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
1. 原文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釐爾成、來咨來茹。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奄觀銍艾。
2. 注釋
1. 嗟嗟臣工:感嘆各位臣子官員
2. 敬爾在公:要恭敬地處理政事
3. 王釐爾成:國王調理你們的政務使之完善
4. 來咨來茹:來詢問、來接受指導
5. 嗟嗟保介:感嘆保護國家的大臣
6. 維莫之春:正值暮春時節
7. 亦又何求:還有什麼未完成的願望
8. 如何新畬:該如何開墾新的田地
9. 於皇來牟:讚美來牟這種豐收的作物
10. 將受厥明:將要得到其光輝的成果
11. 明昭上帝:上帝的意旨明顯昭示
12. 迄用康年:使得整年安康
13. 命我眾人:命令百姓
14. 庤乃錢鎛:準備好農具(錢鎛為割草用的農具)
15. 奄觀銍艾:立即可以觀看割草收穫的景象
3. 白話文
各位臣子官員啊,要恭敬謹慎地處理公務。國王為你們整理政事,並且來詢問並聽取意見。保護國家的大臣們啊,現在正值暮春時節,還有什麼未完成的事情呢?該如何開墾新的田地呢?讚美那即將成熟的來牟作物,我們將迎來它的光輝成果。上帝的意旨清楚地昭示,讓我們能夠迎來一整年的豐年。王命令我們百姓,準備好鐮刀與農具,即將看到收割的繁忙景象。
4. 總結
此段表現出君臣齊心、勤於政事與農事,祈求豐年、推進民生安定的景象。
啟示
君臣協作是政務順暢的基礎
把握時節、辛勤耕作才能迎來豐收
尊重天命、順應時機可致康樂安年
《噫嘻》
1. 原文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播厥百穀。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2. 注釋
1. 噫嘻成王:感嘆成王
2. 既昭假爾:已經明確地任用你們
3. 率時農夫:率領當時的農民
4. 播厥百穀:播種各類穀物
5. 駿發爾私:迅速動員你們的資財與力量
6. 終三十里:耕作範圍達到三十里
7. 亦服爾耕:也要致力於耕作
8. 十千維耦:一萬對(兩人為一對)的人共同勞作
3. 白話文
啊成王啊,您已經光明正大地任用了你們。帶領當時的農夫們,播種各種五穀。要迅速動員自己的資源和力量,耕作範圍可以延伸到三十里之外。大家都要努力從事農耕,一萬對農人一起辛勤工作。
4. 總結
這段展現成王任用賢能、推動農耕、勉勵百姓努力墾植,塑造太平盛世的景象。
啟示
君王施政需明察善任
農業是國家繁榮的基礎
群眾齊心協力能成就大業
《振鷺》
1. 原文
振鷺于飛、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無惡、在此無斁。庶幾夙夜、以永終譽。
2. 注釋
1. 振鷺于飛:白鷺振翅飛翔
2. 于彼西雝:在那西方的水邊
3. 我客戾止:我的賓客來到並停留
4. 亦有斯容:也有這般莊重的儀容
5. 在彼無惡:在那裡沒有惡行
6. 在此無斁:在這裡也沒有厭倦怠慢
7. 庶幾夙夜:希望能夙夜勤勉
8. 以永終譽:以長久維持美譽
3. 白話文
白鷺展翅飛翔,在那西邊的水域。我們的賓客來到這裡,也帶著莊重的儀容。他們在那裡沒有惡行,在這裡也不懈怠。只希望大家日夜勤勉,能夠長久保持美好的聲譽。
4. 總結
這段藉由描寫白鷺飛翔與賓客風範,表達對來賓德行的讚美與對持續美德的期許。
啟示
禮儀與品行需內外一致
勤勉是維持聲譽的根本
美好的德行需要長久堅持
《豐年》
1. 原文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2. 注釋
1. 豐年:農作物豐收的年份
2. 黍:一種穀物,即黍米
