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何錯過反彈??就是犯了人性的弱點「預期性焦慮」#「你早就逃出震央,卻還活在餘震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我們生活中真正有造成的災難性地震,一生可能只遇過1~2次。

但人們會因為那一次的經驗, 開始對每一次的風吹草動都產生恐懼。

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馬上懷疑:「是不是又要大地震了?」

只要餘震出現就會睡不好、過度反應

然後會有很多「地質專家出來講一堆板塊%#@^^&或是名人網紅出現預言下一次地震」

這就是許多投資人在市場崩盤後的心態縮影。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名言由來就是如此

「恐懼不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你對過去的記憶與重播。」

市場真正的大跌其實沒那麼常見,但餘震的新聞、馬後炮的預言專家警告、還有自己腦中重播的記憶, 卻讓多數投資人陷入長期焦慮。

不敢再進場,因為怕又一次跌得措手不及。

不相信反彈,因為懷疑只是死貓跳。

原本的產業投資信仰都會放棄,開始追求更科學的投資,只能看落後資訊才能交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資咖啡因的交易聖經、投資心靈的人生能量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財經咖啡因的窩
1.1K會員
1.6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財經咖啡因的窩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追蛇效應」:你不是在處理問題,你是在消耗自己 有一種情緒反應模式,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一條蛇閃過 你不知道那是不是危險,但你忍不住一直追,一直想弄清楚:「牠到底想幹嘛?」 這種心理現象,在日常生活裡其實很常見,只是你沒發現自己「在追蛇」。 在更白話文一點的舉例: 有一天你不小心被蛇咬了
Thumbnail
2025/05/14
「追蛇效應」:你不是在處理問題,你是在消耗自己 有一種情緒反應模式,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一條蛇閃過 你不知道那是不是危險,但你忍不住一直追,一直想弄清楚:「牠到底想幹嘛?」 這種心理現象,在日常生活裡其實很常見,只是你沒發現自己「在追蛇」。 在更白話文一點的舉例: 有一天你不小心被蛇咬了
Thumbnail
2025/05/13
不要無腦的努力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那會讓你陷入盲目的追逐與比較之中。 真正值得追求的,是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價值是內在能力與外在視野的總和,成功只是價值累積後的副產品。』 思考模式不同,行為模式自然就會不同,而你得到的結果,也會不相同。 投資也是如此,成功操盤手的操作,
Thumbnail
2025/05/13
不要無腦的努力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那會讓你陷入盲目的追逐與比較之中。 真正值得追求的,是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價值是內在能力與外在視野的總和,成功只是價值累積後的副產品。』 思考模式不同,行為模式自然就會不同,而你得到的結果,也會不相同。 投資也是如此,成功操盤手的操作,
Thumbnail
2025/05/11
人類的潛在情緒,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根源: 委屈感、孤單感、恐懼感、自卑感、與好勝心。 這五種情緒,就像是藏在水面下的冰山,平時看不見,但它們卻主導了我們大多數的行為與選擇。 只要有慾望,就一定會被這些情緒觸動。 渴望成就,是因為怕輸(恐懼)努力證明自己,是因為曾被忽視(自卑) 堅持到底
Thumbnail
2025/05/11
