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有沒有常常覺得「怎麼看東西越來越不清楚了」?
明明才剛換過眼鏡,結果還是覺得霧霧的。看電視要坐得比以前近,開車的時候覺得對向來車的車燈特別刺眼,甚至有時候覺得對方講話時的嘴型、眼神都模糊模糊的——心裡還會默默想一句:「是不是眼睛出事了?」這種視力模糊,對熟齡族來說很常見。但問題是,它到底是老花眼、白內障,還是黃斑部病變?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一口氣說清楚:
你「看不清楚」的感覺,到底從哪裡來?怎麼自己分辨?什麼時候該立刻看醫生?
很多人遇到模糊的第一反應就是「眼鏡度數可能退了」,結果換了新眼鏡還是一樣模糊,才發現不是眼鏡的問題,是眼睛本身出了狀況。
我們眼睛的視覺,就像照相機的運作。能不能拍出清楚的畫面,取決於好幾個條件:
只要這其中一個地方出現異常,就會造成你「看不清楚」的狀況。
白內障是熟齡族幾乎都會遇到的視力變化,它是因為水晶體老化、變混濁,讓原本該通透的「鏡頭」變成半透明的「塑膠片」,畫面自然不清楚。
📌 白內障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手術:移除混濁水晶體,裝上人工水晶體。現在的技術成熟、恢復快,成功率超過95%以上。
「我看電視,字幕旁邊的畫面都還可以,但中間的字好像都糊糊的。」
「看人臉的時候覺得五官歪掉,嘴巴變斜、眼睛像是模糊一塊。」
這種「中央模糊」的感覺,就是典型的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眼睛負責辨識細節的區域,一旦受損,你會發現畫面「不是整個模糊,而是中間最重要那一塊出問題」。
📌 黃斑部病變若早期發現,可用注射藥物、雷射等方法延緩惡化。錯過早期,損傷就不可逆,甚至可能失明。
這是一種超簡單的視力自測方法,在家自己就能做:
🔎 若發現格線變彎、消失或有空洞,請儘速安排眼底檢查。
✅ 勾選 2 項以上 → 建議安排眼科檢查
✅ 勾選到「看東西變形」、「黑影」、「中間糊」 → 儘速做黃斑部檢查!
阿華伯,67歲,最近覺得「好像看不清媳婦的臉」,以為自己只是老花加重。結果去眼科一查,發現是黃斑部開始退化,還好發現得早,用藥控制下來,目前生活功能還維持得很好。
如果他那時只換眼鏡、不看醫生,可能現在連走路看人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