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汝若恆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曰:『予罔厲殺人。』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肆往,奸宄、殺人、歷人,宥;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
2. 注釋
1. 厥庶民:他的平民百姓。
2. 暨厥臣:以及他的臣屬。
3. 達大家/達王惟邦君:向上報告給大家族長者/報告給天子與邦君。
4. 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周朝官職,分掌軍政、土地、刑獄、建築、內政、軍隊等事。
5. 予罔厲殺人:我不輕易施以殺戮。
6. 先敬勞:先要尊敬、慰勞他們。
7. 肆徂厥敬勞:然後再讓他們履行職責。
8. 奸宄、殺人、歷人:犯罪作亂、殺人、傷人。
9. 宥:寬恕。
10. 戕敗人:傷害或害死他人。
3. 白話文
王說:「封啊,要讓你的平民與臣子都能清楚傳達情況給家族長者,再由他們上達給天子與邦君。你應時常提醒他們說:『我有軍事官、內政官、司法官、工程官、內務官與軍隊主管』等人協助治理。也要說:『我不輕易用死刑。』你自己身為領導者要先對他們表示尊敬與慰勞,然後才能讓他們去盡職。如果人民犯了盜竊、殺人、傷人等事,就要寬恕;如果是因為見到你這位領導者的行為而效法,造成殺害他人的結果,也應寬恕。」
4. 總結
這段強調治理者應以德為先,先尊敬部屬,再要求他們效力;對於百姓的犯罪,尤其因上行下效而誤行不法者,應以寬恕為本。
啟示
領導應身體力行、以德服人
上行下效,為政者應成為榜樣
應區分罪責來源,慎用刑罰,寬恕可教化的過錯
二、
1. 原文
王啟監,厥亂為民。曰:「無胥戕,無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養引恬。自古王若茲,監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陳修,為厥疆畎。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樸斫,惟其塗丹雘。」
2. 注釋
1. 王啟監:天子開始巡察監督。
2. 厥亂為民:民間若有混亂,是治理者責任。
3. 無胥戕,無胥虐:不可互相殘害、互相殘酷對待。
4. 至于敬寡,至于屬婦:連對寡婦與已嫁女子也要敬重。
5. 合由以容:合宜禮法,使人有所依循。
6. 厥命曷以?:他們的使命是什麼?
7. 引養引恬:引導人民養生、安寧。
8. 監罔攸辟:監察不偏不倚。
9. 稽田、敷菑:規劃田地,開墾荒地。
10. 陳修、疆畎:整治修理,劃定疆界田畦。
11. 垣墉、塗塈茨:築牆塗泥鋪屋頂。
12. 梓材、樸斫、丹雘:木材、去皮砍削、塗紅漆。
3. 白話文
王開始巡察監督,他說:「人民若有混亂,都是我們治理不當。不可互相殘害、互相殘暴,即使是寡婦與婦女也要敬重,要用合宜的禮法使人安居守分。」王又勉勵各地的邦君與官員:「你們的使命是什麼?就是引導百姓生活安定、心靈平和。自古的君王都是如此巡察天下,不偏不倚。」他又說:「治理就如耕田,先要勤於開墾,再來整修田畦、規劃疆界;像建屋,先要築好牆壁,再塗泥鋪頂;又如製作木器,先砍削整治,再塗上丹漆。」
4. 總結
本段透過巡察勉勵諸侯與官員,治理需由敬民開始,施政應如農事與工藝,須勤於基礎、細於成形,以達長治久安。
啟示
領導者需巡察民情,不偏不倚
治國如農與工,先勤基礎、後成制度
尊重弱勢與女性,是治民之本
引導百姓安生樂業,是治理核心
三、
1. 原文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懷為夾,庶邦享作,兄弟方來。亦既用明德,後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後迷民,用懌先王受命。已!若茲監。」惟曰:「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
2. 注釋
1. 今王惟曰:今上王說。
2. 先王既勤用明德:先王勤於施行光明的德政。
3. 懷為夾:懷柔四方,眾人響應匡扶。
4. 庶邦享作:各諸侯國都來朝貢共事。
5. 兄弟方來:比喻諸侯如兄弟般來朝。
6. 後式典集:後來也遵循法典,齊集於王命之下。
7. 丕享:大得其利與福祉。
8. 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天已把天下人民和疆土賦予先王。
9. 惟德用:惟有依德治理。
10. 和懌先後迷民:使當前與以往迷失的百姓都得和樂。
11. 若茲監:像這樣去監察天下。
12. 欲至于萬年:希望能延續萬年。
13. 王子子孫孫永保民:願王的子孫永遠保民。
3. 白話文
今上王說:「先王勤於施行德政,以仁德懷柔四方,各諸侯國都來朝貢,如兄弟般相親。後來諸侯也依循典章制度聚集於朝,使天下共享安樂。上天已將天下百姓和疆土賜予先王,因此君王當以德施政,使歷代迷亂的百姓重獲和樂,以回應先王承受的天命。像這樣監察天下,治理百姓。」王又說:「願這種治理能持續萬年,使王的子孫永遠保護百姓。」
4. 總結
此段述說德政的歷史與效應,指出先王以德懷人、邦國和親,天命所歸。今王當繼承德政、監察天下,使國運長久,子孫保民。
啟示
德政是治理的核心,能感召天下
統治者應以歷史為鑑,繼承正道
國家安定需仰賴制度與德行並重
子孫之所以能保民,根本在於先祖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