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1業績回顧
強勁的第一季,獲利YoY91%,毛利雖減少0.2%,淨利率增加0.9%,主因業外獲利大幅提升,認列Sharp 32億及轉投資評價利益所致,

2.資產負債表
負債比例yoy 增加5%,借款增加以因應營運需求,資本支出也較去年增加

3.現金流量表
淨現金流出,因營業活動增加資本支出增加所致

小結:
雲端網路產品占比顯著提升,今年會提升到和消費智能產品相當
電腦終端產品比預期好

第二季展望
。美國關稅變化快速,匯率變化也快,公司抱持審慎看法
。第二季相較第一季和去年第二季,都將會顯著"成長"
。消費智能:新產品推出,新舊產品轉換QoQ會略減,YoY持平
。雲端網路產品:AI伺服器機櫃量產越來越順利,通用伺服器需求持續,預估第二季強勁成長
。元件及其他:顯著成長

。全年展望
。關稅地緣政治匯率目前沒有影響客戶的訂單狀況,但匯率影響換回台幣時的營收狀況,相較3月調整至顯著成長
。AI產品能見度非常好

。全球布局
公司已經預估到在地化生產的趨勢,目前有超過兩百個國廠區,美洲有54個據點

。AI伺服器
無論是AI伺服器或是通用型伺服器,目前CSP都持續資本支出,出貨量大幅成長

AI伺服器良率改善,會一季比一季好,AI伺服器跟第一季跟去年比都將倍增

。智慧製造

。EV事業
取得傳統車廠訂單

。半導體
SiC 車用產品Q2量產/ SiC Mosfet技術優於業界/取得福山8吋晶圓廠100%股權

。低軌通訊

。重大事件
京鼎併購富蘭登科技,跨足無人機領域
。研究與創新

Q&A:
。關稅影響評估與策略,機會與挑戰?公司已部局區域製造多年,公司透過垂直整合和客戶協商,並透過自動化來保持競爭力,刺激公司持續轉型
。匯率快速升值,影響多大,公司有哪些策略?美元作為交易貨幣,會自然避險,影響庫存成本和匯兌收益,升值1元影響營收3%,毛利0.1%,業外確實會影響,但公司有一套因應匯率的作業辦法,比如增加與客戶報價頻率
。AI伺服器業務的狀況,全年營收的展望? 第一季年增超過50%但還沒有到一倍,GB產品主要出貨為第二季預計高雙位數成長, 與CSP客戶開發ASIC架構的AI伺服器機櫃,在大語言模型持續發展,2025年AI伺服器將達到兆元以上規模,站伺服器超過50%
。印度生產APPLE手機的狀況,印度生產將滿足美國的需求,另外零組件是否就地供應,組裝是否獲利能持平中國? 鴻海有良好的教育訓練體系,只要客戶有需求就會持續發展在地零組件供應。
。區域性生產影響資本支出的比例,會不會需要籌資?資本支出會持續增加20%以上,因外部環境複雜,所以明年還不確定
。哪些產品有看到提前拉貨,會有哪個產品擔心下半年的狀況?電腦終端跟消費智能有強勁成長,公司就認為是有提前拉貨,四月還是持續拉貨,但第二季應該還是會回到傳統的淡季
。AI伺服器出貨是否還有bottleneck? 無法針對單一客戶回應
。客戶訂單狀況是否有因為第一季度量較少影響全年預估? 訂單是滿手,看測試是否能夠滿足,機櫃每一個GPU每一個連接都需要測試,有非常多的測項,需要持續改善
。GB200生產瓶頸,GB300希望能夠改善,一直有聲音把GB200轉道GB300的產生,公司有沒有看到? 公司不評論,GB200所積累的經驗可以大大的縮短未來AI伺服器機櫃的生產
。鴻海的第三隻腳,和日本車廠的進度和有沒有其他傳統車廠?三菱的MOU談將近一年,其他車廠有接觸也有進展,但最後才會公布
。Computex keynote已額滿,主題與嘉賓? AI工廠為主題結合集團三大平台與機器人,當然會有嘉賓
。regional 製造中心的趨勢,Capax持續投入,客戶是否願意承擔? 公司是EMS對客戶大概都是反映製造成本+markup,材料佔9成,MVA可能才5-6%,客戶可能最後不得不接受
。中東客戶大概7.800-1000台的rack,在這樣的經濟規模下,客戶有機會轉成ODM direct嗎? 品牌跟ODM會做一個平衡,要跟客戶討論
。GB的產能會不會增加? 產能的規劃是相當龐大的,會和客戶討論
。手機客戶,美國佔比30%中國佔比9%東南亞+日本+印度21%,目前印度產能應該是沒有辦法滿足,公司對於目前的看法?這還是單一客戶的問題,整體狀況就是想辦法降低關稅影響,like生產地區移轉到低關稅,產品內容增加local contain來降低關稅
。ASIC機櫃公司是做L10? 是否會美國製造L6之前? 邏輯是對的,順序與時間看供應鏈ready的時間,ASIC 機櫃是會做到L10
。公司下調2025年營收展望,是因為匯率還是有哪些產品線downsize? 是匯率,所以台幣營收的展望是下調,美金營收沒有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