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寫—母女關係中的房產爭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的母親一生勤儉,辛苦攢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可惜她因為重男輕女,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在她直接贈與哥哥一間房子後,轉身告訴我和姊姊,每個月都得給她孝親費,否則房子的事我們想都別想。

當一個媽媽對兒子的慷慨不求回報,對待兩個女兒卻錙銖必較時,怨懟早已產生,這樣的行為就已經在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

媽媽分配好要給我和姊姊的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出租的狀態,但隨著房價水漲船高,預備要給我的那一間已經翻了三倍價,仲介不斷親自到娘家遊說,媽媽動起了賣掉變現的念頭。因為當初想著最不值錢的那一間給我就好,但沒想到最不起眼的卻在這幾年漲最多,一路從二字頭來到六字頭。而她可能想著,賣掉後只要給我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金額,剩下的她可以自己留著用。換句話說,她認為後面漲的都該是她的。

其實那些原本就是爸媽的房產,他們想如何安排根本毋需問過小孩,但她不甘心沒能從兩個女兒身上撈到半點好處,因此在用半威脅的狀態下要我們上繳孝親費時,一切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既然我和姊姊都給了十幾年的錢,而哥哥不需要付半毛,那就不只是錢的事了。

說穿了,媽媽很清楚,她已經沒有權利將房子賣了,因為她當初把母女間的情分用算盤打得響亮,如今她看到更大的利益時又想犧牲小女兒的權益,所以也不用商量,她知道一旦真的把要給我的房子賣了,我和原生家庭也不會再有什麼互動,這樣一來她只能依賴哥哥,可是慈母多敗兒,在她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兒子早就沒把家裡的事當一回事,家裡有事時他根本不見蹤影。如果哥哥有掛念,應該也是學著媽媽撥著算盤,計算著可以繼承多少家產吧⋯⋯

想一想,只能說悲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傳統中華的概念,重男輕女,也是受她們的父母輩影響,唯一能漸漸改變的,就是從我們這代開始,小孩公平男女長幼不分,去教育小孩。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Only Two 翁立兔 手足間的不睦都是爸媽教養出了問題。也還好我沒生女兒,不然我應該會對女兒非常偏心,那是一種補償心態☺️☺️☺️
多少手足間的齟齬就是父母不公的對待所造成的,還要求兄友弟恭。😞😞😞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跳鼠飛行日記 對耶,父母的教養態度決定了手足間的情分👍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5/21
令堂機關算盡,卻什麼也得不到。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築夢人 身為女兒,我不太了解她生我的心態是什麼?
阿心早安,說到房子的事或是遺產的事,最近也在為此困擾著,只能說是自己的就會拿到,不然還是靠自己努力比較實在。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理是這個理,但媽媽太貪心和不公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吧!這跟我要不要努力也沒太大關係。因為我自己也早早就存錢買了自己的房子了☺️☺️☺️
這真的是傳統家庭的悲歌了!還好我跟弟弟都是白手起家,從來也沒得爭。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林燃(創作小說家) 不會耶,每次身邊的人就會說一句「那些是爸媽的東西,他們想給誰就給誰,別太計較。」我都想,我沒有要算計什麼耶,我都是被算計的那一個。說實話,我可以什麼都不要,沒有那些也影響不到我生活呀。但現在換媽媽怕我都不要了,因為她也發現哥哥都不太理他們了😅😅😅
avatar-img
玄玄心的沙龍
176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玄玄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5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即將結束諮商時的心情與反思。雖然面對著冷意刺骨的天氣,作者卻在心理師的分享中得到了力量,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及對周圍的影響。文章傳遞了關於陰霾、心理健康及家庭支持的深刻思考,也表達了即使面臨困難,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2024/12/05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即將結束諮商時的心情與反思。雖然面對著冷意刺骨的天氣,作者卻在心理師的分享中得到了力量,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及對周圍的影響。文章傳遞了關於陰霾、心理健康及家庭支持的深刻思考,也表達了即使面臨困難,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2024/11/21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患者在經歷心理健康問題後,與諮商師合作的過程。文章描述了諮商師的支持與芳療的幫助,並強調在面對困難時,尋求專業陪伴的重要性。透過分享個人的經歷,患者表達了重拾勇氣的渴望與努力,鼓勵他人尋求人際支持,以克服心理挑戰。
Thumbnail
2024/11/21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患者在經歷心理健康問題後,與諮商師合作的過程。文章描述了諮商師的支持與芳療的幫助,並強調在面對困難時,尋求專業陪伴的重要性。透過分享個人的經歷,患者表達了重拾勇氣的渴望與努力,鼓勵他人尋求人際支持,以克服心理挑戰。
Thumbnail
2024/10/28
我陷入深深的憂鬱之中。好像不意外,這幾天忽冷忽熱,身邊的朋友應該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大家紛紛傳訊問我還好嗎?當然是很多不好。 但問完以後呢?我也不知道後續。我常問自己是在擔心什麼呢?想死的決心如此強烈,是擔心經濟嗎?如果我很有錢是不是就不用對生病這件事那麼焦慮,可是聽說有錢人罹患躁鬱症的比例也是一樣
Thumbnail
2024/10/28
我陷入深深的憂鬱之中。好像不意外,這幾天忽冷忽熱,身邊的朋友應該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大家紛紛傳訊問我還好嗎?當然是很多不好。 但問完以後呢?我也不知道後續。我常問自己是在擔心什麼呢?想死的決心如此強烈,是擔心經濟嗎?如果我很有錢是不是就不用對生病這件事那麼焦慮,可是聽說有錢人罹患躁鬱症的比例也是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母親一生勤儉,辛苦存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但因為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文章探討了母親對兒女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房產如何成為家庭關係的藩籬。
Thumbnail
母親一生勤儉,辛苦存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但因為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文章探討了母親對兒女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房產如何成為家庭關係的藩籬。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