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有這種狀況?
早上起床腦袋悶悶的,像是有人用棉被把你整個頭包住一樣;到了晚上,額頭開始發脹、眼睛乾乾的、看東西有點模糊。你不太會說那是不是「痛」,但你知道——這個感覺不太對。
你懷疑是不是眼壓太高,或者最近用眼太多?但又會忍不住想:該不會是腦壓太高吧?會不會是中風?還是腦瘤?別緊張,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些「頭痛」的問題,講清楚、理順一下,教你分辨出——這個痛,是可以觀察的,還是該趕緊看醫生。

🧠 熟齡族的頭痛,有時不簡單
在年輕的時候,頭痛大多就是感冒、用眼過度、壓力大導致。但熟齡之後,很多頭痛的背後,可能是「身體其他問題」的反射訊號。例如:
- 血壓忽高忽低造成的血管壓力變化
- 腦部循環不良,可能引起缺氧或水腦現象
- 眼壓上升,初期看不到也摸不到
- 慢性鼻竇炎、牙痛反射到臉與頭部
更重要的是,熟齡族的症狀常常不典型。很多人中風前不會突然嘴歪手麻,而是先出現「持續性的頭悶」、「看東西模糊」這類比較模糊的表現。
📊 表格一次看懂:這些頭痛怎麼分?

👀 腦壓高 VS 眼壓高,到底怎麼分?
很多人會把「眼睛脹」和「腦袋悶」搞混,特別是在你眼睛不舒服、看東西有點模糊的時候。這兩者的分辨方式,其實有幾個簡單重點:

所以如果你覺得:「一早起床就痛,彎個腰還更痛」,這真的要注意,建議安排一次腦部影像檢查比較保險。
⚠️ 這些是「不能等」的頭痛警訊!
你只要記得這句話:「這輩子從沒這麼痛過的頭痛,就是不對勁!」
這種痛,醫學上叫「爆炸性頭痛」,是腦動脈瘤破裂或腦出血常見的表現,症狀包括:
- 突然劇烈疼痛,幾秒內達最高點
- 合併嘔吐、意識模糊、抽搐
- 頭痛加上一邊手腳麻痺或說話困難
- 頭痛合併發燒、脖子僵硬(可能是腦膜炎)
這時不要觀察、不要硬撐、不要只吃止痛藥。直接叫119送醫,才是最安全的處置方式。
🧰 頭痛發作時你可以這樣做(自救+紀錄)
頭痛發作時,除了休息,其實你可以觀察幾個重點,幫助自己與醫師判斷問題:
- 描述痛的性質:悶痛?壓痛?跳痛?還是像被針刺?
- 出現時間與誘發點:早上?看手機?彎腰或運動後?
- 痛的部位與擴散方向:一側?眼眶?後腦?會不會擴到肩頸?
- **合併其他症狀?**視線模糊、噁心、站不穩、臉麻…
- **止痛藥有沒有效?**服藥後多久改善?能不能再痛起來?
你也可以使用簡單的記錄表格,每次頭痛就勾一下,讓自己更有感覺哪個方向該注意。
📋 互動區:你是哪種頭痛?快自我評量看看!

✅ 勾選 2 項以上,建議你開始紀錄頭痛情形並安排檢查
✅ 勾選最後一題(劇痛爆發型),請立刻就醫
🧾 小結:這三件事請你記得!
- 熟齡族的頭痛不要只當成「老毛病」或「壓力大」——有可能是腦或眼的警訊。
- 若頭痛持續、不斷加劇、或合併視力異常、嘔吐、暈眩等,請不要拖延就醫。
- 越清楚地描述你的頭痛感受與模式,醫生就越容易幫你找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