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業務內斂特質」:從七年經驗看見內向者駕馭銷售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人心中或許會存有一個疑問:「如果我有內斂特質,那適合做業務工作嗎?」

我想答案會是肯定的。通常內向者常被忽略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我們身上藏著一種強大的特質,這個特質在充滿挑戰的業務領域中,不僅是生存的關鍵,更是邁向成功的底氣。


我的「內向」掙扎與銷售之路:初期的「失敗」與自我懷疑

我自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到現在我回憶起剛踏入業務工作時,畫面依然很清晰:第一次拜訪客戶時,內心的恐懼與掙扎讓他在車上待了一個多小時,腦中不斷盤旋著「該放棄」的念頭;甚至只是撥打一通陌生開發的電話,也需要猶豫長達30分鐘才鼓起勇氣去行動。

在這些過程當中,內心都在經歷著巨大的挑戰與自我懷疑,每次的猶豫不決,都感覺像是一次微小的「失敗」。

然而,也正是這段從幾乎被恐懼癱瘓到能夠在銷售領域自由出入的這段過程,讓我體會到並非僅僅是「害怕但還是做到了」的這麼簡單,而是克服這種深層的內在抗拒,原來本身就是一種鍛鍊。

這時我才發現,當一個人從極度的不適感中汲取力量、推動自己前行的過程中,就已經在無形中錘鍊出日後應對業務工作中無數挑戰所必需的心理韌性。




銷售戰場的現實:擁抱高頻率的「失敗」,是頂尖業務的必經之路

許多人對業務工作抱有過於美好的想像,但現實往往更為殘酷。在成為頂尖業務的道路上,成功與失敗會不斷地交替上演,而且「失敗的次數是遠多於成功」。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銷售工作的常態,尤其在初期,碰壁、被拒絕、案子石沉大海,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我們要理解僅憑熱情或技巧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人,需要具備強大的「內在的力量」。

它體現在能夠坦然「面對失敗」、勇於「接受需要改變的事實」,並從每一次挫折中汲取教訓,重新站起來。

我觀察到經歷失敗後的行動是成功人士的重要共同點之一,這點醒了我們,如何回應失敗,能否在失敗後依然採取行動,這才是區分卓越與平庸的關鍵。

因此,擁抱失敗,並將其視為學習和調整的機會,是每位渴望在銷售領域有所成就的人的必修課,而這一切,都根植於強韌的心理基礎。


歷史中的「內向」力量:從寡言名將中看見沉穩的「心理素質」

我很喜歡把身處第一線的業務人員比作古代戰場上的將軍,因為兩者都需要在不確定性很高的環境下承受潛在的挫敗。

有趣的是,當我們翻開歷史長卷,會發現許多聲名顯赫的名將,恰恰都展現出內向的性格特質。

例如,

  •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的韓信,以「寡言忍辱」、「謀略高超」著稱。
  • 《三國志·蜀志》則形容諸葛亮的性格為「寡言笑,性長於計」。
  • 唐朝名將李靖,在少年時期也是「寡言好學」。

這些歷史人物的共同點:沉靜、不好空談、善於思考與謀劃、能夠忍耐,恰恰與我們常說的「內向」或「內斂特質」有著高度的重疊。

這些例子並非偶然,它們揭示了一個可能性:

內向者的特質,在需要心理承壓的環境中,可能並非劣勢,反而是一種獨特的優勢。

這些歷史名將的成功,似乎也在印證著,內向性格中蘊含的深度思考和堅韌不拔,這與銷售工作所需要的長期堅持不謀而合。




「內斂」者的核心優勢:強大「心理素質」是面對壓力的不敗關鍵

綜觀這些歷史案例,內向特質往往指向一個更深層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

強大的「心理素質」。

這在充滿變數和壓力的業務戰場上,顯得尤其珍貴。它代表著一種「不能屈服,不能動搖的決心」,一種在逆境中保持冷靜、在挫敗面前維持信念的能力。

如同電影《熱辣滾燙》中所傳達的訊息:

「即使人生總是失敗,但只要你每次都勇敢地站在擂台上,輸了比賽贏了人生主導權」。

業務人員可能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但只要擁有足夠強韌的心理素質,能夠一次次重新再次拜訪客戶、提出方案、面對拒絕,最終就能掌握自己職業生涯的主導權。

這種內在的堅韌,是內向者(乃至所有成功業務人員)在壓力鍋般的銷售環境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也是能決定一個人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正經の練功道路
19會員
38內容數
不正經的方式拆解正經的讀書心得,用最正經的態度分析不正經的實際體驗。
2025/04/29
在B2B銷售模式中,要提升顧客的安全感,關鍵在於有效管理他們對「風險」的感受。當顧客做出購買決策時,真正左右他們行動的,往往不是你產品多好、效益多強,而是「我用了會不會出事?」換句話說,「安全感」才是所有交易的潛台詞。企業如何看待和處理風險,將直接形塑客戶的體驗與信任度。
Thumbnail
2025/04/29
在B2B銷售模式中,要提升顧客的安全感,關鍵在於有效管理他們對「風險」的感受。當顧客做出購買決策時,真正左右他們行動的,往往不是你產品多好、效益多強,而是「我用了會不會出事?」換句話說,「安全感」才是所有交易的潛台詞。企業如何看待和處理風險,將直接形塑客戶的體驗與信任度。
Thumbnail
2025/04/27
銷售工作中,「被拒絕」幾乎是家常便飯。雖然被拒絕的沮喪是難免的,但實際經歷後會發現,這正是個人成長的加速鍵。如何調適心態:重新定義「被拒絕」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7
銷售工作中,「被拒絕」幾乎是家常便飯。雖然被拒絕的沮喪是難免的,但實際經歷後會發現,這正是個人成長的加速鍵。如何調適心態:重新定義「被拒絕」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想從菜鳥業務蛻變為頂尖高手?關鍵就在於「持續深入了解你的行業」。如同《峰值體驗2》所提到的:「我們要確保最重要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認為不斷精進自己對行業的理解,包含了客戶所處的產業及市場狀況的全面掌握,是成為頂尖業務的核心。
Thumbnail
2025/04/26
想從菜鳥業務蛻變為頂尖高手?關鍵就在於「持續深入了解你的行業」。如同《峰值體驗2》所提到的:「我們要確保最重要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認為不斷精進自己對行業的理解,包含了客戶所處的產業及市場狀況的全面掌握,是成為頂尖業務的核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人們往往多問外在狀況,卻少探問內在感受。文章探討社會對話中常見的話題,呼籲人們注意個人內心真實感受,而非只重視外在條件。通過真誠的對話,讓人們找到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並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人們往往多問外在狀況,卻少探問內在感受。文章探討社會對話中常見的話題,呼籲人們注意個人內心真實感受,而非只重視外在條件。通過真誠的對話,讓人們找到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並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