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Tx3地緣政治研究室
美國對中加徵關稅,中國反手祭出航空制裁,一刀砍斷波音千億訂單鏈,這不是危機預演,而是真實上演的戰略斷供!
根據《彭博》報導,中國航空業者全面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凍結美系航空零組件採購,直接把波音這個美國航空巨頭推上了貿易戰的最前線。更驚人的是,截至今年3月,中國竟有14家航空公司是「全波音機隊」!當中包括廈門航空、山東航空、昆明航空,若供應鏈中斷,這些公司將陷入整隊停飛的危機邊緣!這不只是商業對決,是半世紀合作關係的徹底瓦解。
波音曾是美中經貿關係的象徵,甚至被喻為「最安全的跨國愛情故事」。但這場故事,如今變成一場離婚官司。從1972年第一架707飛抵北京至今,波音花了50年深耕中國,卻被2025年的關稅新政「一刀封喉」。
當中國政府宣布對美製航空器加徵高達130%的關稅,機身不只重,代價更重。以南航一架原本1.2億美元的波音787為例,稅後成本直接翻倍!航空公司只能選擇延後交機、取消訂單,甚至轉向空巴或國產C919,全面重整機隊策略。
對波音而言,這不只是一批飛機賣不出去,而是未來三年的營運預期瞬間被清零。
根據數據,從2025年到2027年,中國三大航預計接收多達179架波音飛機,如今這批訂單岌岌可危。更讓人心驚的是,波音的787方向舵、機翼結構件等零組件還由中國工廠製造,意味著連供應鏈也正遭「雙向斷裂」。
這是一場中美「雙輸」的典型戰爭,但波音可能首當其衝變成犧牲品。
當航空業加速「去美化」、中國全面推動「本土製機」,波音若不及時止血,恐怕將淪為全球供應鏈重構下的「歷史注腳」。
波音CEO Dave Calhoun的呼籲格外沉重:「我們正在尋找合法又能繼續營運的辦法。」這番話背後,是一間企業在政治巨浪前的無奈掙扎。
Tx3觀點:全球化正在解體,留給波音的時間不多了。
在這場供應鏈冷戰裡,從來沒有局外人。今天是波音,明天可能是你的產業。未來不屬於最大的公司,而是準備好迎接劇變的企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