3. 稌:稻米
4. 高廩:堆得高高的穀倉
5. 萬億及秭:形容數量極多
6. 為酒為醴:釀造酒和甜酒
7. 烝畀祖妣:蒸熟祭品獻給祖先
8. 以洽百禮:以此完成各種禮儀
9. 降福孔皆:賜下的福分十分廣大
3. 白話文
豐收的年景裡,黍米和稻米都非常豐盛,穀倉堆得高高,糧食多得難以計數。釀造了酒和甜酒,蒸熟祭品獻給祖先,用來完成各種禮儀。上天賜下的福氣極其豐盛。
4. 總結
此段歌頌豐年與祭祖,展現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的精神,同時也強調福祉源自於禮敬與虔誠。
啟示
豐收應感恩並以禮祭祖
敬畏傳統與禮儀可延續福祉
敬天敬祖是國家繁榮的重要基石
《有瞽》
1. 原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雝和鳴、先祖是聽。我客戾止、永觀厥成。
2. 注釋
1. 瞽:古代負責音樂演奏的人
2. 周之庭:周朝的宗廟庭院
3. 設業設虡:設置樂器與大樂架
4. 崇牙樹羽:裝飾高牙、立羽毛旗飾
5. 應田縣鼓:排列好田形大鼓並懸掛
6. 鞉磬柷圉:敲擊樂器,鞉、磬、柷、圉為古樂器
7. 簫管備舉:簫和笙管等樂器齊奏
8. 喤喤厥聲:音聲宏大
9. 肅雝和鳴:莊重和諧地奏響
10. 我客戾止:賓客來到並停留
11. 永觀厥成:長久觀看其成就
3. 白話文
有許多樂師在周朝宗廟的庭院中,設置好各種樂器和大樂架,並用高牙與羽毛旗飾莊嚴布置,排列田形的大鼓並高懸起來,準備鞉、磬、柷、圉等敲擊樂器。器具齊備後開始演奏,簫與笙管同時吹奏,發出宏亮的聲音,莊嚴和諧地響起,讓祖先聽聞。來賓們也停留觀看,長久地欣賞這一切成就。
4. 總結
這段描述了周朝宗廟隆重的音樂祭典,展現出莊嚴肅穆與禮樂文明的盛況。
啟示
禮樂制度展現國家文明與尊祖精神
敬祖祭祀需講求規制與莊重
禮樂之教可凝聚人心、彰顯文化之光
《潛》
1. 原文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2. 注釋
1. 猗與:感嘆詞,形容美好
2. 漆沮:河流名,指漆水與沮水
3. 潛:潛藏,藏匿
4. 鱣:大型淡水魚,鱘魚類
5. 鮪:大魚,類似鮪魚
6. 鰷:小魚
7. 鱨:長形的大魚
8. 鰋:鯰魚
9. 鯉:鯉魚
10. 享:用作祭祀的供品
11. 祀:祭祀神明或祖先
12. 介景福:帶來光明美好的福祉
3. 白話文
啊,美好的漆水與沮水,水中潛藏著許多魚類,有鱣魚、有鮪魚,也有鰷魚、鱨魚、鰋魚、鯉魚。這些魚可用來供奉祭祀,以求得光明而美好的福氣。
4. 總結
這段歌頌了水域豐富的資源,並表達以自然之物獻祭祈求福祉的敬畏心情。
啟示
自然賜予人們豐富資源,需心存感恩
敬畏天地、祭祀祖先是傳統美德
豐饒與祭祀密不可分,寓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雝》
1. 原文
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綏我眉壽、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2. 注釋
1. 雝雝:和樂莊重的樣子
2. 肅肅:肅然恭敬
3. 辟公:諸侯或有德之公卿
4. 穆穆:莊嚴肅穆
5. 薦廣牡:獻上肥壯的公牲作祭品
6. 肆祀:大肆祭祀,隆重舉行祭祀
7. 假哉:讚美之辭,意為真好啊
8. 皇考:已故之先王或父親
9. 綏:安撫、安定
10. 孝子:孝順的子孫
11. 宣哲維人:明達智慧的人
12. 文武維后:文武兼備的君主
13. 燕及皇天:宴享並感謝上天
14. 克昌厥後:能使子孫昌盛
15. 眉壽:長壽
16. 繁祉:豐厚的福祉
17. 烈考:偉大的先祖
18. 文母:有德行的祖母或母親
3. 白話文
