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一個人爬山喔?不會覺得孤單嗎?」
這是我常被問到的問題。
一開始聽到,會愣一下。後來也習慣笑笑地回答:「不會耶,滿習慣的。」
但其實,那種「不會」,不是從來不曾感覺孤單,而是——慢慢地,學會與那個孤單的自己相處。
剛開始一個人上山的時候,我也會害怕。不是怕迷路、不是怕野狗,而是怕「太安靜」。
沒有人說話、沒有訊息通知的叮咚聲,只有自己跟腳步聲。
我發現,在城市裡再怎麼孤單,至少還有聲音圍繞。 但在山裡,一旦停下來,是真的——什麼聲音都沒有。 那種靜,有時甚至會讓人有點慌。
走在一條沒人的山徑上,有時候我也會懷疑:「我真的要走這條嗎?是不是搞錯方向了?」

但也就是這些時刻,我學會了一種「往前,不是因為確定正確,而是因為相信自己可以應對」的心情。
一個人爬山,雖然沒人陪你講話,但也沒人催你快走。你可以停在某顆樹下喝水,可以慢慢喘一口氣,也可以坐在一塊岩石上,什麼都不做,只是發呆。
城市裡很少有這種自由。
我記得有一次走淡蘭古道,前一段都沒遇到人。雨後的路有點滑,我邊走邊想著「會不會今天都沒人來?」
走到某處時突然出現一位大哥,穿著雨衣、拄著登山杖,看我一個人走,笑著說:「年輕人一個人上山喔?不簡單欸。」 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自己不那麼孤單了。原來山上的每個人,其實都一樣,正在與自己走路。
有時候山上的互動,不用太多語言,只要一個點頭、一個笑,就很有力量。
一個人走的路,看起來安靜,但內在常常熱鬧得很。
你會想起沒說完的話、沒處理好的情緒,也會突然想到某個人。
山像一面鏡子,把你拋在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裡。剛開始可能會想逃,但久了,你會發現:這樣的自己,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有時候,我們只是太久沒好好跟自己說話。
一個人爬山,會不會寂寞?
會。 但那不是一種空洞的孤單,而是一種慢慢適應、甚至開始喜歡的靜。 因為當你真的走過那段靜靜的山路,就會明白——
寂寞不是因為沒有人陪,而是你還不習慣自己陪自己。
當你能靜靜地,和自己一起走路,那份孤單,就會變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