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我們公司最近接待了四位國中生,是老師推薦來參加建教合作班的見習活動。這其實算是一種提前招生的方式,讓他們來看看未來的實習職場環境,再決定是否要報名。我們安排了一個三天兩夜的行程,內容其實不太嚴格,主要是帶他們參觀門市和總公司,也會讓他們簡單體驗一些工作流程。但說是體驗,更多時候還是像在招待客人,讓他們玩得開心、吃得開心,順便對我們公司留下好印象。
這四個孩子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玲玲。她嬌小秀氣,說話輕聲細語,第一眼看上去很乖巧。但學校老師私下提醒我們,她的家庭狀況比較複雜,父母長年分居,家裡經常爭吵,讓她的情緒比較敏感,有時候會突然陷入低氣壓。我們也特別交代同事多一點耐心和關心,不要給她太大壓力。
另一位叫佳佳,個子很高,但瘦得有些過頭,整個人看起來有點虛弱。原本以為她是生病了,後來才知道她的家庭經濟很差,平常三餐都不太穩定,營養長期跟不上。她個性很安靜,常常自己坐在角落,說話也小聲,彷彿生怕被人發現似的。
剩下兩個孩子雖然個性比較活潑,但也都是來自弱勢家庭。其實也不難理解,會願意選擇建教合作班的學生,往往就是那些家裡無法提供太多支援的孩子。與其說他們是在挑學校,不如說是在為自己找一條能活得下去的路。
剛接他們到飯店時,四個人顯得特別興奮,大概是平常沒什麼機會外宿,對於飯店的設備和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好奇。電梯也要研究一下怎麼按,浴室的免治馬桶還會驚呼「哇~會噴水耶!」我一邊笑一邊在後頭提醒注意安全,她們卻圍著我問個不停,什麼時候吃飯?可不可以去超商?晚上幾點要集合?
她們嘴巴甜得很,一直「姐姐~姐姐~」地叫,親切得像是我真的突然多了四個妹妹。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自己不只是來帶活動的,還好像有點像他們臨時的家人一樣,要照顧好他們的這三天兩夜。
活動的前兩天,學生們分別由各店的店長接去門市見習,我只需要傍晚到飯店點名、確認大家平安回來,順便叮嚀一些安全注意事項。前兩天進行得還算順利,她們看起來都玩得很開心。
最後一天安排的是到總公司上課。那天一早我到飯店準備接她們出發,卻發現玲玲躲在棉被裡,死都不肯起床。其他三個女孩已經整裝待發,看起來一切正常,但玲玲臉色沉沉,眼眶紅紅的,明顯哭過。
我輕聲問她怎麼了,旁敲側擊才知道,昨晚四個小女生因為一些小事吵了起來,可能只是誰先洗澡、誰關燈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其他人一覺醒來就沒事了,只有玲玲一直放不下,悶悶不樂、也哄不好。
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老師說的話——玲玲的情緒起伏比較大,對於一些小衝突會特別敏感,也比較容易陷入低氣壓裡無法自拔。
我換上姐姐的角色坐到床邊,輕聲對玲玲說:「不想上課也沒關係,但可不可以先跟姐姐聊聊?」她一開始縮在棉被裡,連頭都不肯露出來,我只看到她肩膀微微顫抖。我也不敢逼太緊,只能好聲好氣慢慢說,好像在哄一個受傷的小動物。
「不管妳在學校發生過什麼事,在這裡妳可以放心,有我在,我們可以慢慢來,妳不是一個人。」我試著讓她知道我不是只來點名的老師姐姐,而是真心關心她的人。
大概過了十幾分鐘,棉被動了,她終於探出一點臉來,眼睛紅紅的,鼻音重重地說:「她們都不理我了……我是不是很奇怪……」
我立刻搖頭:「不會啊,妳只是比較敏感一點,但這不是壞事。姐姐小時候也常常這樣,真的。」
就這樣慢慢說著、聽著,她終於開口了。天啊,我從來沒這樣哄過人,連自己有點驚訝原來我也有這樣的耐性。
好險,最後她擦了擦眼淚,願意起床整理,還跟其他三個女孩點了點頭,雖然氣氛還沒完全緩和,但至少她願意出門了。我總算鬆了一口氣,順利把她們帶到了公司,完成最後一天的行程。
還好,這四位學生最後都順利報名了建教合作班。日後陸續在各門市看到他們來公司實習,每次遇見,他們都會大聲喊我「姐姐!」還會開心地分享門市的趣事或抱怨主管很嚴格,我聽著總會忍不住笑出來。那段時間,他們就像我帶過的小小部屬,也是我心中掛念的孩子。
沒想到,才過了半年,就傳來佳佳病逝的消息。我接到通知時整個人愣住了。後來才知道,原來她得的是血癌。難怪當時一見到她,總覺得她瘦得異常,臉色也蒼白。她高高瘦瘦的身形一直留在我腦海裡,那樣安靜卻努力適應環境的模樣,令人心疼。
看著這些孩子,總會讓我想到自己。雖然我的家庭環境也不好,但至少我還能正常讀書、順利畢業,還能選擇自己的生活。而這些建教班的孩子,年紀輕輕,卻早早背負起家裡的經濟重擔,選擇了一條更現實、更辛苦的路。
所以我總是忍不住對他們好一點。給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也許對他們來說只是一次笑聲、一次被當成「正常孩子」對待的時刻。但我相信,在他們心裡,我一定是那位讓他們感到被喜歡、被重視的人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