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會以奇特的角度,來探討政府究竟是如何讓廠商一步步侵蝕民眾的利益,並使其能更加舒適地向民眾吸血。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建商賣車位,就是把路邊可停車的格子取消,以前這是不能說的秘密,但如今大家都知道,我提兩嘴也不是什麼大事。
在2020年之後,我想台北市民應該有注意到,有越來越多的停車格消失了,不論是機車停車格或汽車停車格都是如此,以前是為了幫建商賣車位,那這次是打算搞什麼呢?
在免費車位大量消失的同時,可以看到有少量的特殊車位出現,沒錯,就是收費車位,就是下圖中,有著黃框的停車格,使用者付費與支持環保這2個概念是絕對沒錯的,但事情沒這麼單純。

圖中可見被改為需要付費的付費車格、免費車格、被劃掉的車格
沒錯,接下來大家開始發現共享機車大量佔據免費停車格,逼迫民眾要嘛去停付費車格,要嘛放棄自有機車去改用共享機車。
業者付出了什麼?民眾得到了什麼?政客得到了什麼?太黑暗,不方便多說,直接看結果,結果就是某些業者銷售產品時,政府出資大量補助,甚至連停車費都補助,把民眾騙進一個黑暗的市場(請見另一篇關於電動車的文章)。

電動車免停車費(暫時)
而某些業者為了打開市佔率而到處占地,可怕的不是官商勾結,可怕的是破口已開,這股歪風甚至已經吹到中南部去了,不禁讓人疑惑如果停車格可以用來做生意,那為何餐車不能在停車格內做生意?這不是圖利的話,什麼才是,玩弄法律的人不會有好下場。

爆量的共享機車竊取了市民的權益

2025年的新款共享機車,新法規定同一街不得超過2台,但執法困難且認定模糊

共享機車數量在該報導時已趨近Ubike

年賺3億,柯市府收40萬
在看完上述資料後,不難發現其實共享機車已鋪天蓋地的襲來,而免費停車格則是不斷減縮、被廠商大量占用,更噁心的是這些廠商的車就喜歡停在免費停車格,但路是死的人是活的,私人車輛停遠點總可以了吧!
此時北市府又有新招了,直接把原汽車格或免費機車格改掉,變成共享機車專用車格,看似為了限制亂象,但其實是假象,因為根本沒規定業者及使用者只能把車停在該範圍裡頭,如此一來簡直一時三鳥,既騙得了無知市民的好感,又成功繼續限縮免費車格,還讓廠商有更大的舞台,妙不可言。

只能說台北市不愧是首都,各種手法領先全台並層出不窮,要完成共享機車,這得涵蓋從環保到交通到城市規劃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背後橫跨多少部門共同出力才能促成、有多少人正在分潤,實不敢想。
不要再相信政治人物不會貪污了,就他們領的薪水,連選舉時插的旗幟、發的面紙都買不起,更別說現在還得請網軍做網路行銷。
未來的世界,中產階級含以下,住的房子是別人的(社會住宅),用的車是別人的(共享車或需要綁約的能源車),只有工作是自己的,政府正扮演著推動者的腳色,何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