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紀六零年代,一位女性科學家為自己身為女性的人生努力的故事? 聽起來好像沒有很吸引人,但出版社編輯感覺發自肺腑屢次推薦、也非常多看完推薦的網友,就來試試看吧,閱讀越覺得有趣,主角伊麗莎白的自然本色跟努力令人投入,一本正經直線思考模式也很搞笑,更不用說周圍那些很真實又很美好的配角們,還有一定要特別說的是翻譯地非常地流暢有趣又很台味,是個令人回味的好故事。
內容簡介
當全世界都說妳不夠好
別讓他們騙了妳
-獻給所有聰明、不願被馴服的女性-
烹飪就是化學反應,化學就是變化、就是改變
——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妳必須成為妳自己
伊莉莎白.佐特:「主婦們,妳改變一切的能力,包括改變妳自己,從這裡開始。」
……不要誤會了,伊莉莎白不是熱血的女權份子或社會運動家。請跟著她說10次:「伊莉莎白是科學家。」又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伊莉莎白是化學家,一個在1960年代因為性別而不得志的化學家。
●不傻不甜的狗血劇女主角
伊莉莎白.佐特——30歲,前研究員,因為未婚懷孕,被哈斯汀研究院開除,她的無生源論(無生命物質如何轉變成活細胞)論文也被上司掠奪、冠以自己的名義發表……
從小到大,人生一直以各種方式背叛她。那個時代的女人,如果妳乖乖聽話,上帝會賞妳一個丈夫、一堆小孩,還有一間佔去妳人生大半的廚房。而如果妳不聽話,像伊莉莎白這樣,竟敢追求「自己的事業」,也不接受男友求婚、成為「某人的妻子」,全世界會聯合起來否定妳。
伊莉莎白選擇單挑全世界。
懷孕期間,她將男友留給她的那間房子的廚房,獨力改造為實驗室。在這裡,她用化學家的方式每天煮一杯需要20道工序的美味咖啡,接案子勉強養活她們一家三口(加上她五歲就快讀完狄更斯的天才女兒瑪德蓮,還有那隻醜到沒人要的狗狗六點半),更重要的是:繼續那即使沒有任何人在意、她也堅持要完成的無生源論研究。
●起風了,姐妹們!
衰到這種地步,伊莉莎白仍不允許父權社會讓自己「被消失」,完美的「科學家腦」也讓她始終如一,直指世間萬事的核心,錯的就質疑,對的就堅持,也同時看著一家人即將落入坐吃山空的窘境……直到她發現她替女兒精心烹調的午餐便當被同學霸佔、讓她衝到電視台質問那個白目同學的父親,卻因此被電視台看上她的美貌與廚藝。
為了兩人一狗的生計,她接下了電視台傍晚時段烹飪節目《18:00開飯》的主持工作。電視台以為自己發掘了另一個胸大無腦的媒體甜心,沒想到是個專門製造風暴的螢幕毒藥:伊莉莎白不只不苟言笑,還永遠不照他們的牌理出牌,不只要求穿實驗室白袍、戴護目鏡上場,還要求現場準備燒杯和本生燈、示波儀……更讓製作人想吞氰化物一了百了的是,正常人不是都說「加一匙鹽、一點醋」嗎?她偏要說「加一匙氯化鈉、一點醋酸」,還讓觀眾為此打爆節目專線……
美國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烹飪節目,誕生!
