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手聖經:真有辦法被附身般寫作?如何在「寫自己東西」及「當寫手」之間切換腦袋?|J編讀《取材.執筆.推敲》應用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作者、寫手、編輯」這些名詞到底差在哪?

「寫手是種「空」的存在。」

——《取材.執筆.推敲》

這是我讀這本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也可以說是道出了作者與寫手差異的核心精髓。

在開始之前:釐清是寫自己V.S.寫他人(或品牌)的訴求

在自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為自己而寫」,從寫社群文章、寫部落格、寫雜誌專欄、寫書。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因為自己想推出內容,但缺乏文字工作的經驗、或時間不夠,而尋找協助撰寫的人,暫且統稱為「寫手」。

J編在開啟個人品牌《J編聊自媒體》之前,接過許多文字工作的專案,也在共同創辦並擔任總編輯的《雞湯來了》中統籌帶領作者們完成許多文章。在接文字工作專案或撰寫品牌文章時,必須從品牌視角、委託人的角度出發,調整撰寫調性風格與訴求。這是和純然的「為自己而寫」,可以主觀、強調我想宣揚的觀念、塞入自己私心的元素,是不同的邏輯。

又,單純寫一篇篇的文章,和寫一整本書,也是不一樣的規模與功伕。在我第一次接到大型寫手的專案時,我隱隱約約覺得一定有什麼角色和過去純粹當個記者、會寫篇報導文章是不一樣的,但大多的寫作書都是從文章結構、寫作選題、流量密碼、訪談技巧、故事行銷......等特定角度切入。幾經尋找,我找到《取材.執筆.推敲》時,根本是挖到寶的心情!堪稱寶藏之書!


「如果我要創立寫手學校,我希望有一本這樣的教科書。」——《取材.執筆.推敲》


深深推薦給所有想要長期在文字工作領域耕耘的人,無論你是長期擔任寫手,或有做專訪的機會,都能在這本書中讀到許多既務實又浪漫的技巧,並找到那些幽微邊界的解答。《取材.執筆.推敲》作者和譯者,都和《被討厭的勇氣》一模一樣,能寫出暢銷霸榜多年的書,不僅作者要寫得好讀,翻譯更要能翻得通順又落地。

《取材.執筆.推敲》書籍結構如同書名,從寫手教科書的概念,周全又多面向地剖析,凡是為他人或品牌而寫時,行前的取材、寫作執筆的當下、寫完初稿自己推敲潤飾修改的力成,分別有哪些心法與技巧。


「在身為寫作者(寫手)之前,我們其實是一名創作(創造者)。」——《取材.執筆.推敲》


raw-image


Part 1「空」之始:海綿般不預設立場地取材


「我真的沒什麼想說的。透過取材,獲得一些無論如何都想傳達出去的事。」——《取材.執筆.推敲》


寫手的視角,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想表達的訴求,但在海量的取材過程中,因為資料搜集、因為訪談前的閒聊、因為訪談當下的提問與傾聽、因為過程中對這個人的深刻觀察,而有了滿滿想讓更多人看見的渴望。


raw-image


書中特別提到訪談過程「被動的聽到」和「主動的傾聽」有很大的差異,多數人和朋友閒聊時都是處於「被動的聽到」狀態,可能很多情人、家人吵架也是源於「只是聽見」而非真正的「傾聽」。

「主動的傾聽」包含:

。帶著滿滿好奇心、真心請教受訪者的問題。經常眼神接觸、留意受訪者的非語言訊息。聽見言外之意、讀潛台詞,適時延伸追問

在取材階段,如海綿般大量吸收,不帶成見;而在海量取材之後,設定撰寫主軸時,則要成為定錨的寫手,懂得自己讓文稿走向何方、軸線為何。


raw-image


Part 2 開始「定錨」:為「我們」發聲而執筆


「對寫手的期許是,成為話語的錄音機、言論的擴音器、思想的翻譯機。不以『我』,而是『我們』為主語。」——《取材.執筆.推敲》


取材完成後,身為寫手在下筆時,已經自己與受訪者合為「共同體」,執筆寫作時是為「我們」而發聲的意念,進而將這樣的訴求連結到讀者共有的課題,衍生寫手、受訪者與讀者「站在一起」的感受,創造課題鏡射、容易有共鳴的內容。

訪談時,由於是聊天的狀態,講話有時是思想跳躍、語意交錯的,身為寫手在書寫時要把那些沒說出來的補足,把「言下之意」寫出來讓人好懂。

但,你是否也會疑惑:會不會超譯,變成寫手自己的創作?

此書作者強調,肯定是不會的,但要怎麼確定不會呢?關鍵在於,寫手在有足夠自信斷定自己沒有誤譯、超譯之前,必須不斷調查與思考到極致。深入「編寫」,進而創作,包含邏輯的建構、未明說的言下之意填補。寫出讓受訪者驚呼「啊!這就是我想表達的」的內容。


raw-image


寫書的寫手,尤其困難,此書作者提到,很多寫手寫雜誌文、網路專欄文評價滿好,但一但換成書籍就不知如何開展,關鍵在於結構變大時能否不鬆垮。在篇幅越長、人們不一定會看完的情況下,需從過往「起承轉合」的作文式結構,轉為「起轉承合」!

從起承轉合,到起轉承合


起:社會上被認定為常識的事轉:推翻它,提出主張或假說承:主張理由,佐證事實或例子合:總結以上,經論證的結論


「書籍原本就不是『因為平日一天能寫五千字,所以十萬字的書只要二十天就能完成』的東西。如同短跑與長跑的差異、電視廣告和長篇電影的不同、不造房屋與辦公大樓的差距,要運用的肌肉、腦力還有要依循的規則都不一樣。」——《取材.執筆.推敲》



Part 3 最後「編修」:和作品拉開距離,推敲直到不留痕跡

寫完之後,怎樣才叫真正完成呢?

