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視線模糊、看不清:黃斑部病變 or 白內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最近有沒有常常覺得「怎麼看東西越來越不清楚了」?

明明才剛換過眼鏡,結果還是覺得霧霧的。看電視要坐得比以前近,開車的時候覺得對向來車的車燈特別刺眼,甚至有時候覺得對方講話時的嘴型、眼神都模糊模糊的——心裡還會默默想一句:「是不是眼睛出事了?」

這種視力模糊,對熟齡族來說很常見。但問題是,它到底是老花眼、白內障,還是黃斑部病變

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一口氣說清楚:


你「看不清楚」的感覺,到底從哪裡來?怎麼自己分辨?什麼時候該立刻看醫生?

raw-image




👁️ 視力模糊不等於度數不夠

很多人遇到模糊的第一反應就是「眼鏡度數可能退了」,結果換了新眼鏡還是一樣模糊,才發現不是眼鏡的問題,是眼睛本身出了狀況。

我們眼睛的視覺,就像照相機的運作。能不能拍出清楚的畫面,取決於好幾個條件:

  • 鏡頭(水晶體)夠清晰 → 決定畫面聚不聚焦
  • 感光元件(視網膜,尤其黃斑部)正常 → 決定畫面能不能傳送
  • 光線進入的路順不順(角膜、玻璃體) → 有無混濁或變形
  • 影像傳送的線路(視神經)是否健康 → 影像能不能送到大腦

只要這其中一個地方出現異常,就會造成你「看不清楚」的狀況。


🔎 你是哪一種模糊?先來張快速對照表:

raw-image

🌫️ 白內障:模糊中的「灰濾鏡」

白內障是熟齡族幾乎都會遇到的視力變化,它是因為水晶體老化、變混濁,讓原本該通透的「鏡頭」變成半透明的「塑膠片」,畫面自然不清楚。

你可能會這樣感覺:

  • 看東西像隔著一層灰玻璃
  • 對光特別敏感,尤其晚上開車眼睛很吃力
  • 顏色看起來不鮮豔,好像整個世界少了一點飽和度
  • 換眼鏡也沒什麼幫助

📌 白內障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手術:移除混濁水晶體,裝上人工水晶體。現在的技術成熟、恢復快,成功率超過95%以上。


🟡 黃斑部病變:中心模糊、不是整個都看不清

「我看電視,字幕旁邊的畫面都還可以,但中間的字好像都糊糊的。」


「看人臉的時候覺得五官歪掉,嘴巴變斜、眼睛像是模糊一塊。」


這種「中央模糊」的感覺,就是典型的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眼睛負責辨識細節的區域,一旦受損,你會發現畫面「不是整個模糊,而是中間最重要那一塊出問題」。

常見症狀:

  • 中央看不清楚,周邊還可以
  • 看東西變形、彎曲(直線變彎線)
  • 看報紙時中央幾個字很模糊,其他沒事
  • 有些人甚至看到中央有黑點、黑影

📌 黃斑部病變若早期發現,可用注射藥物、雷射等方法延緩惡化。錯過早期,損傷就不可逆,甚至可能失明。


📏 阿姆斯勒格子測試:10 秒自我檢查

這是一種超簡單的視力自測方法,在家自己就能做:

  1. 找一張 10×10 的格子圖(像棋盤)
  2. 遮住一隻眼睛,另一隻眼對著中央黑點看
  3. 看看格線是否有變形、模糊、缺塊

🔎 若發現格線變彎、消失或有空洞,請儘速安排眼底檢查。


💬 來,和自己對話:最近視力有這些改變嗎?

raw-image

✅ 勾選 2 項以上 → 建議安排眼科檢查


✅ 勾選到「看東西變形」、「黑影」、「中間糊」 → 儘速做黃斑部檢查!



👩‍⚕️ 真實情境小故事:

阿華伯,67歲,最近覺得「好像看不清媳婦的臉」,以為自己只是老花加重。結果去眼科一查,發現是黃斑部開始退化,還好發現得早,用藥控制下來,目前生活功能還維持得很好。

如果他那時只換眼鏡、不看醫生,可能現在連走路看人都成問題。


🧾 小結:今天這三件事,請你記得!

