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任何階段,我們應該專注在零邊際成本的複利資產。他們能千萬倍放大我們的生產力,特別是從年輕起,那樣的差距會很巨大。這些零邊際成本的複利,專指我們做一次就能複製無限次的能力。
前面所謂傳統的創業的人力資本槓桿,以及股票、不動產,很多時候都需要資本。創業也會需要他人的協作才能進行。不管是創業管理他人,或投資累積資本,都不是當下馬上能進行的事情,且都需要極長的磨練時間和技能學習。
如果時間和專注力也是一種資產配置的貨幣,對於年輕世代或者有目標的人來說,在 AI 和數位時代,零邊際成本的槓桿會變得越來越容易,而且對我們越來越有利。如果不斷進行,且會越來越快速,從年輕起,我們會越來越獨特。當 AI 加入時,我們就算不是專業的程式設計師,可能只要口語化地描述理念,就能生成自動化的程式,在未來不斷重複進行,放大我們的理念。
不管是創業者錄影片、進行員工訓練與教學,或者我們要求 AI 幫我們寫個 Python 的 0050 複利計算器;職業工作者開始訪談錄 podcast;學生、工程師系統化錄 YouTube 分享專業知識;甚至牙醫師教其他牙醫師洗牙。
或者任何能自動化、穿越時間流傳的寫作與知識分享,我們配置了一次性的時間,卻能在未來不間斷地享受到它的好處,並具備與他人交換的價值。我們千百倍地經由這樣的過程節省了時間,擴大了影響力。在《把時間買回來》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這樣的時間投資是無比划算的,我們等同無比長地延長了有限的生命,並經由這個過程,塑造我們獨特的定位。只要我們的人力資本或者專長是有價的,它甚至可以不間斷地反覆變現,甚至能穿過時間長河,連續吸引未來與無數人的專注力,甚至金錢投資。
當我們接觸影響到的人越多,我們的機會與不可預期的正向發展就越大。我們應該不斷將這樣的複利思維,納入人生的時間分配裡。
納瓦爾寶典 Eric Jorgenson 如此寫到:
培養反覆運算思維。生活中所有的回報,無論是財富、人際關係,還是知識,都來自複利。
Play iterated games. All the returns in life, whether in wealth, relationships, or knowledge, come from compound interest.
在我們把自己產品化的過程中,我們能藉此獲取到非常可觀的超額報酬,擴大影響力,甚至規模化複製我們有限的生命能量,促成指數化的增長。這些與我們人生技能智慧綁定的智慧財產權,這輩子都會是我們寶貴的助益。同樣的單位時間,卻能不間斷地改變我們生命的模樣,這是非常有助益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