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皓角-25.05.02
**微軟與Meta公布亮眼財報,帶動美股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5%,標普500連八日收紅,顯示4月行情反轉明顯。
*微軟與Meta盤中股價分別大漲7%、近4%,Meta持續增加AI資本支出,CEO祖克柏表示已做好準備應對經濟不確定性。*祖克柏強調先導入AI可在未來降低成本避免裁員,此樂觀態度推升市場買氣。
*然而蘋果與亞馬遜盤後財報不如預期,受川普關稅影響,市場開始反應科技股短期漲幅過高。
**4月QQQ ETF月線收紅,拉長下影線,市場呈現對等關稅未發生的狀態。
*美股跌幅從年初以來約7-8%,但自川普宣布解放日後,跌幅僅剩1.4%。
*短線上走勢打兩隻腳後快速上行,突破4月2日對等關稅高點。
*歷史統計顯示跌幅超過20%才算熊市,標普500未達此標準。
*科技股波動大,回檔合理,但整體仍為中期回調。
*投行普遍認為反彈是逃命波,建議逢高減碼或加碼放空。
*CNN恐懼貪婪指數從3回升至47,市場情緒從極度恐懼回到中性,VIX指數從60幾降至24。
**美國股市長期趨勢與歷史表現。
*三代牛市格局由於整體報酬穩健,即使波動大,年化報酬仍高。
*過去十年納指僅2022年收跌,多數年份報酬正向。
*即便經歷庫存調整,年終表現常能拉回。
*美國股市因服務業穩健支撐,長期投資報酬可期。
**美股重點關注的三大事件發展,經濟狀況、FED動向、川普關稅。
*一:美國GDP萎縮0.3%,但為囤貨潮影響,經濟實則不弱。
*二:市場預期Fed會降息4碼,若成真,有利股市的資金行情與流動性。
*三:川普慣於先放震撼彈再讓步,近期針對部分車輛免除關稅,也使市場認為對中關稅難達100%。
**基本面支撐市場反彈的觀察。
*能否撐到關稅談判完成是關鍵,硬數據如PMI、訂單均向上,但軟數據如信心指數低迷。
*S&P全球製造業PMI回落至50.2仍為擴張,ISM PMI跌至48.7但優於預期。
*從週期觀點,PMI低於50時建立部位較保險,參考過往2008、2011、2015、2018、2020與2022年皆有相似情形。
*美國製造業低迷,但服務業強勁,推升股市主要動能來自服務業。
*現階段景氣指標高檔鈍化已久,終將修正。
*美股已收斂4月跌幅,技術面收復月線。
*預期進入景氣擴張期尾聲,需預留現金或短債,現階段視反彈高度來進行適度調節。
*若景氣進入下行週期(如PMI<50、失業率升至5%),才會重啟大規模加倉。
**對等關稅談判進展與區域重點。
*美國優先處理非中經濟體,如日、韓、台、越、印、馬、印尼、菲、泰、以色列、歐盟、英國、瑞士、阿根廷、巴西。
*日本與韓國已敲定潛在協議。
*TikTok禁令延後至6/19,若無法完成出售,則美中關稅協議難產。
**川普政策與美國吸引外資行為。
*川普貼圖顯示NVIDIA、蘋果、台積電等FDI,暗示這些公司臣服其政策。
*若僅在美設研發部門尚可接受,但若供應鏈遷回,美方壓力大。
**蘋果財報優於預期但盤後下跌原因**
*營收達954億美元、EPS 1.64元,雙雙高於市場預期。
*但中國市場營收僅160億美元,低於預期的168億,顯示在中國銷售疲弱。
*供應鏈轉移問題未解,移至印度的產能僅15%,仍無法完全替代中國。
*AI進展落後,WWDC原預計推出AI Siri功能延後,引發市場疑慮。
*雖然服務營收占比上升至25%,硬體比重下降,但服務難以完全取代硬體作為成長動能。
**Amazon營運亮眼但前景有疑慮。
*營收1557億美元、EPS 1.59美元,皆優於預期。
*AWS雲端收入293億美元,是主要成長來源。
*但第二季財測偏弱,加上捲入與白宮關稅爭議,傳出川普不滿Amazon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對企業信心造成干擾。
**NVIDIA與政治角力中釋出轉機訊號。
*黃仁勳呼籲川普重新檢視AI晶片出口政策,盼H20晶片解禁。
*強調美國應用降規設備穩住技術領先,非完全封鎖。
*中國市場仍是輝達重要營收來源,如果解禁將是大利多。
*與川普會面後,盤後股價上漲5%,顯示市場對政策解封有所期待。
