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保健食品」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補鈣的、護眼的、睡眠的、調經的、瘦身的、抗老的……
琳瑯滿目的選擇讓人看了眼花撩亂。
只要身體有一點不對勁,好像「吃個保健品」就能解決一切。
但,保健食品真的有那麼神嗎?
我想說一句話,也許不討喜,但很重要:
保健食品,不是萬靈丹。
它的本質是「保健」,不是「治療」
是幫助你維持健康、補充不足,
它不是藥,不能治病,也不應該被期待成「吃了就會好」。
舉例來說,如果你長期熬夜、壓力大、月經亂,
這背後可能牽涉到內分泌、荷爾蒙甚至心理壓力,
這時候與其狂灌保健品,不如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
必要時,更該讓醫師幫你做檢查。
為什麼大家喜歡相信它?
因為它方便、沒有處方門檻、看起來很自然安全,
而且業者的廣告話術總是說得動人又「剛剛好」
不會明說療效,但會讓你覺得「不吃好像就錯過什麼」。
但如果你仔細看標示,保健食品的標準用語通常都是:
「有助於調整體質」「幫助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這些話聽起來像有幫助,實際上卻是模糊又保守的陳述。
所以當身體出現警訊時,請先看醫生
當你感覺頭暈、經痛、失眠、腸胃不適,
那是身體在告訴你:有地方出問題了。
這時候最該做的,是接受專業診斷。
醫師可以告訴你病因,對症下藥,才是真正的幫助。
而不是上網查一堆營養品,越吃越多,
最後反而延誤病情,讓問題變得更複雜。
那保健食品到底該怎麼用?
我的建議很簡單:
- 當你是健康的狀態,保健品可以輔助保養。
- 當你已經有不適,請先就醫確認狀況。
- 選擇保健品前,了解自己真正缺的是什麼,不要亂補。
- 保健食品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健康的全部。
結語
我們都希望自己健康、有活力、有好的身體去面對生活。
保健食品也許能幫上一點忙,
但別把希望全壓在一顆膠囊或一匙粉末上。
真正的健康來自飲食、作息、運動、心情,
以及對自己身體的理解與尊重。
再次強調!!!
保健食品不是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