  1. 看不清楚不等於只是「老眼昏花」,可能是眼睛裡的病變在發聲。
  2. 白內障可治、效果好,但黃斑部病變一定要早期處理,錯過黃金期很難救。
  3. 中央模糊、線條變形、看不清人臉的,別等了,該安排眼底檢查了。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08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是不是也常有這種狀況? 早上起床腦袋悶悶的,像是有人用棉被把你整個頭包住一樣;到了晚上,額頭開始發脹、眼睛乾乾的、看東西有點模糊。你不太會說那是不是「痛」,但你知道——這個感覺不太對。 你懷疑是不是眼壓太高,或者最近用眼太多?但又會忍不住想:該不會是腦壓太高吧?會不會是中風?還是腦瘤? 別緊
你有沒有試過這種情況? 早上起床才剛站起來,就覺得頭好像被什麼東西拉著轉,眼前一片黑; 或是走到廚房突然覺得「喔喔,要倒了」——趕快扶牆才沒摔倒。 這些情況常常發生在熟齡朋友身上,但問題是……到底是怎麼了? 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超常見又超模糊的問題——「頭暈」。 它是姿
——「家裡不是診所,但可以準備得像一個溫柔的小急診」 說真的,很多小症狀如果能早點發現、早點記錄,可能根本不用跑一趟醫院。問題是,大多數人身體不舒服時只會「忍著看看」,沒有工具可以幫自己確認到底是小事還是要緊事。 所以這篇要跟你聊的,不是醫學理論,而是——你家裡應該要有什麼基本的健康工具?平常又
你是不是也常有這種狀況? 早上起床腦袋悶悶的,像是有人用棉被把你整個頭包住一樣;到了晚上,額頭開始發脹、眼睛乾乾的、看東西有點模糊。你不太會說那是不是「痛」,但你知道——這個感覺不太對。 你懷疑是不是眼壓太高,或者最近用眼太多?但又會忍不住想:該不會是腦壓太高吧?會不會是中風?還是腦瘤? 別緊
你有沒有試過這種情況? 早上起床才剛站起來,就覺得頭好像被什麼東西拉著轉,眼前一片黑; 或是走到廚房突然覺得「喔喔,要倒了」——趕快扶牆才沒摔倒。 這些情況常常發生在熟齡朋友身上,但問題是……到底是怎麼了? 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超常見又超模糊的問題——「頭暈」。 它是姿
——「家裡不是診所,但可以準備得像一個溫柔的小急診」 說真的,很多小症狀如果能早點發現、早點記錄,可能根本不用跑一趟醫院。問題是,大多數人身體不舒服時只會「忍著看看」,沒有工具可以幫自己確認到底是小事還是要緊事。 所以這篇要跟你聊的,不是醫學理論,而是——你家裡應該要有什麼基本的健康工具?平常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你最近有沒有常常覺得「怎麼看東西越來越不清楚了」? 明明才剛換過眼鏡,結果還是覺得霧霧的。看電視要坐得比以前近,開車的時候覺得對向來車的車燈特別刺眼,甚至有時候覺得對方講話時的嘴型、眼神都模糊模糊的——心裡還會默默想一句:「是不是眼睛出事了?」 這種視力模糊,對熟齡族來說很常見。但問題是,它到底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糖尿病相關白內障(Diabetes-Related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皮質性白內障(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核性白內障(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後囊下白內障…等
Thumbnail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
Thumbnail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Thumbnail
瞭解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影響,以及如何保護眼睛健康。討論眼睛疲勞、藍光傷害等問題,並提供葉黃素產品的補充建議。
Thumbnail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複視就是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 病患也會覺得視力模糊或在某一特定方向視物困難,如果是腦神經的病變或壓迫,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
Thumbnail
「醫師,開完白內障後,看東西變得好清楚、好明亮喔!」60多歲的王先生在術後回診時興奮地說,「之前我以為家裡電視故障,便去買了一台新電視,結果回家一看畫面還是又暗又模糊,所以就回去電器行罵了老闆一頓。想起來真是不好意思,原來是我自己白內障啊。」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神經感覺視網膜玻璃、視網膜退化(RP)、周邊視網膜退化、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網膜出血、阿茲海默症、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炎、視網膜發育不良、Coats病—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早產兒視網膜症、鐮狀細胞貧血眼部病變、惡血質相關視網膜病變(貧血、白血病、高黏滯度狀態)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你最近有沒有常常覺得「怎麼看東西越來越不清楚了」? 明明才剛換過眼鏡,結果還是覺得霧霧的。看電視要坐得比以前近,開車的時候覺得對向來車的車燈特別刺眼,甚至有時候覺得對方講話時的嘴型、眼神都模糊模糊的——心裡還會默默想一句:「是不是眼睛出事了?」 這種視力模糊,對熟齡族來說很常見。但問題是,它到底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糖尿病相關白內障(Diabetes-Related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皮質性白內障(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核性白內障(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後囊下白內障…等
Thumbnail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
Thumbnail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Thumbnail
瞭解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影響,以及如何保護眼睛健康。討論眼睛疲勞、藍光傷害等問題,並提供葉黃素產品的補充建議。
Thumbnail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複視就是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 病患也會覺得視力模糊或在某一特定方向視物困難,如果是腦神經的病變或壓迫,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
Thumbnail
「醫師,開完白內障後,看東西變得好清楚、好明亮喔!」60多歲的王先生在術後回診時興奮地說,「之前我以為家裡電視故障,便去買了一台新電視,結果回家一看畫面還是又暗又模糊,所以就回去電器行罵了老闆一頓。想起來真是不好意思,原來是我自己白內障啊。」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神經感覺視網膜玻璃、視網膜退化(RP)、周邊視網膜退化、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網膜出血、阿茲海默症、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炎、視網膜發育不良、Coats病—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早產兒視網膜症、鐮狀細胞貧血眼部病變、惡血質相關視網膜病變(貧血、白血病、高黏滯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