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是一位責任感很強的專案經理。
簡報前一週,她就開始準備,但越接近發表,她腦中的聲音就越大聲:「你準備得還不夠,講錯就丟臉了。」
「大家一定會覺得你太年輕、不專業。」
「乾脆改簡單一點,別冒險。」
她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她讓那些聲音成了主導她的導航系統。
方向盤明明在她手上,卻被那一連串自我懷疑的聲音「代駕」了。

🎯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成了「內在語音」的俘虜?
因為那些聲音太熟悉、太快、太像真的。
我們很少懷疑它,只是照著它的劇本過日子, 直到某天發現:我們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越來越遠。
這篇文章想介紹給你一套心理實踐工具:
💡ACTORS 六步驟,一個幫你在思緒洪流中穩住腳步、回到主控位置的導航法。
🅰️ Awareness|覺察:我現在,正在被什麼帶著走?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感覺,而是太快就被感覺吞噬了。
像是:
- 開會前緊張,腦中跳出:「你等下一定講不清楚」
- 任務遲遲沒開始,心裡低聲說:「你根本做不到」
這些不是事實,而是「自動念頭」。
它們就像自動播放的老廣告,你太熟悉了,熟悉到以為那是你自己。
🌿 小提醒:先停、再問、再寫下來
- 問:「我現在心裡是哪一句話在影響我?」
- 描述它:「我注意到我腦中有個聲音在說……」
- 寫下來,再讀一次,你會驚訝那句話其實並不絕對
這一步是讓你「出戲」,不再只是劇本裡的角色,而是那個可以選擇是否演出的人。
🅲 Cognitive Defusion|解離:看見念頭,不等於相信念頭
念頭出現沒關係,問題是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地相信它。
小慧的內心告訴她:「你講這段主管一定會皺眉頭。」
她以為這就是事實,於是刪掉了原本有力的段落,結果發表完後被主管問:「怎麼沒提那塊?」
🌿 三個方法,讓你和念頭拉開一點距離
✏️ 1. 給它一個框:「我正在想……」
將「我不夠好」改成「我正在想我不夠好」
這句話像是替你心裡的雜音安裝一個透明罩,你看見它,但不被它指揮。
🧠 2. 為它命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聲音」:
完美主義者、懷疑機器、內建指責器。 你可以這樣說:「嗯,謝謝你提醒我,小警告員,我聽到了,但我還是想試試看。」
🌊 3. 寫下來,視覺化
把腦中聲音寫下來,唸一次,再讀給自己聽。
你會發現它可能很荒謬、很刻薄,也可能只是來自一段未曾被安慰過的恐懼。
🆃 Time Now|此刻:回到能決定的現在,而不是困在想像裡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工作還沒開始,你已經想像自己搞砸、被責備,甚至開始緊張冒汗。
這就是典型的「腦內預演失敗場景」,讓你根本還沒走進會議室,就想逃了。
🌿 回到現在的三個小方法
👣 1. 五感覺察
問自己:「我現在看見什麼?聽到什麼聲音?椅子坐起來是軟還是硬?」
這些細節把你拉回當下這個世界,而不是躲進頭腦世界。
🌬️ 2. 呼吸練習
你不需要改變呼吸,只是跟它在一起。
感受空氣進出鼻尖,這個節奏,就是你存在的證據。
🔦 3. 提問:我現在能做什麼?
不是問「我怎麼不緊張」,而是問:「我現在可以做哪一件小事,讓我更靠近想做的?」
🅾️ Orient|定向:我真正想成為的人,是誰?
焦慮會讓我們不斷問:「怎樣才不會失敗?」
但真正讓人穩住的,是回到那個更深層的問題:
「我這麼做,是想活出什麼樣的自己?」
🌿 三個讓你找回方向的問題
❤️ 1.「我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
不是為了討好主管、證明自己,而是為了更靠近你重視的價值。
像小慧說:
「我其實是想讓團隊的努力被看見。這簡報,是我們的聲音。」
🧭 2.「如果我不害怕,我會怎麼做?」
想像一下沒有恐懼的自己——你會勇敢提問、堅持觀點、或是誠實說出你還不懂的地方?
那個你,就是你真正想成為的自己。
🪞 3.「我希望今天的我,被怎麼記得?」
是謹慎?是真誠?是勇敢?是接納不完美也願意嘗試?
當你定向好,你就有力量去做那個你自己也會欣賞的人。
🆁 Respond|回應:害怕也沒關係,先做一件對的事
行動,不一定要在準備好才開始;
而是——在你還不確定時,也願意先往前踏半步。
🌿 小行動設計原則:
- 可行:五分鐘內能完成的事,例如:草擬開場白、寫一封請教信
- 有意義:能靠近你想成為的樣子,即使只有一點點
- 容錯率高:就算搞砸也沒關係,不會全盤毀掉
重點不在於你走得多快,而是:你自己選的方向、你自己踩下的油門。
🆂 Self-Reflect|反思:我今天,是誰的版本?
有些人行動完後,會問:「我做得好不好?」
但真正能讓人持續走下去的問題是:
「我今天這個選擇,讓我更像我想成為的人嗎?」
🌿 三句收尾語,練習自我接納與肯定
1.「我今天沒有讓念頭完全控制我,這很棒。」
2.「我帶著害怕也願意試,這就是勇敢。」
3.「我還沒做到完美,但我正在練習變得更誠實。」
每一次選擇靠近自己的價值,都是在養成心理彈性與自我信任的肌肉。
✨ 結語:你可以害怕,但你仍然可以開車
念頭會出現,情緒會上下波動,這些都不需要否認。
你真正需要做的,是:
承認這些雜音的存在,然後溫柔地把手,放回方向盤上。
你不是念頭的囚犯,你是選擇方向的人。
不用完美,不用確定,只要記得——那一步,是你自己踏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