人類的潛在情緒,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根源: 委屈感、孤單感、恐懼感、自卑感、與好勝心。 這五種情緒,就像是藏在水面下的冰山,平時看不見,但它們卻主導了我們大多數的行為與選擇。 只要有慾望,就一定會被這些情緒觸動。 渴望成就,是因為怕輸(恐懼)努力證明自己,是因為曾被忽視(自卑) 堅持到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地震除了會影響精神狀態、認知與情緒,也可能會帶來一些頭暈、暈眩等身體症狀。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幻震(Phantom Earthquake)」這一種許多人擁有過的經驗。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地震除了會影響精神狀態、認知與情緒,也可能會帶來一些頭暈、暈眩等身體症狀。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幻震(Phantom Earthquake)」這一種許多人擁有過的經驗。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上週的地震之後,偶而都會搞不清我是頭暈還是有地震。 今天看到新聞寫到假性地震症候群的四個條件: 女性 年紀超過20歲 居住樓層在三樓以上 有動暈症病史(容易暈車、暈船)的人 如果有以上相符條件,相對容易發生假性地震症候群。 那~麼剛好,四點都中,難怪這陣子都在暈眩中渡過,而且雖然不明顯
Thumbnail
上週的地震之後,偶而都會搞不清我是頭暈還是有地震。 今天看到新聞寫到假性地震症候群的四個條件: 女性 年紀超過20歲 居住樓層在三樓以上 有動暈症病史(容易暈車、暈船)的人 如果有以上相符條件,相對容易發生假性地震症候群。 那~麼剛好,四點都中,難怪這陣子都在暈眩中渡過,而且雖然不明顯
Thumbnail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與之共存是我們重要的課題,危老重建刻不容緩,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次災難來臨時,以更好的狀態度過危難,祝福台灣!
Thumbnail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與之共存是我們重要的課題,危老重建刻不容緩,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次災難來臨時,以更好的狀態度過危難,祝福台灣!
Thumbnail
自從2024年4月3日的花蓮大地震發生之後,隨之而來的大小餘震便不斷的侵擾著大家的安寧生活,每當疑似地震發生後,心裡總會開始著急的想關心,剛才所遭遇的究竟是現實,還是因為連續數天的緊張所導致的妄想,此時,看著桌上那面平時負責提醒我待辦事項的「人工智障」,我便萌生了讓她擔任地震播報員的構想。
Thumbnail
自從2024年4月3日的花蓮大地震發生之後,隨之而來的大小餘震便不斷的侵擾著大家的安寧生活,每當疑似地震發生後,心裡總會開始著急的想關心,剛才所遭遇的究竟是現實,還是因為連續數天的緊張所導致的妄想,此時,看著桌上那面平時負責提醒我待辦事項的「人工智障」,我便萌生了讓她擔任地震播報員的構想。
Thumbnail
每一次的地震都會讓我恐慌萬分。自從經歷了311東日本大地震後,輕微的震動都會讓我繃緊神經,小題大作。以為經驗會讓我成長,更冷靜沈著應對,但反而相反,所有地震當下該要有的應對,我都做不到。我會慌張地不斷地晃動,走動,直到震完為止。為何我會不停地走動,晃動?因為我不想感受那震度。
Thumbnail
每一次的地震都會讓我恐慌萬分。自從經歷了311東日本大地震後,輕微的震動都會讓我繃緊神經,小題大作。以為經驗會讓我成長,更冷靜沈著應對,但反而相反,所有地震當下該要有的應對,我都做不到。我會慌張地不斷地晃動,走動,直到震完為止。為何我會不停地走動,晃動?因為我不想感受那震度。
Thumbnail
多數的人都有遇到地震的經驗,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我還沒睡,躺在床上感受它的威力。畢竟當時是半夜,原本就是休憩的時間,當然也就來不及反應了。話說今天不知道是被前震搖醒,還是剛好迎上那一刻,當我張開眼睛時,不到兩秒,就知道地震了。
Thumbnail
多數的人都有遇到地震的經驗,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我還沒睡,躺在床上感受它的威力。畢竟當時是半夜,原本就是休憩的時間,當然也就來不及反應了。話說今天不知道是被前震搖醒,還是剛好迎上那一刻,當我張開眼睛時,不到兩秒,就知道地震了。
Thumbnail
今早醒來不久,就遇到了芮氏規模7.2強震和一連串餘震。確認親友平安後剛鬆口氣,又陸續看到震災的報導,整顆心就像搭上雲霄飛車一樣上下顛簸起伏不定。
Thumbnail
今早醒來不久,就遇到了芮氏規模7.2強震和一連串餘震。確認親友平安後剛鬆口氣,又陸續看到震災的報導,整顆心就像搭上雲霄飛車一樣上下顛簸起伏不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