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散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實在喜歡散文這種文體。散文講求形散而神不散,雖短小但內容豐富,或議論,或抒情,實在是多樣又自由的表達形式。而民國的白話散文家魯迅、林語堂、老捨、張愛玲等一衆人物,又爲散文這一題材增添了一種獨屬於中國知識分子的誌存高遠、抱負大才的韻味。


現代英文中似乎不太常見“散文”這一明確對應的文體。所謂散文,在英文中隻能勉強找到 prose、essay 這些詞來對應。但前者指的不過是相對於詩歌之類“韻文”而言,沒有明顯韻腳、分行段的文體;而後者也隻不過是所有作文的統稱罷了。當然,英文中也不是沒有散文。前些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就冩過不少散文。我讀過其中的一篇《論複仇》,敘述作者容不得他人的輕視,在心中幻想如何報複別人的情節,也是趣味十足。英國小説家奧威爾好像也冩過不少散文。但這些“散文”與其説是一種文體,倒不如説隻是作家文思泉湧時靈感的隨意延伸。此外,這些散文的主題往往比中文散文更加明確,有的雖然被稱作散文,實際上更像一個個小故事。


那麼,其他語言有沒有散文呢?我想日文應該是有的,畢竟日文“散文”與中文同字,言畢卻意未儘的特點應該也讓日文尤爲適合散文。拉丁文延伸出的羅曼語繫語言應該也是有散文的,法文的蒙田隨筆便是一部出色的散文集。同期修習拉丁文的英國學者們也冩過不少類似散文的文章。我曾看到這樣的説法:接受拉丁文教育的英國作家筆下的英文,可以明顯看出拉丁文的特點 — — 迂回曲折,狀語和從句的用法如涓涓細流,句子雖長,卻邏輯清晰。我想這可以説是很符合散文的特點了。其實一直到二十世紀,紥實的拉丁文功底都被認爲是學者們的基本素養,也許是現在不學拉丁文了,英文散文也就不那麼常見了。


所以還是喜歡中文散文,並且大家仍舊愛冩、愛讀散文。至少在我以前的高中,每每學校整出什麼令人憤慨的事之後,各種平颱上就要冒出一篇篇散文,千變萬化地抒髮各自的不滿,有冩小説的,以小見大的,藉物喻人的,甚至有要公開造反的。而在當代英文冩作圈裡,除了文學家之外,我想已經幾乎是沒什麼人冩散文的。所以,我還是可以爲能夠閱讀和冩作散文的中文這一語言而小小地歡欣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 Miles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本文考察五四以來現代文學系統中的抒情散文,探詢它的主體預設、作為「抒情傳統」的現代子裔本身蘊含的倫理預設等等。
Thumbnail
本文考察五四以來現代文學系統中的抒情散文,探詢它的主體預設、作為「抒情傳統」的現代子裔本身蘊含的倫理預設等等。
Thumbnail
綜覽蘇家立的散文詩,會發現其句法連貫且敘事流暢,適合以不分行的散文流式呈現,形式與內容緊密扣合。我特別喜歡某些聯想的精巧運用,如:將「我」寫為「獨存的遺孤」、將「淹水」寫為「飢渴的流寇」等,在散文的句式中不偏廢個別字詞的內在質地。
Thumbnail
綜覽蘇家立的散文詩,會發現其句法連貫且敘事流暢,適合以不分行的散文流式呈現,形式與內容緊密扣合。我特別喜歡某些聯想的精巧運用,如:將「我」寫為「獨存的遺孤」、將「淹水」寫為「飢渴的流寇」等,在散文的句式中不偏廢個別字詞的內在質地。
Thumbnail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重點摘要
Thumbnail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重點摘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