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媒體成為國家宣傳機器:《製造共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修過一堂【媒體識讀】,老師曾舉例過不少政府以國家機器宣傳意識型態的例子。

例如,阿富汗遭丈夫割鼻的女孩,除了顯示阿富汗落後與不重視女性外,也彰顯美國的人道和善心,為女孩重建鼻子。

raw-image
raw-image

你可以仔細看看《時代雜誌》的標題:

What happens if we leave Afghanistan?
如果我們離開阿富汗會發生什麼事?

此標題突顯出美國在阿富汗駐軍,是為了協助當地,是宣揚人道或民主自由。說白了,也不過是換句話表示美國人的負擔。


本書多達 400 多頁,不過概論已經清楚的描繪出媒體和政治如何互相配合,將閱聽者的目光聚焦於特定一處,而哪些不想被看見的,如何以不同的描述輕描淡寫地帶過。

有價 v.s. 無價受害者

對政治宣傳有利的「素材」,就是好的、有價的。反之,若會為自己名聲蒙上陰霾的壞素材,就是無價的。

以日本排放核廢水為例。中國指責福島核廢水汙染海洋,但卻不曾提及自身對環境造成的災害。《紐時》指出,中國和美國正在合力為世界劃分敵我。雖然獨立於政府間的國際原子能總署評估後認為福島核廢水排放安全,但現今的國際秩序是美國建立的遊戲規則,也被中國歸類為「美國同盟」的假想敵,因此將支持的歐美和日本描述為「迫害環境的兇手」,將自身對比成「大義凜然的環境守護者」。海洋資源與生態在這個例子中,就是中國的有價受害者。

raw-image

這幾年民進黨執政,除了扶持台灣文藝產業外,我也看到民進黨相當善用媒體,不少戲劇明示暗示著台灣過去歷史上的悲劇。而這些悲劇都發生在國民黨執政時期。

民眾黨也不遑多讓,不過作為新興政黨又非執政黨,資本上也不如執政黨,滲透能力實在望其項背。也不是說國民黨沒有,8 年前我也只是國中生,不關心政治時事也沒讀過社會學,實在沒有什麼印象。

媒體成為政治宣傳槍手

作者特別聚焦於美國,批評美國政府介入他國內政,或是歷史上罔顧人權的事件。

  • 干涉他國政治,違背民意扶持政權,對於不同政權的壓迫行為也有不同評論。有的被冠以種族屠殺,有的不被新聞重視。
raw-image
raw-image
  • 越戰期間在南越以澄劑摧毀稻作,使越南新生兒出現缺陷,但美國新聞報導大多聚焦於美國軍人如何受到傷害,僅少數文章提及糧食成為攻擊目標、構成戰爭罪以及對越南的威脅。柬埔寨於 1966 與 1969 也曾是化學攻擊受害者,但人微言輕的柬埔寨無法組織防衛行動。儘管聯合國大會也曾譴責化學藥劑的使用,但對於美國仍沒有絲毫約束力。

媒體壟斷 media monopoly

媒體壟斷由 Ben H. Bagdikian 提出,其著有 "The Media Monopoly" 一書。

媒體壟斷將會使得特定媒體具有集體影響力,媒體之間有緊密的關係和統一文化標準語政治價值觀。

以下是媒體的功能

  • 議題設定:媒體針對報導事件、立場以及頻率,操控輿論。以反送中為例,中國媒體聚焦於激烈的民眾抗爭,那麼香港刑警的行為屬於鎮壓暴民;若將焦點放在抗暴警察使用各式武器鎮壓,那民眾則是出於自保和權利伸張。
  • 媒體企業擴張以及集權化
  • 提供娛樂:創造觀眾交叉銷售的綜效
  • 商業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加速全球媒體系統
  • 網際網路興起,使個人與團體間建立關係網絡的效率與規模增加,逃脫主流媒體

