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罪人》看三幕劇結構(有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期上映的電影《罪人》(Sinners) 採取了經典三幕劇結構,同時也是個徹頭徹尾的「英雄旅程」,然而因為角色眾多、並且有兩條主角線,所以整體結構有些許變造。本片將透過幾個重要場次與分幕的拆解,來拆解《罪人》在寫作策略上,如何運用三幕結構來引導觀眾進入這部電影奇幻的世界。

(以下有雷,請務必先看完電影)


(以下有雷,請務必先看完電影)

本片的最最開場是傳說故事。一個像是功夫熊貓開頭講述武林秘笈存在的動畫,電影用一個關於「音樂奇才會召喚魔鬼」的民間傳奇開啟旅程,雖然還不知道這傳奇到底有什麼功能,但其實已經為接下來的奇幻設定打下基礎。

這是在做世界觀建立,發生在整個故事開始之前,這段傳說不但定義了本片的類型,而且已經提示後頭的重要元素——「音樂」「魔鬼」

接著是小山米的A故事線(以下簡稱Story-A),使用了倒敘開場,我們看見全身是傷、拿著斷裂吉他的小山米走進教堂,搭配不斷閃回但根本看不清楚的恐怖場面,懸念瞬間拉滿,「到底發生什麼事?」一個簡單的倒置就讓接下來第一幕的緩慢可以被觀眾接受。

這技巧百用不膩,絕命毒師第一集就是這樣玩的。

小山米拿著吉他,所以我們知道「音樂」跟他有關,再加上恐怖閃回,我們也感覺「魔鬼」跟他有關。接著回到順序時間軸,小山米第一幕開場,除了帶出當時的黑人生活背景,還提出了後面會用到的武器,「聖經」。

這是個精巧的設計。我當時也沒想到,這本聖經竟然會成為契科夫的槍。

然後是以史哥跟史弟為主角的B故事線(以下簡稱Story-B)。兩個帥氣的黑人雙胞胎跟白人老闆買一間倉庫,到鎮上做招牌,招兵買馬尋找更多音樂家,也把小山米載過來——Story-A與B結為一體,外部任務明確提出:

他們要叛逆地搞一個專給黑人的藍調夜總會,這是他們的共同外部目標。編劇光是能想到這個目標就已經超屌,因為這個目標包涵了山米、史哥和史弟各自的Wants——山米想玩音樂,史哥想團結黑人,史弟想賺錢。

第一幕的建立頗長,觀眾能撐下去,除了精采的畫面與演出,在結構上跟開場的倒敘懸念有關。神奇的是,第二幕竟然是用全新的Story-C開場——

一個全身燒傷的白人從天而降,來敲打座落在荒野中的小木屋的門。透過燒傷者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屋內有3K黨的白衣,兩名3K黨人邀請燒傷者進門,印地安人騎馬來到,對話中預示了危險。

接著,吸血鬼出現,殺死了3K黨人。

這個短短的場次,看似突兀,卻包羅萬象地帶出接下來所有會用到的奇幻與反派元素,也成功讓觀眾「進入新世界」、「踏上冒險旅程」,也就是從一幕轉到二幕。

畢竟連吸血鬼都出場了,冒險的感覺不可能沒有吧!

所以觀眾接下來會一直期待——「吸血鬼跟這故事到底有什麼關係?」也會隱約回想:「喔對開場的小山米被打得很慘⋯⋯」這個期待會讓我們想要得到答案,因此繼續全神貫注地看下去。

然而為什麼我們可以接受這個突兀的C故事線呢?別忘了,開場的傳說就告訴你:「魔鬼」會出現!

接著是夜總會準備開幕,過程中,史哥、史弟分別的背景故事都跟愛情有關,小山米也跑出了一個對象。這個設計也很厲害,等於幫每個角色都加了一條愛情線,而愛情是最不需要解釋的一種人物關係,瞬間加深了人物的情感厚度。

其他個性鮮明的決戰夥伴一一來到,各種人物關係極其豐滿,所有人都聚集到了一個場地,也就是召開夜總會的偏遠倉庫。

接下來幾乎整個第二幕到第三幕高潮都在這裡發生。我必須得說,這個設計實在太強了,片子超過一半的篇幅都在同一個場景發生,簡直是最高規格的省錢方法。

然後是最魔幻、最奇觀的那場音樂演奏,這部分我就不多說啦,超好看一定要去電影院看,總之這場戲扣回開場傳說,音樂奇才召來魔鬼,Story-ABC全部交會——3個白人前來敲門,想要「一起玩音樂」,而這時我們都知道,那三個白人全是吸血鬼。

