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書的書名真的很長)
💛語言是很奇妙的,
有時候像水,
可以滲入心裡最細微的角落;
有時候像繩索,
把人與人緊緊綁在一起。
也可能像一面盾牌,
保護我們的信念不被質疑擊碎。
這兩本繪本,正是從語言出發,
分別引導我們向內和向外走。
一本教我們怎麼穩穩站在原地,
即使有風也不害怕動搖;
另一本則陪我們學習如何走近他人,
用話語拉起一條不傷人的細線。
兩本書像一雙手,
一手扶住自己,一手伸向世界。
不是先後順序,也不是哪本比較重要,
而是彼此對望、互相支撐。
當我們能夠說出「我相信自己」,
也就更能在別人脆弱的時候,
說出「我懂你的心情」。
所以,今天將分別走進這兩本書,
一本看見內在的建築,
一本聽見關係的聲音。
來看看這些話語,怎麼慢慢讓人覺得:
原來你也懂,我也不只是我。
💛光是封面就已經讓人慢下腳步。
一個閉著眼、嘴角微微上揚的小女孩,
靜靜站在花叢裡,頭髮被風揚起,
臉上神情是平穩的、安靜的。
她什麼也沒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她很愉悅。
畫面從底部的花朵延伸到上方的天空,
色彩從柔和的橘粉漸漸過渡到清爽的天藍,
由下而上展開的色彩,
像安靜的引導,陪你慢慢站穩。
#我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這句話看似簡單,
卻不是那種貼在牆上的無聊標語。
它從孩子的視角出發:
我沒看過恐龍、沒去過漂亮的城堡,
我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但我就是我。
鏡子裡的自己可能有點矮、有點不確定,
但也正因如此,
那句「我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說出口才特別有重量。
#我不跟別人比較
我們活在充滿「比較」的社會,
大人如此,孩子更是。
這頁用花朵做為比喻,
春天裡不只開一種花,
每種花都有自己的香氣、顏色和節奏。
這樣的圖像讓人想起,孩子也像花,
有的早開、有的慢開,
有的怕冷、有的喜歡陽光,
不必搶、不必贏,
只要在自己的節奏裡綻放,就很好了。
#別擔心
這句話不是叫我們裝沒事,
而是幫我們找到可以好好呼吸的出口。
書中把「擔心」描寫成會繁殖的小東西,
會讓人變得緊繃、變得沒自信。
這樣的描寫很貼近孩子的真實狀態,
有時候我們以為小事,
但在他們心裡可能正在颳風下雨。
說一聲「別擔心」,
不只是安慰,更是允許他暫時鬆開自己。
💛另一本不是燦爛陽光型的溫暖,
而是那種天色漸暗前,
還殘留著些微餘光的靜謐。
一隻海豹輕輕撫著一隻黃色小動物的背,
旁邊有一點點雨滴落下,
但沒關係,這個擁抱夠大,情緒不會淹水。
#拜託你了
這不是撒嬌,而是信任的邀請。
置物櫃太重打不開,一句「可以幫我一下嗎?」
讓兩個人變成一隊。
這不是求助,而是合作。
對孩子來說,願意開口請求,
是很大的勇氣,而願意回應,
更是一種友誼的開始。
#我
這一則是語言轉彎的經典示範。
當朋友不小心弄溼畫紙,
我們很容易脫口而出「你怎麼那麼不小心!」
但如果換成「我的畫溼掉了,好難過」,
一樣表達情緒,但少了責怪,多了真實。
用「我」開頭,
讓對方聽見了傷心,而不是攻擊。
這樣的話,更容易被接住。
#我懂你的心情
這頁的圖像特別美。
夕陽底下,三個動物坐在樹枝上,
什麼也不說,
但那句「我懂你的心情」像風一樣吹過來。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答案,
只需要有人陪我們坐著,
這樣的理解,是關係裡最珍貴的事。
#你的想法呢?
這一則最接近日常生活。
吃飯時、玩耍時、做決定之前,
問一句:「你的想法呢?」
是給對方發言的空間,也是對話的起點。
這樣的語言像溫水,不燙、不冷,剛剛好。
它不要求馬上解決問題,
但讓彼此被放在同一個位置上好好說話。
💛這兩本書就像是兩條河流,
一條向內流向心裡,一條向外流向別人,
最後都在生活裡交會成理解的海。
《堅定的話》練習往內走,
讓自己穩穩站著,不被跌倒。
《溫柔的話》練習往外走,
讓自己靠近別人,不怕碰撞。
💛在這個說話容易、聽話困難的時代裡,
我們更需要理解怎麼讓語言有厚度、有溫度、
有節奏、有餘韻。
這兩本書的好,不是它教了孩子什麼,
而是它陪孩子(也陪我們),
一起用一句一句的方式,
重新認識自己說出口的那一聲聲。
有時候,一句話像羽毛一樣輕,
一說出口就被風帶走了;
有時候,一句話卻像石頭一樣重,
掉進心裡,泛起長長的漣漪。
如果我們願意停下來聽自己說的話,
也停下來看孩子怎麼說話,
會發現語言不只是表達的工具,
也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是我們怎麼說出愛,
也怎麼面對害怕的方式。
💛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在裡面站穩,
也可以讓兩個人在之間靠近。
語言,有時是一張椅子,
讓人坐下來不再漂泊,
有時是一條路,
通往還沒說出的理解。
【我的話有超能力1+2套書】
(二冊)(贈好話魔法練習卡12張):
《堅定的話,帶來支持的力量!》+
《溫柔的話,讓我們緊緊相連!》
作者|高廷旭(고정욱)
譯者|簡郁璇
出版|小漫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