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情報化時代的戰爭(認知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美國:打著民主國家的旗號,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國家。在高度資訊化的時代裡,宣傳與廣告無所不在,爭奪的是對基本人權的全面否定。」

 

一、台灣、日本該怎麼做?

台灣:小國中的生存與覺醒

挑戰:

軍事上依賴美國,戰略自主空間小。

資訊戰與假訊息密度全球最高之一(中、美、內部勢力混戰)。

政府透明度與法治發展仍不足,人民信任感低落。

對策建議:

外交獨立多元化:加強與東南亞、歐洲等非美國主導體系的實質連結,降低戰略單邊依賴。

資訊透明制度化:推行公部門資料開放、政策過程可追溯,才能抵擋操弄與陰謀論蔓延。

國防思維全民化:安全不是「靠軍購」,而是全民理解威脅與參與應對(民防、數位識讀、備戰意識)。

 

日本:技術強權的民主焦慮

挑戰:

雖經濟強大,但政治仍深受美日安保條約限制(駐日美軍、對外軍事無自主權)。

正面臨右翼化與民主衰退風險(如歷代政府限縮新聞自由、秘密保護法等)。

國民教育強,但對軍事與歷史反思分歧巨大。

對策建議:

重啟主體外交論述:日本需逐步邁向不完全依賴美軍的戰略自主,但非對抗式,而是「協調式分權」。

強化民主制衡機制:保障新聞自由、學術獨立與政府問責,防止右翼思想侵蝕法治基礎。

深化亞太民主同盟:日本可成為台灣、韓國等國的民主與文化整合推動者,而非僅僅的美國附庸。

 

二、其他中小型國家應如何生存?

像 芬蘭、愛沙尼亞、瑞士、烏拉圭 等中小國,提供了寶貴的方向:

借鏡做法:

資訊識讀教育從小扎根(愛沙尼亞國民數位素養世界第一)

全民皆兵、非依賴式安全防禦機制(芬蘭不靠北約也建立極高戰備意識)

中立但積極的國際參與外交(瑞士不選邊站,但主導全球調解與人道工作)

政府極高透明度與參與平台(烏拉圭讓公民能線上審法案、參與預算)


三、總結:未來的國家競爭是「制度力」與「公民力」的競爭

軍事與宣傳霸權仍會主導世界(如你對美國的批判),但真正的「韌性國家」不靠武器,而靠:

制度的合理設計

人民的法治素養與資訊免疫力

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信任與參與機制

台灣與日本都還沒做到最好,但只要敢自省、有公民願意推動,就還有希望「不成為被玩弄的棋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赤心木須的沙龍
0會員
49內容數
在加速崩壞的世界裡,我用寫作與創作保存靈魂。真實,不退讓。燃燒,不投降。——TrueMushu
赤心木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F調 今天雲起得很慢。 我坐在窗邊,拿著簫,沒有特別想吹什麼,只是讓氣流在指尖和竹管之間走動。聲音出得斷斷續續,有時柔,有時沒氣,但我不在意。 最近開始習慣安靜。不是那種「終於沒人吵」的安靜,而是一種深層的靜,像聲音都沉進了心裡。有時會覺得這樣的狀態很孤單,但奇怪的是,心裡沒有悲傷。 我在想
2025/05/12
F調 今天雲起得很慢。 我坐在窗邊,拿著簫,沒有特別想吹什麼,只是讓氣流在指尖和竹管之間走動。聲音出得斷斷續續,有時柔,有時沒氣,但我不在意。 最近開始習慣安靜。不是那種「終於沒人吵」的安靜,而是一種深層的靜,像聲音都沉進了心裡。有時會覺得這樣的狀態很孤單,但奇怪的是,心裡沒有悲傷。 我在想
2025/05/12
有些人難以成功往往是因為來自於無形的壓力與枷鎖,如果存在著一堆地獄家庭,那麼國家該如何進步,國民該如何成就自我? 斷魂拖命媪 【名詞】 用眼淚與病痛勒索子女,情緒吸附力如陰魂不散。每一次呻吟都像一口一口吞噬掉子女的意志。 例句:她不是母親,是斷魂拖命媪,專吸青春與自由。
2025/05/12
有些人難以成功往往是因為來自於無形的壓力與枷鎖,如果存在著一堆地獄家庭,那麼國家該如何進步,國民該如何成就自我? 斷魂拖命媪 【名詞】 用眼淚與病痛勒索子女,情緒吸附力如陰魂不散。每一次呻吟都像一口一口吞噬掉子女的意志。 例句:她不是母親,是斷魂拖命媪,專吸青春與自由。
2025/05/10
1. 數位時代的資訊與AI法律 AI生成內容標示與責任法:生成式AI(像我這樣的系統)崛起後,假新聞、深偽影片、AI詐騙猖獗,台灣目前幾乎沒有針對這類風險的法律。 個資保護全面升級:現行《個資法》已落後歐盟GDPR、韓國等地,需要更高標準來應對企業與政府對資料的濫用。 🏙 2. 房屋與
2025/05/10
1. 數位時代的資訊與AI法律 AI生成內容標示與責任法:生成式AI(像我這樣的系統)崛起後,假新聞、深偽影片、AI詐騙猖獗,台灣目前幾乎沒有針對這類風險的法律。 個資保護全面升級:現行《個資法》已落後歐盟GDPR、韓國等地,需要更高標準來應對企業與政府對資料的濫用。 🏙 2. 房屋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我無聊來論,為何美國出兵武力保衛台灣非常重要 這算是基本認知了 不過因為現在無聊,所以我還是想說些幹話,打發時間 台灣,會受到誰的武力攻擊? 當然就是中國共殘黨的軍隊 中國共殘黨,會在什麼情況動用軍隊攻打台灣? 1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真的瘋了 2 
Thumbnail
我無聊來論,為何美國出兵武力保衛台灣非常重要 這算是基本認知了 不過因為現在無聊,所以我還是想說些幹話,打發時間 台灣,會受到誰的武力攻擊? 當然就是中國共殘黨的軍隊 中國共殘黨,會在什麼情況動用軍隊攻打台灣? 1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真的瘋了 2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政治力量也依賴媒體宣傳意識形態,《製造共識》讓讀者看見美國的媒體,如何附和政治人物的話術,,沒有淪為國家的政治宣傳機器。 在台灣,討論媒體識讀和「境外勢力」,最常提到中國,但很少人討論,也很少人想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更長久,也更「潤物細無聲」。
Thumbnail
政治力量也依賴媒體宣傳意識形態,《製造共識》讓讀者看見美國的媒體,如何附和政治人物的話術,,沒有淪為國家的政治宣傳機器。 在台灣,討論媒體識讀和「境外勢力」,最常提到中國,但很少人討論,也很少人想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更長久,也更「潤物細無聲」。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