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創地圖的啟示:從Forbes AI 50看見產業變形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言

我們正站在AI浪潮的前緣,每一次的榜單更新,不只是產業的溫度計,也像是未來某種雛形的拼圖。2025年的《Forbes AI 50》不是單純列出風口上的新創,而是一種深層結構的外顯 —— 它呈現了市場期待什麼、技術走到哪裡、創業者如何差異化自己。

但這不只是AI公司的故事。

這是每一個中小企業、品牌經營者、內容創作者,都無法忽視的未來地圖。


O|Observe(觀察):看見榜單背後的動能分布

今年2025的AI 50榜單,有個現象很值得我們細看:從基礎模型(如OpenAI、Anthropic)到應用工具(如Runway、Pika、Jasper)都有高度代表性。這說明了:

  • 技術「深處」的研發仍是少數者的戰場;
  • 而「應用層」的創意、整合與轉譯,才是最靠近市場的實戰場域。

再進一步觀察,我們看到AI應用已遍布客服、醫療、法律、教育、設計、創作等垂直領域,但滲透程度卻高度不均。有的行業已幾乎無法脫離AI,有的還在觀望邊緣。


Q|Question(提問):誰能走出「AI的第二曲線」?

如果第一波AI創業,是技術與資本推動下的爆發期;那麼下一階段,我們要問的是:

誰能在同質化與價格競爭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第二曲線?

這個問題,不只是給AI新創,也是給每個正要使用AI工具、或還在觀望的中小企業主。

我們要問的,其實是——你在哪個節點擁有獨特性?


D|Deconstruct(解構):不是「會用AI」就夠了,是「怎麼用」才關鍵

過去我們理解創業優勢,會談資金、通路、品牌;而在AI時代,新的競爭元素是:

  1. 模型/工具的選擇邏輯:誰選得對、選得快。
  2. 產業語境的理解深度:能否把AI翻譯成你的產業語言。
  3. 數據的收斂與提煉能力:AI不是答案,是鏡子;看得懂才有價值。
  4. 品牌的信任基底:AI工具可以模仿內容,但模仿不了關係。

所以那些在榜單上脫穎而出的,不見得是技術最先進的,而是商業翻譯能力最強的。


R|Reframe(重構):將AI視為一種「語言」,而非「功能」

AI不是一個功能表,而是一種新的語言。

而每個懂得「語言轉譯」的創業者,才有可能將工具轉為策略,將策略轉為體驗,將體驗轉為商業價值。

與其問「我該用哪個AI工具?」,不如先問:

「我想用AI來講出什麼樣的品牌語言?」

這個轉念,會讓你從使用者變成設計者,從追趕者變成詮釋者。


E|Express(呈現):給創業者的一則當代小行動

下次你看到一個AI工具介紹,請不要只是問「能不能幫我省錢或省時間」。

請練習這三個提問練習:

  1. 這個工具改變了哪一種「人與人的互動關係」?
  2. 如果讓它進入我的營運流程,我的團隊會怎麼感受?
  3. 它可以放大我品牌裡哪一種「難以複製的特質」?

AI的戰場不在技術,而在感知。

你怎麼詮釋它,它就怎麼為你創造差異。


如果你正在規劃AI工具的導入、或評估未來的商業模型轉型,不妨重新畫一張屬於自己的《AI應用地圖》:

  • 一端是技術能力,一端是品牌靈魂;
  • 一端是市場需求,一端是使用者情感。

願這場AI浪潮,不是淹沒人性的開始,而是創造連結的契機。

你也在這個交界點嗎?那我們一起走。

在這一個時代的交界點,我該如何選擇呢?

在這一個時代的交界點,我該如何選擇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8會員
52內容數
黃暉展,愛發科技BD經營者、個人與企業品牌顧問。 運用自創的O-Q-D-R-E模型,結合市場趨勢與個人價值,協助個人及中小企業從混沌中提煉清晰,實現可執行、可成長的行動藍圖。 相信清醒而溫柔地前行,讓每一個選擇不放棄的人,都能在現實中練習成為自己的光。
2025/06/05
資金多元化:不是「找錢」而是「活下來」的能力 我遇過太多創業者,在營運碰到資金困境時,第一個反應是「我要找投資人」,或「我要申請補助」,但當我問他:「你現在這筆錢要用來做什麼?這會是一次......
Thumbnail
2025/06/05
資金多元化:不是「找錢」而是「活下來」的能力 我遇過太多創業者,在營運碰到資金困境時,第一個反應是「我要找投資人」,或「我要申請補助」,但當我問他:「你現在這筆錢要用來做什麼?這會是一次......
Thumbnail
2025/06/04
如果說硬實力是創業的基礎建設,那麼軟實力,就是那座建築裡流動的光。 它不總被看見,卻時時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選擇、信任與合作意願。 尤其在AI時代、工具爆炸、資源浮動的2025,創業者之間的差距,往往不再是資源掌握多少,而是內在整合得如何。
Thumbnail
2025/06/04
如果說硬實力是創業的基礎建設,那麼軟實力,就是那座建築裡流動的光。 它不總被看見,卻時時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選擇、信任與合作意願。 尤其在AI時代、工具爆炸、資源浮動的2025,創業者之間的差距,往往不再是資源掌握多少,而是內在整合得如何。
Thumbnail
2025/06/03
當我們談「永續經營」時,我們在說什麼?對中小企業而言,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遙遠又昂貴的名詞,但也可能是一種更深的「生活方式」。今天,就讓我們沿著這條路,一起慢慢走進這個看似理性,其實充滿情感的命題。
Thumbnail
2025/06/03
當我們談「永續經營」時,我們在說什麼?對中小企業而言,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遙遠又昂貴的名詞,但也可能是一種更深的「生活方式」。今天,就讓我們沿著這條路,一起慢慢走進這個看似理性,其實充滿情感的命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