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一件事情,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但有可能兩千三百萬人都跟你買書嗎?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吧!所以當你開了一家書店後,要放下的第一個執念就是:「想把書賣給所有人」,換句話來說就是
「 把書賣給在乎你,你也在乎他的人」
這不是亂唬爛,也不是小雜工一廂情願,而這本來就是商業邏輯中,目標客戶的概念。而為什麼書店要先服務好這些目標客戶,有以下理由
>>你身上一切都是有限的
你的時間有限,身家有限,甚至週轉期也短,其實是沒有任何基底去照顧每位不同需求的客人,這是事實,也是現實。
>>你喜歡的書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大家個性不同,喜好不同,賣書給跟你喜好相同的人,滿足了他的需求,說不定他還會感謝你,滿足你的情緒價值跟收益,沒什麼不好,還可以減少大量不對盤的精神消耗。
>>被你吸引來的人比你求來的人對你更有興趣
跟去書店挑書一樣,你看到喜歡封面會拿起來翻一翻,看了不錯就有更高機會買,你的客人也是,他如果喜歡你的特色,自然買單機率更高,大家你情我願,不需要互相勉強,互相消耗,何樂不為。
所以當你放下將書賣給所有人的執念後,反而可以用自身特色會找出一條賣書的光之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