和樂莊重的人們來到,抵達時肅然恭敬。大家一起輔佐有德的公卿,天子也顯得莊嚴肅穆。他們獻上肥壯的公牲,輔助我隆重地祭祀。偉大的先祖啊,保佑我這孝順的子孫。那明智而賢達的人、文武雙全的君王,也設宴款待並感謝上天,期望能使子孫繁盛昌隆。願上天賜我長壽,並加以豐盛的福祉。既然祭祀了偉大的祖先,也同樣祭祀了有德行的祖母。
4. 総結
這段描寫了隆重的祭祀場面,展現了對先祖與上天的尊崇,並祈求子孫繁盛、國運昌隆。
啟示
尊敬祖先與上天是傳統核心價值
敬慎祭祀能凝聚家國之福
孝順與德行是傳承與昌盛之基
《載見》
1. 原文
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
2. 注釋
1. 載見:恭敬地前往朝見
2. 辟王:諸侯之王或有德之君
3. 曰求厥章:請求接受其表章(表功陳德)
4. 龍旂陽陽:龍旗鮮明輝煌
5. 和鈴央央:鈴鐺聲和悅悠揚
6. 鞗革有鶬:裝飾的皮革有美麗紋飾
7. 休有烈光:美好而光輝耀眼
8. 率見昭考:率眾來祭拜已故的先祖
9. 以孝以享:以孝心進行祭祀供奉
10. 介眉壽:賜予長壽
11. 永言保之:長久地保護賜福
12. 思皇多祜:思念上天賜予的豐厚福祉
13. 烈文辟公:有偉大文德的諸侯
14. 綏以多福:安撫百姓並得豐厚的福祉
15. 俾緝熙于純嘏:使光明昌盛於純正的大福氣中
3. 白話文
人們前往朝見諸侯之王,請求接受其功德表章。龍旗鮮明飄揚,鈴鐺聲和悅響亮。裝飾的皮革紋理美麗,光彩熠熠照人。大家共同祭拜已故的先祖,以孝心奉上祭品,祈求長壽安康。常常祈願長久保佑,思念天命賜下的多福。偉大有德的諸侯安撫百姓,蒙受了豐厚的福祉,使光明昌盛於純正的大福澤中。
4. 總結
這段詩歌展現了對有德之君與先祖的尊崇與祭祀,並表達了對福壽昌盛的期望與讚美。
啟示
崇敬君王與先祖能凝聚國家力量
敬德懷孝是延續繁榮的重要基石
隆重的禮儀與謙卑的祈求表現出對天命的尊重
《有客》
1. 原文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2. 注釋
1. 有客有客:有客人來到
2. 白其馬:騎著白馬
3. 萋且:茂盛貌,引申為人眾多
4. 敦琢其旅:厚重修飾其隨從隊伍
5. 宿宿:連夜停留
6. 信信:行動誠信迅速
7. 縶:繫馬用的韁繩
8. 薄言追之:趕緊跟上
9. 左右綏之:左右安撫扶持
10. 淫威:廣大的威勢
11. 降福孔夷:降下的福氣非常寬大
3. 白話文
有客人來了,騎著白馬。他們隊伍眾多且整齊,隨從們都被厚實裝飾。客人們連夜宿營,行動誠信而迅速。有人把韁繩交給他們,用以繫好馬匹。趕緊跟隨追上,左右扶持安撫。他們已展現出宏大的威勢,天降的福澤也格外廣大。
4. 總結
這段描寫了賓客的盛大到來與莊重禮儀,表現出國家秩序井然與祥和之氣。
啟示
禮儀周全能彰顯國威
誠信迅速促成和諧與尊重
宏大的德行能迎來福澤
《武》
1. 原文
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2. 注釋
1. 於皇武王:讚嘆偉大的武王
2. 無競維烈:其英烈無可匹敵
3. 允文文王:誠信博文的文王
4. 克開厥後:能開創後世基業
5. 嗣武受之:武王繼承大業
6. 勝殷遏劉:戰勝殷商、遏止劉氏勢力(劉,指叛亂勢力)
7. 耆定爾功:老成謀國,安定功業
3. 白話文
偉大的武王啊,他的英烈無人能及。誠信而有文德的文王,為後代開創了基業。武王繼承了這份大業,戰勝了殷商,遏制了動亂之勢,並以老成的智慧安定了國家大業。
4. 總結
這段讚美了文王與武王相繼努力,開創安定天下的偉大事業,強調德行與武功並重的重要性。
啟示
德行與武力相輔才能成就偉業
基業的開創需靠世代繼承與發揚
安定國家需有老成謀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