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冷!房地合一稅近七季首衰 他點名「最慘縣市」:很合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房市真的榮景不再!財政部最新公告,3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3.5億元,年增僅2.7%;第一季稅收則為101.2億元,衰退11%,為近七季來首次年減,顯示房市交易不再像往年一樣熱絡。

統計顯示,第一季個人房地合一稅收101.2億元,年減幅度達到11%,是近7季首見年減,同時第一季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也寫下近7季以來新低,房市交易明顯量縮,其中3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43.6億元,仍較去年同期微幅增加2.7%。 

比較3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六都表現,稅收王則是新北市,稅收11億元,年增28.8%,台中市則是剩下7.4億元,年減6%,桃園市5.7億元,大致較去年同期持平,其次為高雄市5.1億、台北市3.9億元和台南市3.5億元。

完整內文點我:

https://news.houseprice.tw/6010

avatar-img
5168News
1會員
40內容數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找房查價一站搞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5168News 的其他內容
為了省仲介費,不少人選擇買房「直接找屋主」,不過也有些人為了避免消費糾紛,選擇找房仲幫忙,為的是替自己多買一份保障,畢竟一間房動輒上千萬,要是日後出了問題求助無門可成一大麻煩。「到底該不該花仲介費找房仲?」是每個房市小白常遇到問題,為此賣厝阿明在臉書社團分享「買房攻略」,用一張表告訴你怎麼選最聰明!
你知道嗎?契稅不只是買賣房屋時才需要繳,有些人自己蓋房子也可能發生需要繳納契稅情形。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出錢在自有土地上蓋房子,並以子女名義為起造人,完工後房屋就直接登記在子女名下。此舉雖然不是房屋所有權移轉行為,但出錢的是父母,建物所有權卻在子女名下,已涉及「無償贈與」,依法應申報繳納契稅。
自央行於去年第3季祭出史上最嚴打炒房政策後,房市買氣瞬間急凍,加上搭配強化金檢,擊落投資客從銀行搬錢購屋的絕技,連帶房價也跟著些許鬆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全台平均房價降至每坪33.8萬元,較前一季每坪36.2萬元下滑6.6%,顯然市場已進入修正階段。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
為了省仲介費,不少人選擇買房「直接找屋主」,不過也有些人為了避免消費糾紛,選擇找房仲幫忙,為的是替自己多買一份保障,畢竟一間房動輒上千萬,要是日後出了問題求助無門可成一大麻煩。「到底該不該花仲介費找房仲?」是每個房市小白常遇到問題,為此賣厝阿明在臉書社團分享「買房攻略」,用一張表告訴你怎麼選最聰明!
你知道嗎?契稅不只是買賣房屋時才需要繳,有些人自己蓋房子也可能發生需要繳納契稅情形。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出錢在自有土地上蓋房子,並以子女名義為起造人,完工後房屋就直接登記在子女名下。此舉雖然不是房屋所有權移轉行為,但出錢的是父母,建物所有權卻在子女名下,已涉及「無償贈與」,依法應申報繳納契稅。
自央行於去年第3季祭出史上最嚴打炒房政策後,房市買氣瞬間急凍,加上搭配強化金檢,擊落投資客從銀行搬錢購屋的絕技,連帶房價也跟著些許鬆動。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全台平均房價降至每坪33.8萬元,較前一季每坪36.2萬元下滑6.6%,顯然市場已進入修正階段。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房市真的榮景不再!財政部最新公告,3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3.5億元,年增僅2.7%;第一季稅收則為101.2億元,衰退11%,為近七季來首次年減,顯示房市交易不再像往年一樣熱絡。 統計顯示,第一季個人房地合一稅收101.2億元,年減幅度達到11%,是近7季首見年減,同時第一季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也
Thumbnail
財政部統計,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新高73.1億,年增124%,反映2016年買進不動產價格大漲,且售後須繳納可觀房地合一稅金,推估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上看600億。 財政部公布截至6月底,全國超過56.3萬人囤房,比去年增加1.7萬人。仍以囤房2戶為分水嶺。囤房1戶與2戶者,分別增加約1
Thumbnail
7都預售狀況與去年相比,北市房價增幅17.4%最高,高雄交易量增幅97.6%最高。今年上半年預售狀況則是北市均價123.9萬最高、台中市交易量10509比最高。大家房屋表示去年至今這波漲幅,讓過去相比低總價且有建設議題的中南部蛋黃區受惠良多。 信義房價指數最新第2季國內成屋房價指數年增4.8%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7都2房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全面上漲,台北市漲幅最高。預售總價中位數2,833萬,年漲幅17.3%。業者分析本波股市帶動房市,市場資金充沛,且不少2代、3代仍有置產需求。台北市長期新案稀缺,若是精華地段釋出案件,都會吸引購屋族出手,可視為蛋黃區重返榮耀之先聲。 金管會19日公布6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近1年人口正成長最高為北屯區(人口年增逾6,413人)成長2.13%、桃園區1.23%、中壢區1.08%。 今年6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5.8億元,創歷史單月次高,年增高達84.5%。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93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高達88%。主因仍是房價不斷飆高。 網友ga3
