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以為金錢是冷冰冰的數字,但其實,它是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內在對自我價值、生活期待、甚至是童年經驗的反映。
今天,我嘗試不批判地回頭看自己與金錢之間的關係,像是一次誠實的對話,也像是在和過去的自己道別。
害怕有錢,源自過去的信念
我發現自己其實曾經害怕變得有錢。因為小時候的觀念是:「錢不能亂花」、「有錢容易變得勢利、不單純」。家人並不鼓勵成為有錢人,甚至會說:「不要太愛錢。」於是我潛意識裡把貧窮當作一種美德,害怕自己一旦擁有,就會迷失。崇拜與焦慮交織的30歲
但來到30幾歲,我發現自己其實也很渴望財富——想要有房子、車子、足夠錢繳稅、能承擔責任的生活。這份渴望裡,混雜著對未來的焦慮。我開始理解,有錢或許不是驕傲,而是一種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
投資的信任,是練習也是實踐
對於「讓錢為我工作」這件事,我仍在學習中。目前,我投入了0050與0056,雖然無法一夕致富,但這些投資像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陪伴。我喜歡看它們慢慢累積,像在和未來的自己說話:「我有在為你準備。」
金錢,是生活的朋友
如果金錢是一位朋友,我覺得他是一位溫柔的支持者。他讓我安心過生活,也陪我追求夢想。我想與他建立穩定、合作的關係,而不是依賴或敵對。
我學會珍惜每一筆收入,也更仔細地做每一筆支出。不是為了吝嗇,而是為了尊重每一次選擇背後的價值。
結語:當我們不再害怕金錢
今天的反思,讓我理解到:真正的財富自由,是在內心先允許自己富足。當我們不再害怕金錢,不再抗拒擁有,我們才能自在地與財富共舞,做出更有力量的選擇。
《21天財富自由行動手冊》持續陪伴你,每天一點點練習,與金錢建立溫柔且穩定的關係。
你今天與金錢的對話,是什麼樣的呢?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前行。
喜歡本文章,記得點愛心支持,在您們的鼓勵下,可以獲得滿滿情緒價值,創作更多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