讀墨電子書
讀冊電子書
讀冊實體書

心得

國中時曾看過一系列恐怖漫畫《絕叫學級》,漫畫中不乏對人性的探討。

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描述主人翁聽聞鏡子中另有一個世界,並認為鏡子中的「另一個世界」的人類,正在跟蹤「這一個世界」的人們,所以決定和同學們一起將鏡子打碎。當主人翁將眼前的鏡子打碎的同時,「這一個世界」也跟著支離破碎,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才是「鏡子裡的世界」。同時,「另一個世界」的主人翁,茫然地看著眼前破碎的鏡子,不理解自己為何做出這種舉動,身邊的朋友也責怪她衝動。

每一次談論媒體識讀時,我總會想起這一篇漫畫。

我時常疑惑,我們責怪另一個觀點的人散播假資訊,但會不會真正被假資訊操弄和洗腦的人,是我們自己?

在台灣討論資訊判讀時,慣常以來自中國的假資訊做為案例,但忽略了美國也時常左右我們看待事件的視角。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4/29
本來就沒有誰是中心的問題,一定要爭中心,惡必起之。
普普文創 發人深省,目前就是中美爭著當世界中心。
最近在讀的興亡的世界史,反映了日本學者的觀點,不同的學者異口同聲的提醒讀者,由歐美代表的歐洲中心論,與中國代表的中國中心論,都沒辦法完整解釋當前的世界局勢,這也是媒體識讀要考慮的因素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所以我現在也會讀不同國家的英文獨立媒體,希望看看不同國家觀點
Podcast 100-avatar-img
2024/05/08
恭喜上即時精選!
透過傳媒之背後目的為何?資訊本來就不對稱,我們的視野也許只看到我們看到的,更怕是演算法一直洗腦後轉相信。媒體或有窗飾效果,比較好的方式是多比較,理性思考。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表達的人會擇選對自己有利的觀點或事實
認識緬甸政變入門書:《緬甸,最後一搏》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43會員
151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18
談判是一門藝術,要同理、聆聽和你談判的人,降低對方的防禦心,讓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4/18
談判是一門藝術,要同理、聆聽和你談判的人,降低對方的防禦心,讓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2/17
之前已經簡單介紹過這本黃哲斌老師的書,法白的珞亦也很推薦。 如果要說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黃哲斌老師並不會一面地給你悲觀的資訊,也會分享樂觀的消息。但我相信,媒體產業未來的走向是樂觀還是悲觀,並不僅是內容生產者的責任,也是每一個閱聽者的責任。
Thumbnail
2025/02/17
之前已經簡單介紹過這本黃哲斌老師的書,法白的珞亦也很推薦。 如果要說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黃哲斌老師並不會一面地給你悲觀的資訊,也會分享樂觀的消息。但我相信,媒體產業未來的走向是樂觀還是悲觀,並不僅是內容生產者的責任,也是每一個閱聽者的責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政治力量也依賴媒體宣傳意識形態,《製造共識》讓讀者看見美國的媒體,如何附和政治人物的話術,,沒有淪為國家的政治宣傳機器。 在台灣,討論媒體識讀和「境外勢力」,最常提到中國,但很少人討論,也很少人想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更長久,也更「潤物細無聲」。
Thumbnail
政治力量也依賴媒體宣傳意識形態,《製造共識》讓讀者看見美國的媒體,如何附和政治人物的話術,,沒有淪為國家的政治宣傳機器。 在台灣,討論媒體識讀和「境外勢力」,最常提到中國,但很少人討論,也很少人想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更長久,也更「潤物細無聲」。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面對美中貿易戰彷彿新的冷戰開打,新的戰線似乎延伸到資訊傳播。前些日子去參加資訊戰的講座,川普跟希拉蕊競選期間,幾個神扯的新聞說希拉蕊其實已經死亡,並以複製人的方式繼續參選,甚至認為希拉蕊已經被外星人入侵這類型看就覺得誇張的訊息,居然在推特上轉發了數百萬次。再加上前陣子的新聞,臉書最大的廣告買家竟然是
Thumbnail
面對美中貿易戰彷彿新的冷戰開打,新的戰線似乎延伸到資訊傳播。前些日子去參加資訊戰的講座,川普跟希拉蕊競選期間,幾個神扯的新聞說希拉蕊其實已經死亡,並以複製人的方式繼續參選,甚至認為希拉蕊已經被外星人入侵這類型看就覺得誇張的訊息,居然在推特上轉發了數百萬次。再加上前陣子的新聞,臉書最大的廣告買家竟然是
