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花十分鐘隨意打的心得,沒有什麼校正~
歡迎大家分享看芥川短篇小說<父親>的想法!
———正文———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也像那位小孩一樣,但我嘲諷、鄙視的是我的家,我家是個破舊鐵皮屋,我不敢邀請朋友來我家參觀,甚至是別人要來我家載我一程,我都會極力拒絕,因為害怕被嘲笑,會被笑家裡窮困。
這也讓我想起國中同學,她嘲笑自己媽媽的容貌,明明她媽媽看起來皮膚嬌嫩,且看起來像二十幾歲,卻被她笑說是老太婆,她的姿態不以為意,並以非常噁心的態度形容,讓我非常驚訝。
我想,小孩若在家裡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愛,就容易對於家庭產生比較負面的情感,感到自卑、低自尊。而我也是漸漸長大,比較成熟,到了國中才願意讓朋友來家裡作客。不過這也是我的猜想,如果我很愛我的家,我會願意分享給大家,也願意承受被嘲笑的可能,因為我知道家在我心裡的價值,是很重要、很巨大的。
最後不知道那小孩知不知道爸爸是為了他才跟他搭同一班火車的嗎?最後爸爸逝世,會不會檢討自己說了不得體的話呢?或其實脫口的當下就後悔了?
我想這警示每個人說出口的話,都要擔起責任,先好好思考再表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