴賤高卑之異。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凡夫謂實,諸佛聖人知其非真。
又問 : 生死煩惱不實,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實,何須辛苦修證耶?
: 所言非真,但破執著,不言修證亦無;若執非真,反成邪見矣。乃有身犯律儀,口談玄妙,以念佛為愚夫,以修持為著相,此末世聰明人參禪大病,不可不知。
今言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此依集諦發心。勤修聖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此依道諦發心。誓成正覺,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依滅諦發心。誓度眾生,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此依苦諦發心。文雖不次,義無二也。
云何依於苦諦發心? 謂觀眾生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惱;以是因緣,發誓願云 : 我當早度生死,亦度無量眾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觀苦諦,因觀生死,故願度脫,是名依苦諦發心。
云何依於集諦發心? 謂觀眾生為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之所惱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緣,發誓願云 : 我當自斷煩惱,亦斷眾生無量煩惱,令得解脫。煩惱即所觀集諦,因觀煩惱過患,故欲斷除,是名依集諦發心。
云何依於滅諦發心? 謂觀諸佛已滅煩惱,得解脫樂,具有無量神通自在,而諸眾生不覺不知,妄受諸苦;以是因緣,發誓願云 : 我當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滅之樂,亦令眾生同得此樂。涅槃佛果即所觀滅諦,因觀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滅諦發心。
云何依於道諦發心? 謂觀六度萬行恒沙法門,具有無量稱性法樂,而諸眾生不習不修,妄造諸業;以是因緣,發誓願云 : 我當精勤修學無量法門,亦令眾生修學是法。法門即所觀道諦,因觀法門,故願修學,是名依道諦發心也。
然此衹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則四皆無作。云何無作? 謂眾生是假名,度無所度;煩惱無實性,斷無所斷;法門元具足,學無所學;佛道本現成,成無所成。此名「無作四宏誓願」,依於「無作四諦」而發也。
二,別願二 : 初求佛護念。二正發願。
今初。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阿彌陀下五句,明護念之心;願禪觀下,明護念之事。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則有誓願;以誓願力,則當證知;由證知故,復當哀愍;以哀愍故,必應加被;此彌陀護念之心也。
禪觀謂十六觀,始從日觀,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觀十六,或專一觀。言一觀者,且指總觀,謂觀己身坐蓮華中,作蓮花開合想;蓮花開時,彌陀聖眾俱放光明,來照我身,水鳥樹林皆演妙法,此名總觀。或但觀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攜,己身胡跪華中亦可。
: 今既專持名號,云何復令觀想?
: 終日持名,暫時觀想,以觀助念,念則不散;縱令心粗境細,亦可托像而觀,復何礙乎? 禪觀是醒時,夢寐是睡時,或醒、或睡,皆得見佛;若不觀想。則見佛為難。
: 觀中見佛,得無魔事否?
: 參禪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現,此則心境相違,名為魔事。念佛人本自觀佛,佛隨相現,此名感應道交,非魔事也。然須了知所見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無,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則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金色身是正報,寶嚴土是依報。歷是經歷。寶嚴者,七寶莊嚴也。餘文可解。
二,正發願三 : 初現生願。二臨終願。三往生願。
今初。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由甘露灌頂,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長;由手摩我頭,故煩惱無明頓破;由衣覆我體,故妙心真境現前。
宿障指惑業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名為煩惱,指見思惑;於第一義諦不了,名曰無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顯現;今二惑頓空,故開悟現前也。圓覺是能證智,寂光是所證理。現前者,洞然明白也。
二,臨終願。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
臨命終時,第八識將去時也。三日、七日為預知。四大不調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藥等名厄難。
貪戀有四 : 一,終歲持齋,一朝食肉;二,長年念佛,此日貪生;三,恩愛牽纏,難割難捨;四,許願保禳,求神服藥。
迷惑有三 : 一,疑罪業深重。二,疑功行淺薄。三,疑佛不來迎。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無病、無難故悅豫。無貪、無惑故分明。捨所受身名捨報。不忙、不亂故安詳。坐脫、立亡、故云如入禪定。阿彌陀佛下、明感應道交;令諸眾生下、明見聞利益、如文可知。
三,往生願。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
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剛臺即蓮華座,其座金剛所成,故名金剛臺。又華內蓮房,亦名為臺;上品上生,乃有此臺。如彈指頃,言往生之速也。勝蓮華即金剛臺上之華。
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眾生顛倒妄見生滅,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云獲無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現前。承事諸佛下,正明其相。
三身者 : 法身、報身、化身。四智者 : 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者 :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 :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陀羅尼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一切功德句,總結上文。
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
初自利竟。
二,利他。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 菩薩化他,不於淨土,而於穢土者,何也?
