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慣性不是你,是你的隊友—而你,需要學會升級這位「慣性隊友」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時候,我們會在某些瞬間,對自己感到無力。

明明說好要早點睡,卻又不知不覺滑了兩小時手機;
明明想改善人際關係,卻在對話裡再度迴避、退縮;
明明知道該主動承擔,卻還是下意識推了一把。


然後心裡浮現熟悉的嘆息:

「唉,我就是這樣的人啊。」
但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那些你以為「改不了」的反應,其實不是你本身,
而是你身邊——那位默默陪你多年的「慣性隊友」

raw-image

🍟那位總是遞薯條的隊友


想像你坐在沙發上,疲憊又焦躁。

有個隊友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你肩,遞上一包熱騰騰的薯條:
「來啦,吃一點,先讓自己好過一點。」

這一口,香酥、熟悉、令人安心。
你吃了一根又一根,短暫的滿足如潮水般淹沒了心裡的不適。


這就是你的慣性模式。
它不是壞人,也不是敵人, 只是多年來,它學會了用這種方式來「幫你撐過去」。

你難過時,它讓你轉移注意力;
你害怕時,它幫你逃開現場;
你累了,它告訴你:「別管那麼多,先過得去再說。」

只是——你們的合作模式,已經太久沒更新了。


🧠你不是這個隊友,而是這支隊伍的隊長


我們常常犯一個錯:把「慣性」當成了「自己」。
「我就是懶惰」
「我就是玻璃心」
「我就是應對壓力的方法有限」……


但其實不是,那些反應只是你隊友的習慣動作,並不是你的本質。
你只是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可以重新接手方向盤。

這位隊友,不是該被踢出局,
而是該被理解、引導、升級

你才是那個有選擇、有判斷、有能力帶領這支隊伍的人。



❗️先破解這三個關於慣性的誤解


在我們學會帶領隊友之前,有三個誤解,常常悄悄困住我們:

1️⃣ 慣性等於我自己

「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句話,其實是把責任交出去,也把可能性關起來。 你不是那個習慣逃避的人,你只是一直在與逃避反應共處。


2️⃣ 慣性是天生的,改不了

慣性不是天生的,它是被養成的。 是過去無數次「這樣比較不痛」的累積選擇。 既然是養成的,就能被重新設計。


3️⃣ 改變慣性,就是要壓抑自己

很多人抗拒改變,是因為把改變當成「否定自己」。 其實不是要逼自己完全不同,而是學會看見它的用處,也承認它的代價。


你仍然可以選擇吃薯條,只是要知道,這一包吃下去,會讓你更舒服還是更空虛?



🛠️升級隊友,就是升級你的人生模式


與其把慣性當壞人,不如重新談合作方式。

  • 他幫你躲起來時,你可以說:「謝了,但我現在想面對一下,看看到底有多難。」
  • 他遞上安慰型拖延時,你可以說:「先休息一下可以,但等下我們要起來動一動。」
  • 他讓你反射性防衛時,你可以說:「我懂你在保護我,但這次我們試試看聽完對方怎麼說,好嗎?」


這不是壓抑,也不是責怪,
而是開始練習和自己內部的老夥伴說話。

成長,不是砍掉重練,而是柔軟地接住過去的自己,
並且願意帶著他們,一起往前走得更好。



💡你不需要擁有完美隊友,但你要學會帶領他


每一次慣性的出現,其實都是一次機會。

讓你重新選擇,這次要不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
也許你還是會吃幾根薯條,還是會退縮或拖延,

但你心裡開始知道—— 這是我的隊友在試圖幫我,我願意對他更溫柔, 但也更堅定地說:「來,我們升級一下做法吧。」

你不是那個被反應牽著走的人。
你是那個可以設計、選擇、調整步伐的隊長。



下次當你又在某個深夜,看著自己做出熟悉反應、又想怪自己時,
請記得拍拍那位老朋友的肩膀,輕聲說一句: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
但我現在想試試另一種方式活下去。」

你的慣性不是你,
它只是你的隊友——而你,需要學會升級這位隊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06會員
41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每次覺得迷茫、猶豫、不安時,別急著責怪自己。這些感覺不是壞事,而是內心在提醒:你正站在成長的門口。Known Unknown,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卻也因此開始探索。當你願意帶著疑惑出發,成長就已經在路上了。擁抱CHA,改變從這一刻溫柔展開。
Thumbnail
2025/04/29
每次覺得迷茫、猶豫、不安時,別急著責怪自己。這些感覺不是壞事,而是內心在提醒:你正站在成長的門口。Known Unknown,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卻也因此開始探索。當你願意帶著疑惑出發,成長就已經在路上了。擁抱CHA,改變從這一刻溫柔展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朋友說:「改運就是改變個性!」 我驚呼這太難了!覺察到自己個性的盲點,然後呢? 「我們都學過心理學,一個人的選擇往往是由其個性所
Thumbnail
好朋友說:「改運就是改變個性!」 我驚呼這太難了!覺察到自己個性的盲點,然後呢? 「我們都學過心理學,一個人的選擇往往是由其個性所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順從是理解對方?還是沒想法的表現?
Thumbnail
順從是理解對方?還是沒想法的表現?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