戰鬥一觸即發,但此時敲了一個中場休息。

白人沒被邀請進房,只能無奈退開,接著來到二幕中間點,夜總會裡的人物關係一一破裂,在幾個精巧的轉折設計下,以「要賺錢」這個大家都懂的理由,讓黑白混血去接觸三名吸血鬼。

先回去說一下這個中場休息的重要性。劇本結構上,第二幕的中間點,也就是整部片的剛好一半時,應該要帶來主角人物的明確轉折,通常會透過初始任務失敗來達成。因此,這個設計厲害的地方就是,在大戰之前,人物的初始目標都受到打擊,內心有所轉折,大家才能從第一個Wants,準備移動到第二個Wants——

好的,黑白混血變成吸血鬼,劇情急轉直下,死人不斷增加,人們陷入恐慌,史哥夫婦挺身組織團員,所有人類的外部目標上升成「活下去」,吸血鬼vs人類大戰即將開打,打之前還讓吸血鬼也來音樂奇觀一下,踢踏舞跳好跳滿,槍砲、獠牙、火炬、木樁,人類死傷慘重,陷入二幕低谷。

接著,山米vs頭號吸血鬼,拿出聖經與銀製吉他搭配太陽幹掉吸血鬼頭,前面的所有鋪陳都變成主角打贏對手的重要武器,走向一波高潮。山米把車開走,Story-A準備收尾。

接著是史哥的Story-B。最愛的老婆已經戰死,最親的弟弟已經非人,史哥還是有他自己的戰鬥,他埋伏在倉庫旁,等著白天3K黨上門找他——帥氣的單槍匹馬,再創一波高潮,史哥的故事在這裡就直接收場,準備到天界與家人擁抱。

山米的故事終於接回開場的倒敘。教堂裡,我們看見滿身傷痕的山米與父親的衝突,即使遇到魔鬼,山米還是決定,「E04他媽我要玩音樂啦!」

真是有夠熱血。

接著就過了50年之類的,山米變成吉他大師,他的故事來到尾聲,收尾前再來一個史弟的回馬槍。不要小看這個設計,除了驚喜萬分的餘音繞樑,這場戲也再次點出貫穿全劇的主題——「自由」,而這同時也是所有主要角色們共同的Needs,即他們的內心渴望。

「回想起來,那個晚上事情發生前的幾個小時,我感覺自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還記得山米跟吸血鬼高潮大戰時的對話嗎?他們的論戰主題也叫做:「什麼是自由」——是變成吸血鬼永生無限地活,還是繼續當黑人被白人壓迫?當然,山米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玩音樂就是他的自由。