Thumbnail
房產市場受新青安貸款帶動且上半年台股續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全國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央行6月再次發起信用管制針對第2戶限制貸款成數,買氣是否延續至下半年,端看股市及政經局勢表現。CECA發文提醒明年降息可能導致市場暴走。 桃園23年家戶數達90萬戶,較前年成長2.8%,成長幅度6都第1顯示住宅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內政部今日(1/15)發布112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本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2.25%,較上季微幅上升0.16%,較111年同季上升1.7%。 內政部表示,本季主要受到中位數住宅價格上升,導致購屋負擔微幅加重;但因可支配所得上升,再加上政府於1
Thumbnail
囤房稅制度的不足使政府推出新改革,但面對掛人頭購房和租金上漲等挑戰,困住了改革的腳步。為何房價難以下跌?原因是臺灣資金流動性高,投資者愛投入房市,加上供需失衡和金融政策的影響。囤房稅新制能否扭轉局面,成為房市的救星?讓我們拭目以待!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房市真的榮景不再!財政部最新公告,3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3.5億元,年增僅2.7%;第一季稅收則為101.2億元,衰退11%,為近七季來首次年減,顯示房市交易不再像往年一樣熱絡。 統計顯示,第一季個人房地合一稅收101.2億元,年減幅度達到11%,是近7季首見年減,同時第一季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也
Thumbnail
財政部統計,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新高73.1億,年增124%,反映2016年買進不動產價格大漲,且售後須繳納可觀房地合一稅金,推估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上看600億。 財政部公布截至6月底,全國超過56.3萬人囤房,比去年增加1.7萬人。仍以囤房2戶為分水嶺。囤房1戶與2戶者,分別增加約1
Thumbnail
7都預售狀況與去年相比,北市房價增幅17.4%最高,高雄交易量增幅97.6%最高。今年上半年預售狀況則是北市均價123.9萬最高、台中市交易量10509比最高。大家房屋表示去年至今這波漲幅,讓過去相比低總價且有建設議題的中南部蛋黃區受惠良多。 信義房價指數最新第2季國內成屋房價指數年增4.8%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7都2房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全面上漲,台北市漲幅最高。預售總價中位數2,833萬,年漲幅17.3%。業者分析本波股市帶動房市,市場資金充沛,且不少2代、3代仍有置產需求。台北市長期新案稀缺,若是精華地段釋出案件,都會吸引購屋族出手,可視為蛋黃區重返榮耀之先聲。 金管會19日公布6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近1年人口正成長最高為北屯區(人口年增逾6,413人)成長2.13%、桃園區1.23%、中壢區1.08%。 今年6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5.8億元,創歷史單月次高,年增高達84.5%。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93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高達88%。主因仍是房價不斷飆高。 網友ga3
Thumbnail
房產市場受新青安貸款帶動且上半年台股續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全國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央行6月再次發起信用管制針對第2戶限制貸款成數,買氣是否延續至下半年,端看股市及政經局勢表現。CECA發文提醒明年降息可能導致市場暴走。 桃園23年家戶數達90萬戶,較前年成長2.8%,成長幅度6都第1顯示住宅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內政部今日(1/15)發布112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本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2.25%,較上季微幅上升0.16%,較111年同季上升1.7%。 內政部表示,本季主要受到中位數住宅價格上升,導致購屋負擔微幅加重;但因可支配所得上升,再加上政府於1
Thumbnail
囤房稅制度的不足使政府推出新改革,但面對掛人頭購房和租金上漲等挑戰,困住了改革的腳步。為何房價難以下跌?原因是臺灣資金流動性高,投資者愛投入房市,加上供需失衡和金融政策的影響。囤房稅新制能否扭轉局面,成為房市的救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