: 以淨土中人有善無惡,化度則易;穢土惡多善少,化度則難。難,故大悲增長,行願堅牢;易,故悲心不深,行願不廣。
《大彌陀經》云 : 此土修行一日,勝於西方淨土修行一劫者,蓋謂此也。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處,有緣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淨土後必先回入。
又問 : 逕在此土化導,有何不可? 何須捨此趨彼,然後回入?
: 若不捨此,則墮落有分,化導何從? 若不往彼,則自利未能,利他安保?喻如貧人未見帝王,未蒙官職,則自尚飢寒凍餒之不暇,又焉能周給鄰里鄉黨乎? 故知,不願度生則已,願則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則已,生則必須回入。
又問 : 適欲往生,又欲回入,得無進退躊躇,志不決定耶?
: 先期自利,故願往生;後願利他,故須回入。發心雖在一時,行事則有先後;若不先發此意,一生淨土,回入則難,其如四恩、三有何? 故知,未得往生,決無復入胞胎之念;既生安養,決無不來化導之心。此正明決定,何謂不定耶?
言不違安養者,法身不動也;言回入娑婆者,化身應現也。如一月千江,不昇、不降;從體起用,亦復如是。非獨一國,亦遍十方,種熟脫三,番番不息。
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議。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薩不爾,不消作意,化化無窮,故名不可思議自在神力也。
慳貪者以財施攝,剛強者以愛語攝,為善者以利益攝,行惡者以同事攝,故名種種方便。使其三惑不起,名為離染;三德圓證,名為淨心。(見思、塵沙、無明為三惑,法身、般若、解脫為三德。)咸令離染二句,是現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後世益。
不退有三 : 一,位不退,終不退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決無退失所修行業;三,念不退,決無一念忘失錯誤。又,一入西方,縱在疑城邊地下品下生,終不退入三途,故總名不退也。
: 西方不退,設使回入娑婆,還有退否?
: 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種種現前,加以彌陀護念、諸佛攝受,焉有退失之理? 喻如衣錦還鄉,順風搖櫓,無求不利,無往不前;菩薩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後回入者,良由於此。
三,總結二願。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如是大願,總結前文。世界無盡等,是舉例。我願句,總顯無盡。如云 : 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眾生不可盡,業及煩惱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若四種可盡,我願乃可盡。
: 何故發此無盡不願耶?
: 以由心無盡故,隨心所發誓願亦無有盡。又世界等四並由心具,縱然成佛,亦無可盡之理。
又問 : 願既無盡,成佛何時?
: 所言成佛,衹是識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於三十二相,方便施為,本非真實,尚何成與不成之可論哉?
初發願竟。
次,迴向。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迴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菩薩修行必先迴向者,以若不迴向,則是人天果報;若能迴向,則成出世正因故也。
迴向有三 : 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云何回己向他。以由眾生無始時來所修善業,並為己身及己眷屬;今回此心向於眾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願他得利,不求自樂,是名回己向他。
云何回因向果。以無始來但為人天福報,不求出世實果;今回此心向於無上菩提,所修善業,悉用莊嚴佛果,是名回因向果。
云何回事向理。若見有眾生諸佛善法,迴向種種差別,則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實際,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滅,是名回事向理。
今言恩有齊資,是回己向他;同圓種智。是回因向果。此二並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
種智者,佛之智慧也。謂能知諸法一相,亦能知種種相無二無別,故名種智也。
: 所修善業,雖有若無,名不住相;今一事甫畢,汲汲迴向,不已著乎?
: 汝言善不住相,為有後報否? 若無,則墮斷滅;若有,則雖不求福,福還隨汝。人天果報固未免離,云何無著? 今以此福迴施眾生及以諸佛,則成無漏勝因,何著之有?
: 迴施眾生,眾生實得利益否? 若無利益,則成虛妄;若有利益,則我作他受,焉有此理?
: 菩薩福德與眾生共,現在雖無利益,未來成佛,則眾生受賜。如彌陀佛國,凡來生者即同佛用,並由世尊因地作福,迴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報,如父財子用,孰曰不可乎?
: 迴向與不迴向,功有勝劣,事有得失否?
: 迴向則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別。不迴向則多福轉少,如水灌漏卮,須臾即盡。又若能迴向,則心能轉福,逕往西方;若不迴向,則心被福牽,還生三界。是以修淨業人,凡有一善,必先迴向西方者,蓋以此也。
: 迴向西方,則自求快樂;迴向佛果,則自求尊勝。由來為己,何與眾生。
: 苟不為人,則何須作佛? 如不因治亂,焉用求王? 當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別之有哉?
: 眾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見善法,將何迴向?
: 雖知三事俱空,而眾生不解,妄造諸業,妄受諸苦,是故菩薩以善法而迴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脫之,不廢修持因果耳。若執俱空,則反成偏見,墮入二乘斷滅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種迴向,是菩薩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略釋願文竟。
《西方發願文注》完
相關:
. 西方發願文 —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解 — 蓮池大師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會員
258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