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邊翻到陳子蘭老師的《四夠教養法》,讀著讀著,心裡頭有些感觸。
以及「父母的生活情境,等於孩子的未來模樣」。
是我讀完後的兩大感想。
先說說「要愛,不要礙」。
書裡強調「愛夠」,說「愛從說話開始,正面溫和的話語,就有愛」。
這點我太贊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愛孩子的心是滿滿的,但表達出來的方式,有時候卻不小心變成了「礙」。
可能是過度的期望、無心的比較,或者是把自己的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
我們以為給他最好的,卻可能在無形中限制了他飛翔的翅膀。
「愛夠」,我想,那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溫暖,滋潤而不泛濫。
要適當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去跌倒、去「玩夠」。
讓孩子在探索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
如果我們的愛,變成了緊箍咒,那可就不是「愛夠」,而是「礙夠」了。
再來談談「父母的生活情境,等於孩子的未來模樣」。
這,是一個很深的體悟。
「人是情境之子,行為是學來的,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情境」。
以及「孩子的表現往往與父母的價值觀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
孩子就像一面清澈的鏡子,我們是什麼模樣,他們就映照出什麼模樣。
我們如何與伴侶溝通、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安排生活、如何對待他人。
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默默地吸收,然後內化成他們自己的一部分。
你說,要孩子溫暖,那我們的家庭氛圍是不是溫暖的?
我們要孩子有智慧,那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充滿了學習與思考的樂趣?
我們不必刻意去「教」很多大道理。
只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把家庭經營得和樂融洽,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受到正向的薰陶。
還有「做事夠」,讓孩子參與家務,從做中學,這不僅培養責任感,更是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理解生活。
教養這件事,與其說是「教」孩子,不如說是「修」自己。
最難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的觀念。
幸福的藍圖,其實就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情境裡,藏在我們每一次愛的表達中。
書名:《四夠教養法》
作者: 陳子蘭
出版社:如何
書籍資訊請見:https://bookstw.link/7kse7z
P.S.
偷偷跟大家說,我的第 8 本新書(繪本)出來啦!
書名是《你已經很棒了:善良的英雄小凡》。
這不只是一個故事喔,它更像一個很溫柔、很堅定的聲音,想要告訴你,還有你身邊所有你在乎的人:
你真的很棒了!
拜託大家一定要去找來看看,然後把這份肯定,送給你關心的孩子、朋友。
當然,也別忘了送給自己一個肯定的擁抱喔!
🎁 想買書支持一下嗎?有傳送門喔:https://bookstw.link/7fek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