**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進度與出口動能觀察。
*台灣主流媒體較少關注關稅議題,目前多為內部自主分析。
*希望台灣與日韓之間談判時程不要落差太大,以免失去出口競爭優勢。
*4月仍處90天對等關稅豁免期,3月出口創歷史新高495億美元。
*4月囤貨現象未減,反映關稅對短期出貨無明顯衝擊。
*關稅對各產業的轉單效應與衝擊確實存在。
*台美產業關係仍具良好互動,台積電美國廠二廠即將量產、三廠破土動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訪問亞利桑那廠,象徵美國製造業回流。
*經濟部長說明:供應鏈真正外移約需6–7年,目前美國月產2萬片,台灣40萬片,仍為20倍優勢。
*短期內台灣仍是全球高階晶片生產核心,前提為台海局勢穩定。
若發生地緣風險,美國廠則會成為主要營收貢獻來源。
**勞動力與生產力競爭力分析。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總工時全球排名第五、亞洲第二。
*2022年工時2005小時,2024年增加至2030小時,連三年成長。
*工時長但工作穩定,日韓派遣工多、台灣全職比例高。
*經濟表現佳導致加班意願高,形成幸福的負擔。
*美國工時與成本難與台灣競爭,只能藉戰略壓力逼迫設廠。
*目前非電子產業壓力更大,中南部已見無薪假擴大。
*4月中見低點後,4月底無薪假人數明顯反彈。
*無薪假集中於中南部水五金產業,水五金銷美佔50%,總出口25億美元。
*僅10%關稅預期已讓部分老闆規劃裁員。
*鹿港金屬加工影響1.2萬人,高雄、台南螺絲扣件也受影響。
**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現象與中小企業挑戰。
*大型電子產業如台積電可藉此擴大營收並分散風險。
*中小型企業與創新型企業則壓力倍增。
*今周刊指出台灣中小創業遇三大難題:市場瓶頸、跨境品牌風險、競爭困境。
*Gogoro股價從高點跌98%,成為創新失敗警示案例。
*其他美國掛牌公司如玩美移動 跌85%、大猩猩科技 跌94%、飛輪電商 跌81%皆表現低迷。
*台灣創新版掛牌多數表現不佳,若非半導體相關,多數皆遭市場冷落。
*個人品牌、直播經濟反而逆勢崛起,例如浪LIVE母公司浪凡,在股災中創歷史新高。
*台灣市場對個人頻道、個人品牌接受度高,集體型節目與大型創新反而生存困難。
**企業經營與個人事業轉型策略。
*以周杰倫成立的傑威爾音樂為例,外包模式、低離職率與高福利構成企業成功關鍵。
*台灣企業應轉向會社文化,如波克夏模式,建立穩定內部文化與小團隊營運。
*創業者應降低成本風險,專注個人事業或小型商業模式的可持續經營。
**直播經濟與未來職涯觀察。
*直播具強烈臨場感與社交參與感,激發觀眾陪伴感與消費慾望。
*許多中年男性感受到直播互動的心靈慰藉,產生高忠誠度。
*各平台如Jenny、鳳馨姐透過專業財經知識擁有穩定受眾。
皓哥則是靠美色形成個人品牌優勢。
*直播成為行銷與個人營收的重要工具。
*許多未來職業可能看似無用,實則是潛在產業先驅。
**親子與教育觀察:心理支持與潛能發掘。
*對孩子行為不應急於否定,反思其專注與興趣是否為潛在價值。
*遊戲與科技產品使用可能反映職涯興趣與未來技能。
*父母應觀察並思考孩子的投入背後價值。
**書籍導讀:《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
*作者克勞蒂亞·哈蒙德,結合行為經濟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觀點。
*提出「人生三個錢包」理論:實體錢包(現金)、信用錢包(借貸能力)、心理錢包(主觀感受)。
*心理錢包會隨人生階段變化,例如紅包3000在小時候的價值遠高於3萬的成人紅包。
*心理實驗:「門票遺失 vs. 現金遺失」,人們會因心理帳戶不同而做出非理性決策。
*學會辨認心理錢包,有助於改變消費與投資習慣。
*每個人生階段應重新定義自己的心理預算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