除了音樂、魔鬼與黑人歷史結合的高概念類型展現,每一場戲都抓著結構、緊貼目標與主題,這劇本實在寫得有夠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嗣軒的沙龍
56會員
18內容數
黃嗣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2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一位朋友看了伊尼舍林的女妖之後告訴我:沒什麼特別感覺,兩位主角都很有事,根本不是正常人。我可以明白他的意思是無法帶入。但這不禁讓我開始納悶,我們就都是很正常的人嗎? 想起先前遇到的一個痛苦經驗。
Thumbnail
2023/02/02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一位朋友看了伊尼舍林的女妖之後告訴我:沒什麼特別感覺,兩位主角都很有事,根本不是正常人。我可以明白他的意思是無法帶入。但這不禁讓我開始納悶,我們就都是很正常的人嗎? 想起先前遇到的一個痛苦經驗。
Thumbnail
2022/12/10
今年有幸參與沉浸劇場、VR影像等新媒材的劇本編寫,加上之前開發過互動影視,想從幾個角度對這些新媒材提出粗淺看法。首先是被動性與主動性。無論是影視結合互動,還是劇場加入沉浸,為的都是增加觀者的主動性,換個角度講是要吸引對主動性有興趣的未觸及觀眾。VR有穿戴限制,互動影視模仿電玩,沉浸劇場最無可取代
Thumbnail
2022/12/10
今年有幸參與沉浸劇場、VR影像等新媒材的劇本編寫,加上之前開發過互動影視,想從幾個角度對這些新媒材提出粗淺看法。首先是被動性與主動性。無論是影視結合互動,還是劇場加入沉浸,為的都是增加觀者的主動性,換個角度講是要吸引對主動性有興趣的未觸及觀眾。VR有穿戴限制,互動影視模仿電玩,沉浸劇場最無可取代
Thumbnail
2022/10/01
近期討論度很高的韓劇「小女子」今日終於點開,驚為天人。不是拍攝水準,而是戲,是衝突,是人物,是那個精準聚焦的戲劇主題與縝密設計的類型懸念,是劇本內核與商業包裝的完美扣合。 然而在產業裡頭,對於人物、劇情、價值觀的選取,在影視產業裡從來都不是編劇說了算。
Thumbnail
2022/10/01
近期討論度很高的韓劇「小女子」今日終於點開,驚為天人。不是拍攝水準,而是戲,是衝突,是人物,是那個精準聚焦的戲劇主題與縝密設計的類型懸念,是劇本內核與商業包裝的完美扣合。 然而在產業裡頭,對於人物、劇情、價值觀的選取,在影視產業裡從來都不是編劇說了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8月6日),我已經在戲院看過3次鬼才之道,有2次都是買票進場,分別是北影的中山堂世界首映,跟今天的首映特別場,還有1次中間是自己去登記的社畜特映。每1次我都帶著不同的感受回家,但有一點不變得就是,看的過程我都非常的開心,看完都非常的滿足。 第1次跟著600位影迷一起驚喜的開箱這部優秀
Thumbnail
今天(8月6日),我已經在戲院看過3次鬼才之道,有2次都是買票進場,分別是北影的中山堂世界首映,跟今天的首映特別場,還有1次中間是自己去登記的社畜特映。每1次我都帶著不同的感受回家,但有一點不變得就是,看的過程我都非常的開心,看完都非常的滿足。 第1次跟著600位影迷一起驚喜的開箱這部優秀
Thumbnail
2100年12月31日,是電影《七宗罪》的盛大首映會。誰也沒想到,這場首映會就像失控的舞台劇,徹底脫稿演出! 在場的導演、明星、劇組人員、媒體記者、粉絲,每個人似乎都懷有秘密…眾多巧合交織而成的首映會序幕就要揭開,你有把握,你說的謊不會被發現?
Thumbnail
2100年12月31日,是電影《七宗罪》的盛大首映會。誰也沒想到,這場首映會就像失控的舞台劇,徹底脫稿演出! 在場的導演、明星、劇組人員、媒體記者、粉絲,每個人似乎都懷有秘密…眾多巧合交織而成的首映會序幕就要揭開,你有把握,你說的謊不會被發現?
Thumbnail
針對 Inside Out 1 這部電影進行結構分析,並以 三段式結構(Three Act Structure)進行拆解。 本文將帶你了解三段式結構如何創造轉折點、帶動故事前進、並同時引出深具哲理的觀影心得
Thumbnail
針對 Inside Out 1 這部電影進行結構分析,並以 三段式結構(Three Act Structure)進行拆解。 本文將帶你了解三段式結構如何創造轉折點、帶動故事前進、並同時引出深具哲理的觀影心得
Thumbnail
《原罪犯》完成於2003年,配樂、畫面、劇情編排、演技都是少見的完美。本文針對主題與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做分析,若對本片有興趣的人,看完本文應能獲得更多情報。
Thumbnail
《原罪犯》完成於2003年,配樂、畫面、劇情編排、演技都是少見的完美。本文針對主題與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做分析,若對本片有興趣的人,看完本文應能獲得更多情報。
Thumbnail
移開眼花撩亂的畫面和設定,電影原本的主軸是什麼?
Thumbnail
移開眼花撩亂的畫面和設定,電影原本的主軸是什麼?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電影的出發點本就是混搭,而後逐漸確認自身敘事的藝術型態。唯各類型敘事之發展,不免也承擔著固定印象與自我封印,導致滯礙難前。這個時候,不倫不類或可能是突破框架、模組的最佳作法。
Thumbnail
電影的出發點本就是混搭,而後逐漸確認自身敘事的藝術型態。唯各類型敘事之發展,不免也承擔著固定印象與自我封印,導致滯礙難前。這個時候,不倫不類或可能是突破框架、模組的最佳作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