Thumbnail
如何從看似八竿子打不著、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起事件,所延伸出的許多思考方向中,找到共同點、看清背後的核心屬性,訓練「本質思考」 的能力…
Thumbnail
如何從看似八竿子打不著、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起事件,所延伸出的許多思考方向中,找到共同點、看清背後的核心屬性,訓練「本質思考」 的能力…
Thumbnail
自8月15日塔利班入主喀布爾後,「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便成了兩岸熱議的話題。 台灣一方,以資深媒體人趙少康8月15日的臉書(Facebook)發文為例,其先是抨擊民進黨長年宣傳「中共不會打台灣」、「打了美國會來救」過度一廂情願,並指出「老共不可測、老美不可靠」,台灣要靠還是要靠自己,兩岸之間應該
Thumbnail
自8月15日塔利班入主喀布爾後,「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便成了兩岸熱議的話題。 台灣一方,以資深媒體人趙少康8月15日的臉書(Facebook)發文為例,其先是抨擊民進黨長年宣傳「中共不會打台灣」、「打了美國會來救」過度一廂情願,並指出「老共不可測、老美不可靠」,台灣要靠還是要靠自己,兩岸之間應該
Thumbnail
阿富汗變天會是台灣的利多 我發現很多人看到阿富汗的變天,就聯想到當年1975年美軍從越南的倉惶撤退,甚至於往前推想到1949年美國與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的撤退。然後,就來對台灣表示擔憂。 後來我發現,阿富汗的變天很有可能是台灣的利多,分析如下: 第一,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要重新部署,要針對中共⋯
Thumbnail
阿富汗變天會是台灣的利多 我發現很多人看到阿富汗的變天,就聯想到當年1975年美軍從越南的倉惶撤退,甚至於往前推想到1949年美國與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的撤退。然後,就來對台灣表示擔憂。 後來我發現,阿富汗的變天很有可能是台灣的利多,分析如下: 第一,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要重新部署,要針對中共⋯
Thumbnail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旗子,什麼是美國的旗子?甘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美國人的利益,並完全順從美國所要求做的事來犧牲自己的利益,試圖藉此方式來獲得美國政府的政治支持,這些行為定義為美國旗子。
Thumbnail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旗子,什麼是美國的旗子?甘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美國人的利益,並完全順從美國所要求做的事來犧牲自己的利益,試圖藉此方式來獲得美國政府的政治支持,這些行為定義為美國旗子。
Thumbnail
今天在臉書上偶然看見不少「意見領袖」在討論關於公視一則新疆集中營報導新聞,該則新聞標題為【中官媒紀錄片 續宣揚新疆人民改善貧窮】,對,就是一則標題這麼無聊的新聞引來了一群意見領袖嗜血鯊魚的圍剿。
Thumbnail
今天在臉書上偶然看見不少「意見領袖」在討論關於公視一則新疆集中營報導新聞,該則新聞標題為【中官媒紀錄片 續宣揚新疆人民改善貧窮】,對,就是一則標題這麼無聊的新聞引來了一群意見領袖嗜血鯊魚的圍剿。
Thumbnail
Foreign affairs 是由美國著名的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辦的學術雜誌,是美國國際關係及外交政策研究領域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學術雜誌之一。和其他雜誌如 The Economist, Foreign Policy 不同,Foreign Affairs 更具學術味道和理論價值。而且不只學者和
Thumbnail
Foreign affairs 是由美國著名的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辦的學術雜誌,是美國國際關係及外交政策研究領域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學術雜誌之一。和其他雜誌如 The Economist, Foreign Policy 不同,Foreign Affairs 更具學術味道和理論價值。而且不只學者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