我們需要等一下,讓自己與作品拉開距離,建議至少放一晚(如果時間充裕,放一週、一個月也行),就像飯放隔夜可以變出好吃的炒飯,文章放隔夜,能讓我們從「寫作者」的自己,切換為「讀者」、「編輯」的自己。

此外,「形式」換一下,也有助於我們用全新的視角看待文稿:

。用瀏覽的,改為「朗讀」。把整份文稿換個字體、橫式寫作改為直式排版(以此類推)。把電腦裡的檔案印出來,用螢幕看和紙本看又是兩回事


raw-image


在編修的推敲過程中,自己必須成為一個「與自己不相干」的人。遇到難以取捨之處,通常就是「捨」會比較好。別讓「捨不得」壞了整篇文章的節奏。

此書作者也特別提到,「寫的時候很卡的部分」最容易有生硬雕鑿的痕跡,可以多針對該處進行推敲編修。

目標是推敲直至雕琢痕跡、個人喜好都消失的時候,一切彷彿渾然天成,乍看以為很簡單、一寫出來就長這樣,甚至越看越覺得「這些真的是我寫的嗎?」,那就是真正「寫好了」的時候。


「好文章就是:讓人以為最初便是以這種模樣存在,看不到斧鑿的痕跡。寫手,絕對不是未達作家資格的寫作者統稱。而是一種專業的存在。」——《取材.執筆.推敲》

文、圖/J編 蕭子喬
參考資料
葉小燕譯(2022)。取材・推敲・執筆(原作者:古賀史建)。究竟出版。

本文轉自J編聊自媒體,更多相關文章請點我前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yce editor. (J編聊自媒體)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2025/05/15
陸續有朋友問到,我做過很多種文字工作。但到底有哪些?會建議從什麼開始?賺錢嗎? 發現好像沒有統整和大家分享過,個人獨立接案至今 11 年,共 17 種,收入超過 50 萬。現在回顧來看,發現其實有著很清晰的成長演進軌跡,大致可分為 4 階段。 建議大家從什麼開始?我認為不同「階段」的人,適合從不
Thumbnail
2025/05/15
陸續有朋友問到,我做過很多種文字工作。但到底有哪些?會建議從什麼開始?賺錢嗎? 發現好像沒有統整和大家分享過,個人獨立接案至今 11 年,共 17 種,收入超過 50 萬。現在回顧來看,發現其實有著很清晰的成長演進軌跡,大致可分為 4 階段。 建議大家從什麼開始?我認為不同「階段」的人,適合從不
Thumbnail
2025/05/15
身為一個做人物專訪長達10年的人,看到蔡康永最近隨著出了情商系列書籍第三冊,上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訪談性網路節目,令我相當興奮。而當我看到網路上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討論」(對各個節目優劣的批評指教),讓我開始反思這些評斷背後是帶著什麼樣的眼光,如果我是一個訪談他人的主持人、採訪者,我又能怎麼看待這些評
Thumbnail
2025/05/15
身為一個做人物專訪長達10年的人,看到蔡康永最近隨著出了情商系列書籍第三冊,上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訪談性網路節目,令我相當興奮。而當我看到網路上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討論」(對各個節目優劣的批評指教),讓我開始反思這些評斷背後是帶著什麼樣的眼光,如果我是一個訪談他人的主持人、採訪者,我又能怎麼看待這些評
Thumbnail
2025/05/15
一開始,先來看看現在網站長怎樣 → https://chickensoupfamily.com/ 接下來我會按照我在Wordpress實作的歷程,從構思到弄出來的三個步驟來分享。 STEP1 想清楚要幹嘛並寫下來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0程式語言技能的人類,在將網站改版之前應該會覺得一團混亂,不知從
Thumbnail
2025/05/15
一開始,先來看看現在網站長怎樣 → https://chickensoupfamily.com/ 接下來我會按照我在Wordpress實作的歷程,從構思到弄出來的三個步驟來分享。 STEP1 想清楚要幹嘛並寫下來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0程式語言技能的人類,在將網站改版之前應該會覺得一團混亂,不知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寫作者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定位才寫作;相反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出所謂的定位。即使他們可能寫了一堆社會觀察分析、文學小說或者散文、日常隨筆紀錄、偶然為之的咖啡廳走訪遊記,他們仍然不知道「寫作能幹嘛」。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寫作者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定位才寫作;相反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出所謂的定位。即使他們可能寫了一堆社會觀察分析、文學小說或者散文、日常隨筆紀錄、偶然為之的咖啡廳走訪遊記,他們仍然不知道「寫作能幹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Thumbnail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文字工作者。在資訊狂轟濫炸的每一天,內容創作與文案寫作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兩者的界線卻日漸模糊。 究竟內容創作者和文案寫手有何不同?本文將深入剖析兩者的差異,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寫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內容行銷的成功,不只取決於內容的品質,更在於文案的魅力。」
Thumbnail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文字工作者。在資訊狂轟濫炸的每一天,內容創作與文案寫作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兩者的界線卻日漸模糊。 究竟內容創作者和文案寫手有何不同?本文將深入剖析兩者的差異,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寫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內容行銷的成功,不只取決於內容的品質,更在於文案的魅力。」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所以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我相信,這些文章一定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所以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我相信,這些文章一定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