伊莉莎白在節目上吐嘈大力水手「菠菜其實含有草酸會抑制鐵質吸收」,還用離子鍵、共價鍵、氫鍵來比喻情愛或夫妻關係、板著臉玩笑建議用有毒的白蕈對付家暴的丈夫,甚至用化學式寫給主婦的購物清單……全美的家庭開始每天跟著她上一堂廚房裡的化學課,連副總統詹森都是忠實觀眾。
●世上沒有哪個女人「只是」一個主婦
伊莉莎白不只教女性如何烹煮照顧家人健康的美食,更勇於鼓勵她們活出自己、改變現狀。
當男人把家丟給女人、擁有家庭以外的頭銜與自由生活,主婦被塞進「好傻好天真」的角色框架,被剝奪表現的舞台,不知自己的價值何在,伊莉莎白的《18:00開飯》讓她們看到自己擁有其他的可能性、可以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個人。
那些反對伊莉莎白在女性心裡掀起颶風的人,有人覺得她是挑戰社會秩序的白目女,有人認定她是個怪胎。但伊莉莎白堅信:錯的不是她,奇怪的是這個不敢讓女人做自己、表現自己、承認女人能力的社會!
女人的價值,由誰定義?
女人的成就,誰說了算?
如果我們不時時提醒自己
21世紀的今天,答案仍可能隨時被翻轉
讀後感
文化理論上應該是越來越進步,人與人之間應當要有更多的尊重與自由,然而歷史說明了很多事情就是一直輪迴,近十幾二十年來獨裁與偏激政治越來越被擁戴,而美國也越來越多州廢止了女性自己對墮胎的決定權,性騷擾me too運動雖然翻出了許多舊帳但也無法遏止新的性騷、性侵、或是網路上各種控制剝削女性的色情網站......。
伊莉莎白.佐特是個絕頂聰明的科學家,童年成長的家庭跟「一般」「普通」八竿子打不著,學術之路也一直非常不順遂。 這是因為她是女生、而且是非常漂亮亮眼的女生,也因為在那個年代的女性比現在更沒有發語權,是個女生被怎樣了也是她自己錯的年代(但現在也還是很多人活在舊年代就是了)。 她遇上了同樣身為科學書呆子的天才科學家凱文.伊凡斯,凱文是第一個單純把伊麗莎白當作一個聰明個體、而不是只看到她女性身份的人,加上科學上兩人有很多可以聊跟腦力激盪的地方,相似孤單的童年也讓他們更接近彼此,真的可以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只是,主角永遠都會遇到很多不幸。 在失去凱文之後,在那個年代身為單身懷孕女性、或是單親媽媽是個比現在更辛苦的事情,而故事主要就是在講述伊麗莎白如何在那個艱難的世代活下來、並且帶給許多女人自信、跟改變生活的勇氣。
伊莉莎白開始廚藝節目,是為了很現實的問題__她一個單身女性養小孩需要錢。廚藝節目「1800開飯」開播後一炮而紅,她不穿緊身豔麗洋裝、沒有花俏布幕、也不提倡所有刻板的女性形象,認認真真地把做飯就是化學的理念貫徹,認真地用科學的角度解釋要怎麼煮飯才會好吃;並且讓所有家庭主婦明白,她們日復一日在做的事情是多麽的辛苦與偉大,讓被整個社會貶低無視的太太媽媽們得到肯定、跟去進行改變的勇氣。
這本書很吸引人的是作者幽默風趣的文筆、認真而溫暖的主角群們個性、還有一個絕頂聰明的狗狗「六點半」,跟完全承襲媽媽一絲不苟個性跟天才頭腦的女兒「馬的」(笑)。 因為產後太痛隨口髒話,沒有認真聽護理師是在確認女兒名字的伊莉莎白,想要挽救去改名無果,只好平常叫女兒瑪德蓮,但法律上正式名字是馬的,在對話上增加了許多笑料,令人莞爾一笑。還有很多描述都非常真實又有趣,例如「一如白痴總是有辦法進到每家公司裡,因為白痴總是很會面試」,讓我好想留言給有很多奇葩同事的粉專「我的無禮,因為你值得」喔~
這真的是一本幽默又有趣的書,雖然伊莉莎白跟裡面的女性都曾遭受很痛苦很不堪的事情,但這個故事將這些處理的很剛好,不會太沈重,也不會太多生硬的化學知識,喜歡這本書,很理解為何這麼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