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期待:從結婚生子對於年輕人而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憶中,想「結婚生子」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原因,我想在過去「社會期待」提供了很大的驅力,來自親友長輩們那充滿壓力的關心,可能是關心你完成學業後有沒有找到工作工作?是不是一個好工作?又或者有沒有找到伴侶?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生子?可以看到的是許多文章、影音對這樣的社會期待有需多討論,而被關心的人隨著時間的演進,漸漸地從別人告訴為何接受轉向備受壓力,而從備受壓力轉而自娛娛人,又或者毫不在意,可見現在這樣的關心似乎在新世代中開始發生改變,諸如此類的關心越發少見。

社會期待會消失嗎?

如果你這麼問我?我會非常肯定的說,不會。

人生在世,每日接收成千上萬的訊息,為了合理的分配大腦CPU,會自動分類歸納,並忽視或習慣大部分的訊息。

而社會期待承載生活的群體對於個人生命的總結及群體經驗的歸納,是一種集體意識的凝聚,與刻板印象相似,卻有其無法比似的方向性,指引更加正面,如果要更具體的說明就是「人生KPI」,只是這份KPI並不是由少數人決定的。

那逐漸減少的關心去了哪裡?

臺灣隨著時間的進展、政治的影響等等因素,思維從傳統東方社會的集體,改變傾向西方社會的個人,除開社會秩序(法律、倫理、道德)影響越發薄弱​外,個人利益及權利則備受重視。而過去對結婚、生小孩這種家族、家庭兒孫滿堂的發展的任務,逐漸變成個人意願為重及隱私的事情(當然也有樂於分享喜悅的人們),而這樣的改變就如同前面所述,這是一個群體集體意識的改變,而非個人或單一世代可決定,好比小孩們自由戀愛,父母們支持與不干預,祖父母們排斥力道小,如此低門檻才得以快速且有利的傳播。

如果說這份社會集體的關心去了哪裡?我會說我不知道,也許平均分散到了其他社會期待中。

過去工作,社會在乎是否勤奮,有些人會將勤奮視為理所應當,但這理所當然並非出於習慣,而是為切合社會期待因而習慣,減少CPU在這件事情的工作量(減少內耗);如今社會對於年輕人們工作,要會用電腦、平板手機,要會剪影片、拍照、ai等等等,對於青年而言那是一項又一項的技能,可在社會眼中,那便只是年輕人的通識,這便是社會期待。

這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指引。

avatar-img
新秀玩家 沙龍
2會員
78內容數
小文章新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新秀玩家 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中小企業在國際局勢變動下,憑藉其優勢,成為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本文介紹政府近年來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例如青年創業啟動金貸款、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等,以及相關的數位培訓、租稅優惠等措施,並提及中小企網路大學提供的免費線上課程。
優秀的圖文素材使Canva成為海報設計的天堂 大概在2021年進入我視野的優秀工具~ 其優勢簡單來說,流暢、方便、多元。 而在這1~2年的AI崛起,可以在Canva明顯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 這一切我認為源自它那一直以來對於素材版權的開放態度。
臺灣除了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三大黨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政黨存在。本文介紹臺灣76個政黨中,一些名稱有趣或具有時代意義的政黨,例如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中華文化復興在理黨、臺灣動物保護黨等,並點出近期臺灣民眾黨主席更迭的特殊之處。
臺灣中小企業在國際局勢變動下,憑藉其優勢,成為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本文介紹政府近年來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例如青年創業啟動金貸款、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等,以及相關的數位培訓、租稅優惠等措施,並提及中小企網路大學提供的免費線上課程。
優秀的圖文素材使Canva成為海報設計的天堂 大概在2021年進入我視野的優秀工具~ 其優勢簡單來說,流暢、方便、多元。 而在這1~2年的AI崛起,可以在Canva明顯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 這一切我認為源自它那一直以來對於素材版權的開放態度。
臺灣除了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三大黨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政黨存在。本文介紹臺灣76個政黨中,一些名稱有趣或具有時代意義的政黨,例如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中華文化復興在理黨、臺灣動物保護黨等,並點出近期臺灣民眾黨主席更迭的特殊之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探討社會期待的演變,從過去的「結婚生子」等傳統觀念,到現代社會重視個人發展與多元價值。文章分析社會期待並非消失,而是轉化成其他形式,例如職場技能的要求等,並說明這種轉變是群體意識的改變,而非單一代際所能決定的。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房價節節攀升,讓許多年輕家庭對未來感到絕望。另外,空氣汙染以及就業市場的壓力也成為許多人猶豫生育的考量。然而,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即使面對當前重重困難,我們仍然能夠採取積極行動,為未來的下一代創造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探討社會期待的演變,從過去的「結婚生子」等傳統觀念,到現代社會重視個人發展與多元價值。文章分析社會期待並非消失,而是轉化成其他形式,例如職場技能的要求等,並說明這種轉變是群體意識的改變,而非單一代際所能決定的。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房價節節攀升,讓許多年輕家庭對未來感到絕望。另外,空氣汙染以及就業市場的壓力也成為許多人猶豫生育的考量。然而,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即使面對當前重重困難,我們仍然能夠採取積極行動,為未來的下一代創造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