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五大金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她提到她的書在她手邊還有10本請網友來認養,不敢打擾的我就默默在MOMO訂了一本,也許這本書在我真正離職之後還會一直拿起來充電吧。
raw-image


一、人生到了一個年紀,最需要的是丟掉自己的脾氣,最不能捨棄的是自己的任性。

我跟作者都一樣是中年離開職場,拋下過去自己曾經很珍貴的,視為一輩子榮耀去追尋的,歸零之後才發現,過去寧願傷害自己身體也要去搶的職位、地位,在丟掉之後都只是過往雲煙。

很多人問有辭職後有沒有新的工作,要去幹嘛,我都說我不知道,我也還在尋找,現在太忙,回家又要顧小孩,不先辭哪有時間去尋找人生呢。

二、當一個溫暖的人,就不會害怕變弱

大家都以為我們這種中年勇敢離職的人都很堅定,其實我們心裡也都會遲疑,會懷疑自己,雖然嘴巴說去便利商店打工會看到我,也曾經不只一次打開104查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在想要不要去唸研究所進修。

想著把自己未來弄忙,其實只是害怕面對自己而已。

老婆說:

你就去上自己想上的課,做想做的事,有一定要拿學位跟找事做嗎?

原來真正的人生導師就在身旁

三、做自己很容易,做起來最難的是不在意

做自己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第二步是逐步把他人的期待放下

我過往是一個活在眾人掌聲之中的人,但我內心其實是一個很機歪又偏執的人,對於不想要什麼很有想法,但最困難的是把別人期待放下,女兒也問說我以後要在聯絡簿上寫什麼?

如同巨人思維寫的:人們好像覺得專職投資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長輩也覺得一定要去外面找事情做

不去在意他們,是一個人生修練

四、踏出舒適圈的難,是因為害怕冒險

大家都說,等我財富自由我一定要離職,把公文丟在老闆桌上轉頭走人

我的經驗是:就算財務沒問題,但心裡很難跨過去

決定要離開公職決定前,最痛苦的就跟書上說的一樣「最痛苦的不是決定,而是萌生離職後對未來的不確定」


因此我還找了心理師來商談了好幾次,最後撥清我心裡的想法,書上也有提說:朋友勸她不要衝動離職,而她覺得「你沒衝動過,怎麼可以勸我不要衝動!!」

如果有人現在問我要不要離職,我的回答會跟作者一樣:「Why Not?」


五、沒有工作,不代表人生就是自由自在的

決定離職之後,這段期間反而陷入不知道要做什麼的困擾,這也是我之前提過的:我提早宣布離職是想解決我自己的困擾,希望在這個轉換期,工作上的事情不要帶給我太大困擾。

一輩子沒有自由過的人,投向自由之後,反而看到前路茫茫不知道怎麼走

作者說:

重要的是把眼前的日子過好,把日子過好,做什麼工作都會很好

生命不會沒有出口,就怕你沒有找答案的動力

在我迷惘的日子,我想我會一直持續反覆閱讀這一本書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ris自由之路的沙龍
471會員
90內容數
2025/04/01
本文分享閱讀《不確定性時代的投資兵法》的心得,將投資比作作戰,闡述兩者在不確定性、快速決策、風險管理和勝負結果上的相似性。文章並將常見的價值投資、順勢投資和當沖策略,比喻為不同的軍事戰略,同時強調執行策略所需的實戰技能和快速應變能力。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分享閱讀《不確定性時代的投資兵法》的心得,將投資比作作戰,闡述兩者在不確定性、快速決策、風險管理和勝負結果上的相似性。文章並將常見的價值投資、順勢投資和當沖策略,比喻為不同的軍事戰略,同時強調執行策略所需的實戰技能和快速應變能力。
Thumbnail
2025/02/24
作者艾席夫.蘇利亞(Asif Suria)是一位專注於事件驅動策略的企業家和投資者,涉及的策略包括併購套利、分拆、內部人交易、庫藏股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他是2005年Seeking Alpha的早期貢獻者之一,其作品曾被Barron's、Dow Jones、BNN Bloomberg等
Thumbnail
2025/02/24
作者艾席夫.蘇利亞(Asif Suria)是一位專注於事件驅動策略的企業家和投資者,涉及的策略包括併購套利、分拆、內部人交易、庫藏股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他是2005年Seeking Alpha的早期貢獻者之一,其作品曾被Barron's、Dow Jones、BNN Bloomberg等
Thumbnail
2025/02/21
本書摘錄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闡述其成功之道,涵蓋創業、財富觀、領導哲學及生活工作平衡等面向。洛克菲勒強調勤奮、毅力、持續學習、風險管理及長遠規劃的重要性,並重視家庭、健康及信仰。其領導風格平易近人,注重團隊激勵與信任。
Thumbnail
2025/02/21
本書摘錄約翰·D·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闡述其成功之道,涵蓋創業、財富觀、領導哲學及生活工作平衡等面向。洛克菲勒強調勤奮、毅力、持續學習、風險管理及長遠規劃的重要性,並重視家庭、健康及信仰。其領導風格平易近人,注重團隊激勵與信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這本書的書名是:《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副標題是:《米蘭阿嬤關於自尊、充實、品味與責任的故事》。曾經獲得教保文庫、YES 24、Aladin 散文暢銷排行第一名。   這本書的作者張明淑,1952年出生,她是韓國首位義大利米蘭馬蘭戈尼學院畢業生。曾經擔任時尚產業採購總監、時尚設計顧問。
Thumbnail
這本書的書名是:《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副標題是:《米蘭阿嬤關於自尊、充實、品味與責任的故事》。曾經獲得教保文庫、YES 24、Aladin 散文暢銷排行第一名。   這本書的作者張明淑,1952年出生,她是韓國首位義大利米蘭馬蘭戈尼學院畢業生。曾經擔任時尚產業採購總監、時尚設計顧問。
Thumbnail
艾莉絲孟若辭世,享耆壽92歲。幾天沒上臉書,看到消息很震驚。雖然一直知道她很老了,遲早會離開。前幾年金庸走時我恍惚了好幾天。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這麼偉大的作家。好希望所愛的人都能沒有病痛、長長久久。謝謝您給世界留下這麼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艾莉絲孟若辭世,享耆壽92歲。幾天沒上臉書,看到消息很震驚。雖然一直知道她很老了,遲早會離開。前幾年金庸走時我恍惚了好幾天。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這麼偉大的作家。好希望所愛的人都能沒有病痛、長長久久。謝謝您給世界留下這麼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一位作家的生活和事業都在蓬勃發展,但她選擇遠離舊朋友和熟悉的地方。她的新家在一個新開發的地區,有一個巨大的文化中心。然而,她的生活在一次意外中被打亂。
Thumbnail
一位作家的生活和事業都在蓬勃發展,但她選擇遠離舊朋友和熟悉的地方。她的新家在一個新開發的地區,有一個巨大的文化中心。然而,她的生活在一次意外中被打亂。
Thumbnail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Thumbnail
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Thumbnail
從前,在一個被柔和的薄霧所環繞的小村莊裡,住著一名叫做珍的女孩。珍不是一般的女孩;她的眼神帶著一種神秘的魅力,既有憂郁也有溫暖,既引起村民們的好奇,也給他們帶來安慰。
Thumbnail
從前,在一個被柔和的薄霧所環繞的小村莊裡,住著一名叫做珍的女孩。珍不是一般的女孩;她的眼神帶著一種神秘的魅力,既有憂郁也有溫暖,既引起村民們的好奇,也給他們帶來安慰。
Thumbnail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這邊分享書中的五大金句,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這邊分享書中的五大金句,以及我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