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期間居家辦公,我為了畫分上下班時間,選擇了用化妝、卸妝當作分水嶺。每天早上起來我會化上淡妝、下班了就把妝卸了,算是代替打卡鐘給自己區分工作及生活。
颽颽時常會在我化妝時在旁邊,沉默地盯著看。
我一開始還很臭美的覺得是自己化了妝好看,直到颽颽提出:「我可以用用看嗎?」
我遲疑了。化妝品都是些化學成分欸,那張充滿膠原蛋白的臉合適嗎?
「沒有不行,但是我得先研究一下這些東西往你臉上抹會不會有健康上的風險,而且妝前妝後的保養必須仔細,挺麻煩的。」
「我只用一下下,馬上洗臉洗掉呢?」
好吧,省著點用,看在錢的面子上。
颽颽小心翼翼地用我的各種化妝工具,學著我的方式在臉上塗塗抹抹,過程中我順便跟他說起一些自認有用的小技巧,當然就成果論,有沒有變美我不知道,但不太符合大眾審美就是了。
「媽媽,你不會覺得男生不可以化妝嗎?」
為什麼?
颽颽沉默了,他不知道為什麼他會覺得、我覺得男生不可以化妝。就像現在大多數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會把愛漂亮的男孩子稱作娘砲。
化妝品的存在,是因為人類對於自己有獨特的審美,然而長相無法千變萬化,於是我們使用工具讓自己的面容可以擁有各式各樣的風格、特色。這與性別有何關聯?同理,服裝也是為了保暖、展現個性,依然與性別毫無關聯。
「你可以喜歡化妝、學化妝,也可以穿洋裝、留長髮,前提是你喜歡。不是哪個誰告訴你你適合,而是你用心打扮了自己,站在鏡子面前,覺得自己特別好看。」
「可是,會有人指指點點。」
誰是有人?那些有人,是把你放在心上、真心待你,愛你並且希望你快樂的人嗎?不可能,如果是,他們不會指指點點,或許他們與你的審美不同,但會尊重你、支持你。
「那我可以化妝上學嗎?」
不行。學校呢,是讓你學習的地方。
「學習的地方就不能打扮嗎?」
好問題。可以,但是如果學生們都把重心放在打扮、觀賞、評價,多少有點模糊焦點了,我也同意學生應該有打扮的自由,但是你們年紀太小,會因為很多事情被抓住注意力,這很容易降低學習的效率跟含量。
而且,我覺得除了外貌,你還有很多值得展示的部分啊!
「像是甚麼?」
「你是個特別溫暖、細心的孩子,你會注意到身邊那些同學需要幫助、也會關心每個人的情緒狀態,你善於運動、也善於在人群中成為領頭羊,你會帶著同學們一起玩,你還很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個人特質,遠遠勝過好看的衣服或妝容。」
「那我甚麼時候可以開始化妝?」
我還真沒辦法給你一個準確的時機點,但是老實說,你現在的年紀,不往臉上塗東西,也非常好看,況且,化妝其實很麻煩欸。
颽颽思考了一下,放下手中的化妝工具。「我去洗臉囉!」
後來好一陣子,颽颽會在假日時徵詢我的同意後使用我的化妝品往臉上塗塗抹抹,並且展示他的「妝容」,依然不符合大眾審美,但我看來可可愛愛的;再後來他突然開始覺得,原本的自己就挺好看的,於是不再動那些化妝工具。
「你現在還會想化妝嗎?」某天,我突然問起。
「會啊,但是好麻煩喔。而且我本來就挺帥的,不化妝也沒差。」他給了我一個臭美的燦笑。
是啊,你本來就挺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