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文|林思齊
—
我是林思齊,一個觀察人性比觀察市場還認真的人。
投資市場有個荒謬卻普遍的現象:
人賺一點點就急著跑,虧的時候卻死撐不賣。
如果這世界有一張「不理性行為排行榜」,
這行為絕對穩坐前三。
照理說,應該反過來才對吧?獲利時抱得更久,虧損時趕快止血。
可惜,大部分人做不到。
因為賠錢的痛,不來自帳戶。
而是來自——別人可能覺得你很蠢。
—
當你賣掉虧損的股票或基金,
理性應該告訴你:「這叫止損,是智慧。」
但感性呢?
它在耳邊輕聲說:
「賣掉,代表你承認自己錯了。」
「別人會笑你。」
「是不是不適合投資啊?」
所以,我們寧可繼續虧,也不願主動承認:
我看錯了。
這不是財務問題,這是「心理帳戶」的問題——
人們寧願帳面虧損,也不願情緒帳戶虧損。
—
而當一有小小的獲利,
我們卻又急著落袋。
為什麼?
因為這樣可以自證:「看,我不是笨蛋。」
賺快錢,止賠慢,
不是策略,是人性。
—
有人反駁:
「可是我投資房地產的時候,下跌也沒賣啊,漲了也不急著跑!」
對,因為房地產的物理特性強迫你理性。
交易流程繁瑣(動輒45天過戶),還有稅賦與裝修等成本。
不可能像股票那樣,今天漲5%明天立刻套現。
麻煩,反而保護了你。
手機上兩個按鍵就能清倉的股票,
便利性讓人更容易被情緒牽著走。
止損遲疑,獲利急促——
人性在這裡暴露無遺。
—
但真正能累積財富的,不是對抗人性的人,
而是能承認人性,並設法駕馭它的人。
市場的贏家通常有一個共通點:
他們不太在乎旁人的眼光,
甚至習慣承認錯誤。
「這檔我看錯了。」
「這個部位該砍了。」
「我認賠,因為機會成本更重要。」
這些話,不是失敗的象徵,
是成熟的證明。
—
你可能以為,
虧損讓人痛苦。
錯——
真正讓人痛苦的,是被別人看到你的虧損。
我們恐懼的,不是虧錢本身,
是那種「我是不是不適合投資?」的自我質疑,
以及「別人會不會笑我?」的羞辱感。
這也是為什麼,
很多人寧願帳面虧一百萬,
也不願承認自己決策失誤、早早止損。
這不是理性問題。
這是「社會性恐懼」:
恐懼別人給我們貼標籤,
尤其是最刺耳的一張——
「你很蠢。」
—
所以,投資的最高心法,
從來不是猜對市場走勢,
而是承認:
「我可以看錯,但我可以決定什麼時候修正。」
別人的眼光不會讓你破產,
你的死撐才會。
—
有賠錢,不代表你愚蠢;
不肯認錯,才是。
—
關於投資更多深入的內容,都在金星計畫。
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